奥氏体化温度对30CrNi2MoVA高强度钢淬火组织形态的影响
魏元春
摘要(Abstract):
<正> 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认识钢的淬火组织与其机械性能之间的关系,曾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但直到六十年代透射电子显微镜用于这方面的研究后,钢的淬火组织形态与其机械性能之间的关系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些低合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魏元春
Email:
DOI: 10.14024/j.cnki.1004-244x.1980.01.00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E.R.Parker and V.F. Zackay 《Engng Fracture Mech. 》 5 (1973 )147
- [2] J.L. youngblood and M.Raghavn 《 Met.Trans. 》 8A ( 1977 ) 1439
- [3] T.B.Cox and J.R.Low, Jr. 《Met. Trans.》 5 (1974) 1457
- [4] Inst.of Metals,Iron and Steel Inst. 《The Microstructure and Design of Alloys 》 ( 1973 )
- [5] Karl-Heinz Schwalbe 《Engng Fracture Mech. 》 9 (1977) 795, 806
- [6] R.O.Ritchie and R.M.Horn 《Met.Trans》9A(1978) 331
- [7] 肖纪美《国外金属材料》2~4(1977)
- [8] 上海交通大学《钢中马氏体的形态、性质及其应用》(1975)
- [9] 王英姝,马国潜《新金属材料》1(1977) 1
- [10] 吉林工业大学金相热处理教研室《机械工程材料》4(1978) 34
- [11] M.E.布兰契尔《研究金属和整理实验数据的方法》(1957) 270
- [12] G.Thomas 《Met.Trans.》 2 (1971) 2373
- [13] M.J.Carr, J.R.Strife and G.S.Ansell 《Met.Trans.》 9A (1978) 857
- [14] K.H.Khan and W.E.Wood 《Met.Trans. 》9A(1978) 899
- [15]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室《钢中马氏体的组织形态》科技报告,75-035
- [16] A.R.Marder and G.Krauss 《Trans.ASM 》 62 (1969) 957
- [17] L.Kaufman and M.Cohen 《 Progr.Metal Phys. 》 7 (1958) 165
- [18]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硬度及强度换算表》(1973)
- [19] 金属机械性能编写组《金属机械性能》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8) 11
- [20] J.P.Naylar 《 Met.Trans 》 7 ( 1976 ) 891
- [21] 田村今男《金属》(日)临时增刊3月号(1977)
- [22] 五二研究所《科技参考资料》1(1976)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