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Ordnance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兵器工业合金结构钢学术会议在鞍山召开

    李茂山

    <正> 由中国兵工学会金属材料学会召开的《兵器工业合金结构钢学术会议》于一九八四年九月十四日至九月二十一日在辽宁省鞍山市胜利宾馆召开并圆满结束。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共九十八个单位、一百三十三名代表。他们都是战斗在科研、生产、教学、使用第一线上的专家教授和科技骨干,以及

    1985年04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及其在兵器上的应用

    蒋凡

    <正> 一、引 言 复合材料通常包含增强相和基体相。增强相的形状有一维的(纤维)、二维的(薄片)、三维的(颗粒)及多维的(四向、七向、十一向编织的碳/碳);基体相包括高聚物(通常是树脂)、金属和陶瓷三大固体材料。其中树脂基复合材料(如玻璃钢、碳纤/环氧、Kevlav纤/环氧等)发展最快,应用亦广。但由于它们不能在较高温度下长

    1985年04期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电渣重熔是生产高强度高韧性厚壁炮钢经济有效的工艺途径

    孙文山

    <正> 前 言 我国现代高性能大口径厚壁火炮身管要求在更高的膛压和温度下使用。同时,要求炮管比较轻便而又安全可靠。为此,身管用钢的比例强度已经从85提高到110kgf/mm~2左右。与此同时,断裂韧性急剧下降,约损失20%。但是,新一代高强度炮钢要求有更好的塑韧性配合。不管强度级别,一律沿用YB475-64规定的最低塑韧性指标(R_A≥20%、

    1985年04期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薄装甲板的积极防护设计

    朱寿远,陈力军

    <正> 一、前 言 终点弹道状态图是描绘弹丸侵彻甲板过程中弹丸和甲板行为的有效工具,但在近期内因研究水平所限,国内外尚不能用终点弹道状态图指导薄装甲板的生产和研制工作。长期以来,国内蒲装甲板的防护设计偏重于装甲材料的强韧化,而没有足够注意穿甲过程中侵彻力学的特征。由于没有充分利用甲板对弹丸的能动作用,薄装甲板的抗弹性

    1985年04期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用D6AC超高强度钢的研究

    刘文礼,韩元琦,盛继伦,寇鹏飞,王仪康

    <正> 一、前 言 D6AC超高强度钢系美国宇航专用钢种。它是60年代初由原来模具钢D6A改进冶炼工艺发展起来的。D6AC钢曾经用于制造F-111型飞机起落架和结构件,阿波罗神登月般的高压储气瓶。近十余年来,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方面应用尤为广泛,在制造直径300mm到4m的中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方面有逐步取代其它钢种而成为这

    1985年04期 25-3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三种扭力轴用钢性能研究

    詹家新,曾繁兴,迟广伟,姚枚,张瑞平,冯明旺

    <正> 一、前 言 扭力轴由于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至今仍广泛作为履带越野车辆悬挂装置的缓冲弹性元件。但随着大马力发动机的发展,坦克速度愈来愈高,这就对扭力轴的缓冲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缓冲能力可用比位能来表示。比位能越大,缓冲能力越好。比位能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1985年04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前处理组织的亚温淬火对PCrNiMo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杨嘉韡,邓经红,胡源琪,黄家玉,王春扣

    <正> 一、前 言 为了满足合金结构钢强韧性良好配合的要求,通常采用调质的热处理工艺。然而,这种塑性和韧性的提高,是牺牲材料的强度而取得的。因此,研究各种新的强韧化工艺,充分发挥材料强韧化的潜力,一直成为材料科学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 亚温淬火是结构钢强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早在五十年代,人们就已经注意到适当

    1985年04期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履带车辆扭力轴早期失效分析

    陈继增,李惠英,郭秀文

    <正> 一、前言 扭力轴是履带车辆悬挂装置的重要弹性原件。工作时用以减缓负重轮传至车体的冲击力。经常在大交变应力下工作,运转时轴的最大扭角为48°。应力分布是:沿轴向和径向为最大切应力(τ_(max)),与轴向成45°角为最大正应力(σ_(max))。疲劳破坏是其主要破坏形式。其疲劳寿命的稳定与提高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

    1985年04期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碳氮共渗层的磨削量对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

    尹雪峰,朱敦伦,程强

    <正> 一、前 言 碳氮共渗工艺是目前广泛用于提高齿轮类零件的表面耐磨性能和接触疲劳抗力的一种热处理方法。由于碳、氮原子的同时渗入,碳氮共渗层,通常存有较多数量的残留奥氏体。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残留奥氏体对渗层承载能力的提高是有害的。因此,在生产中通常采用高温回火(淬火前)、冷处理和重新加热至较低奥氏体化温度再次淬火等工艺

    1985年04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强度厚壁无缝钢管制造工艺的研究

    王毓麟,万洪,李宪文,吴桂春,缪邦兴,李桂芬

    <正> 前 言 如何制造高强度、高韧性的厚壁无缝钢管一直是冶金工作者感兴趣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冶炼和无缝管穿轧技术的进步,对生产≤φ160mm,σ_p≥120kgf/mm~2,σ_s≥140kgf/mm~2,-40℃V形缺口试样α_K≥2kgf·m/cm~2的厚壁无缝管,已有较成功经验,并用于兵工生产,但是制造φ180~500的大口径厚壁管一直是工艺上的难题。

    1985年04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闩体的复合热处理

    王云霖

    <正> 前 言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钢件氮化后再加热到奥氏体状态淬火的复合热处理强化工艺比单一强化工艺具有高的表面硬度、较深的硬化层和平缓的过渡梯度,以及高的表面压应力等,可进一步提高其耐磨性和疲劳强度,提高机械零件质量、延长

    1985年04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5Cr2Ni4W4钢马氏体自回火应用试验

    路桂琴,杨蔚源

    <正> 在机械制造业中,热处理节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减少热处理能耗,寻求新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已经有许多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充分利用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的马氏体自回火效应就是较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之一。 本试验选用我厂使用较多的25Cr2Ni4WA钢,M_s点为300℃,利用其马氏体自回火效应,节省低温回火工艺,达到节能的目的。 试验选用三种热处理制度进行比较,其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1985年04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兵器工业合金结构钢学术会议》部分论文及题录

    1985年04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