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天一
<正> 近年来,NiAl-β由于它在固态相变中的一些特殊性质以及可能有潜在用途的形状记忆效应,已经引起了很多注意。NiAl-β是电子浓度(e/a)为1.5的金属间化合物,从凝固后的高温直到室温附近都保持典型的CsCl(B_2)bcc有序结构,富镍的
1986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秀魁
<正> 关于氢在α-Fe中的扩散行为,是许多科学工作者特别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并已有大量报导。然而这些结果很不一致。据Vlkl和Alefeld的统计,在室温附近氢在α-Fe中的扩散系数分散4~5个数量级,而且低温数据往往小于高温外推值,只是
1986年01期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明
<正> 美国已对电流中断周期和电流密度对镀铬层中结晶组织和内应力影响进行了研究。这类电镀沉积中无拉伸应力和裂纹网络;控制电流中断,可以使裂纹减少或消除。 镀铬工艺中电镀参数是重要因素,它们能控制沉积中的残余应力。美国陆军武器研
1986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丽萍,苏彬,文亚军,李金宪,杨启祥,王保健
<正> 优化设计的特点是以先进的计算机为设计手段,以理论分析为主,试验为辅。而传统的设计是以试验为主,成本高、周期长,所以,应用计算机进行最优化设计可以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 在压力加工生产中,模具寿命的提高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
1986年01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
<正> 1983年美国发表文章,介绍了用激光束模拟烧蚀-腐蚀表面化学反应的研究结果(AD-A143001)。美国陆军研究局所属“Lawrence Livemore”国家实验室曾用激光束模拟炮管、火箭、气轮机喷咀,推力转向器起动装置的烧蚀和腐蚀化学反应。纯铁和
1986年01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文郁
<正> 热处理工艺是大量消耗能源的加工过程,而工艺节能问题大量存在且投资少见效快,所以改进常规工艺获得节能是加快经济建设速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热处理加热时间是不合理的,保守的,是有必要改进的。传统的加热时间往往是以仪表回升到温开始计算,实际上有时是包括升温和保温时间的总和,这样使不同
1986年01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牟安华,费兴福,马碧刚
<正> 利用锻造余热直接淬火,是节约能源的措施之一。采用中频感应加热炉把工件在短时间内加热到锻造温度(此时晶粒较细),进行形变。形变后利用余热直接淬火,再用中频感应炉回火,这是一项较为理想的节能新工艺。这一工艺流程的实现,对锻造-热处
1986年01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耀之
<正> 我厂薄壁身管由于未能掌握调质工艺与比例极限σ_p的关系,处理后比例极限口尾差达17kgf/mm~2(YB478-64规定口尾差≤8kgf/mm~2),合格率最低仅达30%。本文就影响σ_p值的工艺因素,如:同火炉温的变化,实际晶粒的不均匀性,炉体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试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1986年01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崇礼
<正> 低铬稀土白口铸铁抛丸叶片,是抛丸清理设备的主要零件。它是靠高速旋转的叶轮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大量的金属弹丸(φ0.5~4mm)射向工件表面,以达到清理和强化金属的目的。因而抛丸叶片是在非常恶劣而复杂的条件下工作的,它既要承受高速
1986年01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桂英
<正> 药筒机械性能是决定药筒战斗性能的重要指标,抗蚀性则是决定药筒在长期储存中(10~15年)能否经受各种复杂气候而不发生腐蚀破坏的标志。我厂生产的大口径药筒材料为四六铁黄铜,生产中发现抗腐蚀破坏试验结果不稳定,机械性能也不理想。本文
1986年0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洪彬,顾宝芳
<正> 巴西生产的双硬度薄复合装甲板,已经应用在轮式EE-9型战斗侦察车、EE-11型输送车以及EE-13型侦察车上。据称该复合板具有较高的抗弹性能。为了弄清楚该板在合金化和工艺上的特点,尤其是复合工艺的特点,我们进行了解剖分析。
1986年01期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扬
<正> 1983年苏《焊接生产》曾发表文章,对比研究了激光焊与电子束焊用于铝合金焊接的问题。 铝合金易于焊接以用作车辆、船舶、飞机和其它工业设备构件。但在生产大型铝构
1986年0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Jeffrey T. Neil
,罗铭蔚
<正> 1971年美国国防部尖端技术研究计划管理局(ARPA)与福特(Ford)、韦斯汀豪斯(Westinghouse)两公司制定了一项陶瓷燃气涡轮的研究规划。此后十余年的时间中,该项规划旨在研究当涡轮入口温度高达1360℃时燃气轮机的工作状况。当时可供选
1986年01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М.А.Балтер
,И.С.Дукаревич
,吴征
<正> 重负荷齿轮的可靠性和寿命不仅取决于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还与材料性能的优劣及其制造工艺是否合理有密切关系。对这方面的要求,在文献[1~4]中已有详细的阐述。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些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通常易于忽视的情况。
1986年01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
<正> 国外对28种CaF_2~CaO-SiO_2系列熔剂进行了试验。对含铌的HSLA钢进行了双Ⅴ型型槽埋弧焊试验和堆焊试验。实验焊丝为E7053焊丝,用两种不同的热量输入参数(1.9和3.3kJ/mm)进行实验并对焊缝进行了定量金相和化学分析检验。
1986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铃木寿
,菅野干雄
,前田贵雄
,陈冬梅
<正> 铜中加入少量其它元素,其耐热性和导电性的变化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加入微量其它元素的情况却报导很少。本文介绍了无氧铜中加入微量(1000mol ppm以下)过渡族元素,其耐热性和导电性变化的详细情况。
1986年01期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明
<正> 二十年来,ZA系列合金用处不是很广。但是,目前在美国已有人用ZA-27合金来制造汽车零件。1985年福特汽车公司也将使用这种合金。 ZA系列包括ZA-8、ZA-12、ZA-27等。ZA-8主要用金属模铸,现在也用石墨模
1986年01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胜
<正> 美“陆军武器研究与发展中心”所属“大口径武器试验室”对炮管内膛表层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带有白层的试样是取自于经射击后的不带任何衬层和未经镀铬的炮管内膛表面。经金相分析检查后,确认其中有多种不同白层的存在。对这些白层的化学和组
1986年01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 W. Cotterman
,R. D. French
,王明美
<正> 几乎所有的武器系统都正向着轻量化在发展,这些系统的装甲也不例外,尽管威胁水平也在提高。虽然通过现代的工程设计技术可以使重量得到某种程度的减轻,但是最终还要通过使用更轻的材料来降低重量。 美国陆军材料与力学研究中心的责任就是监督这些材料的发展,将这些材料通过材
1986年01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扬
<正> 美国瓦特伏利特“陆军军械研究与发展中心”1984年曾发表一篇最终研究报告(NOARLCB-MR-84006,AD A14632),介绍了对炮钢“奥氏体淬火”及有关性能所进行的研究工作。 所谓“奥氏体淬火”(Aus-quenching)是一种试图用于大型炮管锻件并为获得回火马氏体组织而不产生大的残余应力和淬火裂纹的分级冷却工艺。将一般在1550~1650℉
1986年01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为了贯彻全国科技情报体制改革座谈会和兵器工业情报网网长会议精神,进一步搞好情报网的工作,兵器工业金属材料专业情报网于1985午10月21日至26日在江苏省吴江县召开了第三次网的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网的领导小组成员、分网网长、专业组正、付组长及特邀代表共29人出席了会议。
1986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86年01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茂山1986年01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