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鸿生,郑燕康,陈秀云,赵如发,孟至和
本文概述了发展新型贝氏体钢的意义,贝氏体钢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贝氏体研究领域里的基础工作,以及新型Mn-B系空冷贝氏体钢的研究及应用前景等。
1988年11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林鸿溢
金刚石是具有特种功能的超硬材料,过去金刚石的来源,除极稀少的天然金刚石外,人工合成是另一来源。合成全刚石要通过苛刻的实验条件才能实现。由于所获得的是颗粒状金刚石,难于加工,而限制了其用途。近年来发展的等离子体技术,可以在低压下合成金刚石薄膜,有可能大大扩大其应用领域。合成薄膜的压力仅仅是过去的亿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探讨了金刚石薄膜的特性、制备及其应用前景。
1988年11期 14-1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桐年
本文介绍了近十年来国外在汽车制造中铝合金的应用情况。
1988年11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运康,程学刚
部分稳定氧化锆(PSZ)陶瓷具有很高的断裂韧性和拉弯强度,是一种名符其实的高强、高韧材料。但是,PSZ在1000℃以上高温老化或在200~300℃低温退火会出现性能的大幅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反稳定现象。本文从物理化学的角度对反稳定现象的起因及为抑制反稳定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1988年11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石功奇,丁培道,周守则
本文运用TEM、SEM研究了M2(W6Mo5Cr4V2)高速钢共晶碳化物的空间形态、生长过程及枝晶心部组织的形态与结构。结果表明:M2高速钢铸态组织中的共晶碳化物的层片状形态与共晶碳化物的结构有关,碳化物片的端部有明显的二度生长台阶。枝晶心部组织中没有δ共析组织,常出现一些小共晶,包晶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先析出M_6C和M_2C碳化物,随后转变为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
1988年11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 据中国材料联合会执委会负责人宣布,中国材料联合会将于1990年6月中旬在北京召开一次国际性材料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材料研讨会,定名为“C-MRS Internatioal-60”,会议的支持与赞助单位有: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材联27个学会、国际有关单位或学会。
1988年1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阎英,庞守义
本文概要介绍了影响灰口铸铁共晶团数的主要因素及共晶团数与强度关系。稀土硅铁合金孕育剂可使灰铸铁的共晶团数和强度指标显著增加。通过试验确定了在灰铸铁中添加稀土硅铁合金孕育剂的最佳量,在生产应用中具有实际的意义。
1988年11期 36-3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宗昌
在C-Mn-V非调质钢中加入混合稀士元素,试样经正火得粒状贝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马氏体及残留奥氏体混合组织。与不加稀土的42MnV钢比较,显微组织迥然不同,42MnV钢正火得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物理化学相分析表明,稀土在钢中有固溶量,它影响了过冷奥氏体的分解,起了合金化作用。
1988年11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永信
在冲击试验过程中,夏比V型缺口试样用于裂纹扩展所消耗的能量部分与断裂韧性试样所消耗的能量有着密切的数量关系。基于这一思想本文从冲击能量的分析出发,主要著名的Rolfe-Novak模型(K_1e/σ_y)~2=a(CVN/σ_y—b)作了理论上的分析补充。利用该模型,又对PCrNi3Mo和28Cr2MoVA钢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断裂性与冲击能之间的定量关系。
1988年11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朱明光,王明,杨静煜,颜军
采用液态金属渗透法和复合铸造法制备了非连续纤维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液态金属渗透法是将液态金属挤压进纤维制成的预制块中;复合铸造法的特点是把粒子材料加入剧烈搅拌下部分凝固的合金浆料。这两种工艺和选用的增强剂成本低廉,并可沿用现有的工艺和设备。将多重增强剂与基体复合是提高复合材料性能的一条新途径。文章还介绍了复合材料发动机活塞的应用情况。
1988年11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冈永
<正> 150柴油机连杆的工字形表面长期使用抛光工序,不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产品质量差。本文通过抛光与喷丸强化两种表面加工方法对机械性能及残余应力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了喷丸强化后连杆疲劳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原因。
1988年1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冈村
,清人
,权启朗
<正> 陶瓷纤维作为先进复合材料的增强纤维,与碳纤维和芳香聚酰胺纤维~样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碳化硅和氮化硅系陶瓷虽具有高强度和耐热、耐氧化的优点,但由于是难烧结性化合物,采用粉末烧结法难以制造陶瓷纤维。为此,在研究合成方法上颇费时间。目前,有两种方法可以合成各种陶瓷纤维,一是以硼纤维为代表的CVD(化学气相沉积)法,二是以碳纤维为代表的先驱物法。
1988年11期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Kevin Henderhan
,午民
<正> 由于钢包炉精炼和相应工艺的出现,不用价格昂贵的电渣重熔(ESR)和真空电弧重熔(VAR)就可生产“非常洁净”的钢。例如,一种非常洁净的4340钢锭价格可以接近传统的大气冶炼的钢;而用真空电弧重熔生产的VAR4340洁净钢的价格差不多为之两倍。 随着钢包炉精炼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可以买到各种成份的、质量接近VAR钢的大气冶炼的超洁净钢,包括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和工具钢。
1988年11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Yoshiywki
,Tomita
,史洪刚
<正> 一、前言 商用超高强度低合金钢如AISI4340和300M常被用作飞机和火箭部件,这类钢在服役期间可能产生疲劳裂纹和应力腐蚀裂纹,从而导致灾难性的断裂事故发生。所以,商用超高强度低合金钢需要较高的抗裂纹扩展能力以防止服役时突然断裂。应力和临界裂
1988年11期 70-7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