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编辑部
<正> 本译文集是由兵器工业金属材料专业情报网根据1985~1986年度情报活动计划,由六一六厂、五二研究所、第六设计院、七○研究所以及西安工业学院等单位组成的铸造铝合金专业组,通过国际联机检索及手检的方法,并以最近国外期刊发表的最新论文为主,选择翻译了这16篇文章,组成此铸造铝合金译文集。
1987年08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渡辺俊夫
,易永芳
文中叙述在铝中添加各种元素时赋予铸造合金以怎样的性能,并对最近常用的按其特性进行分类,加以说明。
1987年08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冈林邦夫
,川本信
,池永明
,辻川正人
,野村和弘
,刘景然
<正> 一、绪言颗粒弥散分布型材料的破坏,取决于弥散颗粒周围破坏的行为。特别是象球墨铸铁中的颗粒,如要达到50μm时,则其行为对于破坏来说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已经清楚,在石墨颗粒与基体之间的界面中产生空隙,形成孔洞,进而与其它孔洞合并而使球墨铸铁破坏。
1987年08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Г.И.Тимофеев
,秦亚文
<正> 散热片面积大、形状复杂的箱形汽缸盖是空冷柴油汽车发动机最复杂和最重要的铸造零件(见图)。用组芯造型是获得铸件最为有利的方法。核方法的缺点可以由它的通用性、可生产任意形状的多种铝合金铸件以及相对短的生产周期来补偿。型内铸件的布置,要使待加工的表面处在下面。铸型是在实心金属底座——冷铁上进行组合的,底座-冷铁能保证定向结晶和使铸件很好补缩,这对得到细密的细晶粒金属
1987年08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H.Iwahori
,K.Yonokura
,周梅生
实用铝合金铸件的缩松具有与其合金组分不同的性质。因此,为了生产无任何缺陷的致密铸件,必须创造使合金液的补缩能填补铸件收缩的铸造条件。我们研究了Al-Si合金铸件的凝固过程,并随之测定了为了生产无任何缩松缺陷的铸件要求合金液朝向冒口凝固的位置(由此得到能消除任何这类缺陷的补缩极限固体比和合金硅含量对它的影响)。含7%Si的Al-Si合金的补缩极限固体比约为0.41。意思是如果在固体比达到0.41以前合金进行定向凝固不产生缩松缺陷。固体比达到或超过0.41的定向凝固产生缩松缺陷。含4~10%Si的Al-Si合金的补缩极限固体比随合金硅含量增多而变低。换言之,含硅量较高的合金在凝固的初期阶段补缩不太流畅。因此,为了生产无缩松缺陷的致密Al-Si合金铸件,随着合金含硅量的增加,即使在凝固的初期阶段,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定向凝固是十分必要的。于是,如果能确定Al-Si合金铸件在达到补缩极限固体比之前是否进行定向凝固,就可以知道它是否存在缩松缺陷。换言之,从以补缩极限固体比为基础的凝固状态图上的凝固前沿的形状,可以预测任何缩松缺陷的产生。
1987年08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S.Rajagopal
,W.H.Altergott
,杨慎
挤压铸造(亦称液态模锻——译注)是生产近成品形工件(使熔融金属在压力下凝固)的工艺方法。此工艺将锻件的强度与整体性及铸件的经济性和结构的灵活性溶为一体。挤压铸造工艺具有一整套独特的技术要求。要想生产出合格的铸件,必须严格遵守技术要求。本文列举了挤压铸件的11种组织缺陷,如氧化夹杂、气孔、挤压偏析、中心线偏析、起泡、充型不足、冷隔、热裂、粘模、表面脱接、挤压脱接。本文将讨论上述缺陷产生的原因并研究如何将已取得的挤压铸造工艺经验进一步应用于新的生产领域。
1987年08期 2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Ann Marie Arzt
,刘达利
<正> 铝铸造工作者发现:由于先进熔体测试设备的出现,现已能生产质量更高、成分组织更均一的铝铸件。铝铸造业的先驱者们早提出了现代质量控制试验的重要性。新发展的砂粘结剂使我们有可能更精确地控制尺寸、减少砂反应和提高生产率。
1987年08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T.J.Hurley
,R.G.Atkinson
,陈立波
通常用变质处理来改善A-356铝合金的延性。但变质工艺不易控制,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尤其是容易形成气体缩松。作者用锶和钠作为变质剂,研究变质处理对延伸率和气体缩松的影响。试验时利用热分析仪预测变质效果,结果表明,热分析法可满意地测出变质效果,经变质的熔体延伸率得到显著的改善。在同样地抑制共晶反应的情况下,锶比钠能更好地改善变质效果和延伸率。锶含量和热分析结果表明,变质处理有一个门槛值。伴随出现的气体缩松是由于增加了对环境条件(特别是金属保温温度)影响的敏感度结果。
1987年08期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Hans J.Heine
,陈立波
<正> 中间合金含有准确数量的合金元素,如硅、锶或其它元素加到铝中,具有冶金和经济上的优点,如管理简单、损耗减少、熔点低。通常,杂质会产生问题,因而优先采用高纯铝。晶粒细化剂关于晶粒细化剂,有两种不同的中间合金,即铝-钛和铝-钛-硼。也可以使用各种盐,但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因为碱土元素可能与盐起反应而改变其性能。而且盐类是吸
1987年08期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James A.McNickle
,杨亚杰
<正> 1975年以来,使用厌氧浸渗树脂密封缩松铸件的生产增长了10倍,而且还有着增长的趋势。但在早期担心(这种工艺被用来密封次品铸件的大面积缩松)此工艺不被接受,随着对厌氧浸渗不能解决大于0.005英寸孔洞的重新认识,这种担心消除了。为了区别于较小的非结构空洞,才产生了“显微缩松”这一专业名词,从而该工艺进入了一
1987年08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Г.С.Лукьянов
,秦亚文
<正> 用含钠的盐和熔剂以及金属钠对铝硅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的传统方法不一定总能提高铝硅合金的机械性能。这是与钠的不良作用有关。钠容易在铸件上造成宏观缺陷,诸如缩松和沿晶界分布的分散气孔。由于变质作用时间的限制(30~40min),在铸造小零件时(通常浇注时间要延续几小时),变质处理不得不重复多次。每次变质处理需要15~20min,由此可见非生产
1987年08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Fred O.Traenkner
,秦亚文
<正> 在“实用铸铝技术”一文中(《现代铸造》1981年12月)谈到,当用氮气精炼时采用石墨管把气体引入铝中是不合适的。试验表明,这会在金属内产生石墨夹杂物。这种意见是由Brant,Bone和Emley通过试验得出的。在他们的试验中,通过石墨管把氮气引入铝-镁(4%)合金内,持续时间为0、5、10、15、20和25min中。尽管在未熔化的金属内没发现黑色夹杂物,但在精炼5~25min的金属中发现黑色夹杂物
1987年08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Ю.Н.Таран
,陈立波
<正> 熔炼金属时对熔体的快速热时处理工艺,不仅改善熔体的工艺性能,而且改善铸件的使用性能。掌握这一工艺,还可改善熔炼合金的经济指标。用铝基液体合金研究了快速热时处理的特点。早先研究了2共晶合金的温度对铸
1987年08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Ф.М.Котлярский
,陈立波
<正> 液态铝合金的热时处理(过热至800~1000℃)对铸件组织和机械性能有良好的影响,其原因根据一些作者的解释是:熔体过热至一定温度时,结晶前的原子群变得分散,同时在浇注前或浇注时的快速冷却条件下来不及恢复到原来状态。有的作者认为铝合金过热至1000℃,实际上对组织和机械性能没有影响,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使金属质量变坏。
1987年08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В.С.Шустеров
,В.П.Ивченков
,泰亚文
<正> 由于在铝厂的产品目录上合金比例的增加,必须解决金属液体在混炼炉中的搅拌问题。近年来,国内和国外的一些工厂为了搅拌铝水,在大容量的炉子上采用了固定式和移动式气动脉冲泵、离心机械泵、电磁潜水搅拌器、在磁性流体动力箱和泵系统基础上
1987年08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M.Yen
,W.J.Evans
,陈文平
一种不需进行常规金相检验而用冷却曲线分析的新技术,已被福特公司开发并在生产中用于现场快速监控Essex铝-硅合金熔体。从含有不同原始铝晶粒和共晶硅熔体得到的冷却曲线利用微处理机进行数学分析。这种新技术通过冷却曲线进行微分及随后进行的相变区域积分这两种数学运算,得到监控熔体质量的峰值读数。一旦确立了足够的峰值读数与组织的关系,则可在不取金相试样的情况下预测任何熔体的铸造组织。
1987年08期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Lee Tuttle
,陈文平
为了有助于铸造工作者在生产高质量铸件过程中检测和监控晶粒细化及变质作用,己制定了一组标准的热分析参数。
1987年08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