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亚平,赵峰,丁秉钧,周敬恩
采用高能球磨Cu-Cr粉并在真空中缓慢热压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晶CuCr触头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这种CuCr材料的晶粒尺寸为几十纳米,密度达到90%,在真空间隙中的耐电压强度接近常规致密、低氧CuCr触头材料的水平。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黎永钧,雷晓蓉
测定了Ni-P-PTFE复合镀层的摩擦及磨损性能,结合磨面形貌观测及磨损产物成分分析对其磨损机理作了讨论。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镀层中的PTFE在磨损过程中向对磨副表面转移,从而使镀层具有优良的减摩及耐磨性能;热处理及载荷对镀层的摩擦磨损特性有一定影响。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仲伟虹,张佐光,梁志勇
从弹道实验出发,对陶瓷/复合材料装甲的抗弹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面板、背板的断裂形貌及其在整个复合装甲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背板设计的一些基本要求,并对采用混杂结构背板提高复合装甲抗弹能力进行了研究。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7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何军,何贵玉,陈铭谟,张太贤,蔡学章
研究单芯Nb-Ti/TiAl及Nb-Ti/Ti-48Al-2Cr-2Nb两种模拟材料试样的界面特性。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热等静压成型的两种复合模拟试样,其界面均由厚度、显微硬度不同的反应层构成。Nb-Ti/Ti-48Al-2Cr-2Nb试样的界面结合完整,界面层较厚,界面结合强度为123.7MPa;Nb-Ti/TiAl的界面层较薄,近基体侧界面有径向裂纹,界面结合强度为94.8MPa,均高于未涂覆Ti的模拟试样的界面结合强度。压脱试验后,前者仅沿近纤维侧界面开裂,后者的界面层沿纤维和基体均发生开裂,径向微裂纹甚至扩展到基体中。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靖林,曾大本
综述了半固态近终形加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概况。主要介绍了半固态金属的制备技术、成形技术、工业应用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成果与动向。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7 ] |[阅读次数:0 ] - 贺西平,李斌,周寿增
近年来,由于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具有卓越的特性,在高新技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重点介绍了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发展简史、特点及高效应用方法。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王建江,赵忠民,王双喜,李俊寿
添加剂对陶瓷复合钢管致密化的影响王建江赵忠民王双喜李俊寿(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SHS铝热技术是利用在铝热反应中出现的氧化-还原反应放热自增殖的传播过程进行陶瓷及金属间化合物合成的一项新型技术。其中,在钢管内表面涂覆上陶瓷层,以提高钢管的耐热、耐蚀、耐...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窦连莺,付在再
复杂形状渗碳件的校正方法窦连莺付在再(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厂某产品中,有几个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在使用时必须经受连续不断的冲击振动,其动负荷较高,同时零件的轨道部位要求耐磨。因此选用25Cr2Ni4WA钢制作,零件轨道局部渗碳-淬火-低...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分析化学专家———田英炎田英炎,1933年4月生于河南郾城。195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1960年赴南京大学进修电化学分析,1963年调北京机械学院(后搬迁西安,现名为西安理工大学)工作至今。历任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院长、化学系主任、...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自强,岳雪兰,霍登平
采用Bridgeman-Stockbarger法制取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晶界结构参数的纯Al双晶试样,分别测定它们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条件下的晶界迁移距离和晶界迁移速率。实验发现,晶界迁移发生于较高的加热温度;晶界迁移对晶界结构很敏感。随着晶界取向差的增大,晶界迁移距离和迁移速率增加。但是,在小角度晶界和某些特殊角度(包括CSL)晶界,其晶界迁移距离和晶界迁移速率很低,甚至为零,这可以用这些晶界的能量较低因而晶界结构比较稳定来说明。金相观察还显示了晶界迁移有时呈波浪式移动,有时为平直地朝一个方向移动。分析表明晶界迁移的这两种形态与原始晶界形状有关。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0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刘庆斌
将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用于建立TC11钛合金的本构关系,意在探索出一条描述材料变形力学行为的新途径。文中给出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TC11钛合金本构关系的BP模型,并在高温压缩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流动应力的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良好。因此,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热粘塑性材料的本构关系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宗昌,李文学,高占勇,王建轩
应用Formastor-Digital全自动相变仪测定了H13钢的退火用TTT图。利用物理化学相分析法研究了H13钢在A1稍下的转变产物,分析了球化组织中基体的成分和碳化物的结构及相对量。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平,王永兰,高积强,金志浩
研究真空热处理对工业碳化硼粉末中的游离碳含量及碳化硼颗粒尺寸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粉末中游离碳的净化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真空热处理在降低粉末中游离碳的同时,增大了碳化硼颗粒尺寸。在1500~1600℃真空中处理得到的碳化硼粉末,其游离碳消失,平均颗粒尺寸增大为5.8~6.0μm。通过对碳化硼晶格常数分析测定表明,游离碳与B2O3、B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其与碳化硼之间的扩散与固溶反应,是粉末中游离碳含量降低和消除的主要机制。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杨继先,张永宏,杨素梅,郝利兵
研究了超声振动磨削和普通磨削陶瓷深孔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振动磨削可明显地提高陶瓷加工效率,能有效地消除普通磨削产生的表面裂纹和崩坑,是陶瓷深孔精密高效加工的一种新方法。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郑明毅,吴昆,赵敏,姚忠凯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Al2O3短纤维、SiC晶须、SiC颗粒、B4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及其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明亮,刘新宽,席生歧,周敬恩
对影响高能球磨固态自蔓延燃烧反应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评述,认为反应热力学和显微组织对确定燃烧反应能否发生同等重要,同时,它们受各种球磨参数控制。初步提出一个定性的高能球磨燃烧反应条件,为研究此类反应和高效地利用此项技术原位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指明应该考虑的问题。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