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Ordnance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新型空冷贝氏体双相钢的研究

    陈秀云,陈长白,赵如发,方鸿生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深冲用双相钢——空冷贝氏体双相钢,它具有性能优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阐述了新型空冷贝氏体型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生产工艺的特点及优越性。本文还研究了该钢的强化机理及微观组织参量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强度表达式。

    1990年06期 1-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CrWMn钢在超塑变形时的组织变化

    杨院生,席聚奎,杨蕴林

    利用电子显微镜和自动图象分析仪对CrWMn钢在超塑变形过程中的组织进行了研究。测量了基体晶粒的尺寸变化,测定了碳化物颗粒的类型、分布及体积分数和尺寸变化,观察分析了位错的形态及分布。结果表明CrWMn钢在超塑变形过程中发生应力促进的晶粒长大和碳化物的粗化,晶粒长大受碳化物粗化速率控制,晶粒形貌保持等轴。在晶界及其周围区域位错密度较高,晶粒心部仅有少量位错。超塑变形主要是晶界周围位错运动协调的晶界滑移过程。

    1990年06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CrMnTi钢碳氮共渗层深对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常天义,马茂元,邢大志,严松伟

    本文用滚轮试样研究了碳氮共渗层深对20CrMnTi钢接触疲劳性能及损伤方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应力范围内,其损伤方式随层深增加由片状剥落向点蚀过渡,随着损伤方式的这种变化,其接触疲劳寿命增加。

    1990年06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热作模具钢高速动态压缩性能

    徐有容,陈锡权,张宇男

    本文报导使用我们自行研制的高速形变机研究4Cr3Mo3W4VTiNb(GR钢)和3Cr2W8V两种热作模具钢高速动态压缩性能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4Cr3Mo3W4VTiNb(GR钢)在500℃和600℃下仍具有较高的压缩强度和塑性变形抗力,表明其热稳定性好,明显地优于3Cr2W8V钢。

    1990年06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铝合金激光表面强化

    李炳生

    本文结合本所的工作,介绍了铝合金激光表面强化两种方法——陶瓷强化和合金强化,并重点介绍了铝活塞环槽激光合金化的研究情况,分析了影响铝合金激光强化的一些因素。

    1990年06期 25-2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硬质陶瓷粒子增强铝基复合材料——Ⅰ—制备工艺与组织特征

    佟金,陈秉聪,任露泉

    改进铸造铝基合金液体对陶瓷粒子的浸润能力及采用可靠的熔铸工艺可获得均匀弥散陶瓷粒子的铝合金-硬质陶瓮粒子复合材料,硬质陶瓷粒子与铝合金发生界面相互作用产生变质效应和生成界面产物。本文介绍了这类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着重说明改进基体铝合金与陶瓷粒子浸润性的方法和原理以及这类材料的组织特征。

    1990年06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型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代陶瓷材料部分

    午民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近年来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在汽车工业中应用结构陶瓷材料与功能陶瓷材料的研制和使用情况及今后可能应用的发展前景。

    1990年06期 36-4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W—Ni—Fe高比重合金棒坯烧结起泡的原因分析

    张云廷,周根兴

    高比重合金棒坯烧结时表面起泡是生产中常出现的废品之一。首先用扫描电镜直接观察了合金的起泡断面,发现孔洞内W颗粒与粘结相分离。然后对受污染混合粉中的杂质元素进行了化学分析;并着重对合金起泡断面孔洞内外的W颗粒与粘结剂进行了俄歇分析。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杂质元素S、C、O、K、Na的作用是合金起泡的原因。最后分析了S、C、O、K、Na对合金起泡的影响及起泡的形成过程,指出了杂质元素的来源。

    1990年06期 41-4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飞壳齿顶棱角掉块分析

    王贤敏

    本文针对经碳氮共渗热处理后自行车飞壳齿顶棱角掉块疵病,从渗层深度和金相组织两方面着手分析,确认了产生疵病的内因是飞壳晶粒粗大,外因是受到一定强度的冲击力。并提出了避免过热和对已过热的飞壳采取的措施。

    1990年06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解决20Cr2Ni4A碳氮共渗齿轮掉碴问题的总结

    姚桐年

    20CrZNi4A钢齿轮有时在碳氮共渗表面形成过多且形态不好的碳化物,以至在喷丸清理中发生棱角崩落。试验证实,它是由于排气期过长而引起。通过加大排气管和调正排气期的供氨和煤油制度等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高含铬量的合金钢由于铬的表面氧化,渗碳或共渗表面的碳浓度和碳化物不仅由渗入期的气氛碳势所决定,排气期也应控制。

    1990年06期 51-5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弹性卡簧弹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韩树林

    <正> 1 问题的提出 深井抽油泵用弹性卡簧由六个相隔60°的开口槽分成六个片簧组,热处理后要求将开口端的内径由φ44扩张至φ56mm,其负荷弹力应在3922~5884N范围之内。卡簧在拉压万能试验机上测力试验,其方法如图1所示。

    1990年06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色列的新型坦克——梅卡瓦MK3

    David Eshel ,王伟民

    <正> 今年(1989年——编注)五月,以色列在它41周年独立节前夕,公开展示了它的最新式主战坦克梅卡瓦MK3。 这种新式坦克保留了老式梅卡瓦坦克设计的特色,同时作了全面的改进,使之成了名符其实的新式坦克。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梅卡瓦坦克之父塔尔(Tal)陆军少将谈了MK3的主要特色,并宣称这种坦克将在90年代初期投入使用,到那时将有足够数量的

    1990年06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锈钢系形状记忆合金

    王正和

    <正> 1 绪言 形状记忆合金具有一种加热能使变形材料恢复原状的特殊性能。以往主要以Ti-Ni系、Cu系等有色金属形状记忆合金为主,进行了应用研究。然而Ti-Ni系合金材料价格昂贵,形状记忆性能和抗蚀性较好的,每公斤约十万日元。Cu系合金比Ti-Ni系便宜,每公斤1万~2万日元,但抗蚀性较差,影响其推广应用。最近,价廉的铁系形状记忆合金的研制很活跃。以往有SUS 304和高锰钢等形状记忆材料,最近又推出Fe-Ni-Co-Ti

    1990年06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利用微处理机测量液态金属中的热对流

    StavrosA.Argyropoulos ,PanagiotisG.Sismanis ,康淑媛

    本文的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液态金属热传导领域的关注。在液态金属热传导领域,数字电子学的高级技术作为用于苛刻环境中的一种新的测量方法是可行的。这种新方法包括一个浸入到金属熔池中的固态试样,它的熔点等于或低于该金属熔池中的金属或合金的熔点,并且不与所用的液态金属或合金起化学反应。该试样有一个空心孔腔,孔腔开口朝向液态金属熔池的上面。试样是连续浸入的,直到液态金属灌入空心孔腔时为止。监测试样的重量,以测量向下的净力的变化规律。

    1990年06期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材料科学专家——姚忠凯

    李茂山

    <正> 姚忠凯,男,汉族,1931年9月生于辽宁省开原县。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研室副主任、教授,佳木斯工学院顾问教授。1982~1983年受聘于日本学术振兴会,任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院客座教授。兼任国际杂志《Materials Chemistry and

    1990年06期 73-74+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