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Ordnance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铝合金压力凝固组织特征

    梁国宪,王尔德,何绍元,霍文灿

    对LY12铝合金和Al-5.45Si合金液态模锻时结晶凝固过程的传热特点与组织形态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实验测定了机械静压力以及模具预热温度和加压开始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凝固速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实验分析了压力与主要工艺参数对二次枝晶间距、共晶体片间距的影响,进而说明了压力对相的形态分布的影响。

    1992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带有延性合金包复层的陶瓷装甲材料

    刘定胜

    <正> 据“化学文摘”1991年第114卷(P320)报导,美国Dynament技术公司开发了一项采用延性合金包复抗弹陶瓷的制造技术。包复过程系采用粉末冶金技术进行的,即将不同元素的金属粉末经混合后,借助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弹性模具通过冷等静压将其压制在陶瓷材料周围形成一包复层,而后经真空烧结进行进一步密实处理。根据需要随后

    1992年01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奥氏体热模钢的热疲劳特性

    谢长生,崔昆

    测试了奥氏体热模具钢的热疲劳性能。通过改变钢中的Nb、Ni和Mn的含量,探讨了合金元素对热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并比较了时效温度的作用。结果表明,增加钢中的Nb和Ni,降低Mn含量可以减小热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在650℃时效可得到比700℃时效更高的热疲劳抗力,并且随组合指标α_K/σ_b的增加,da/dN将减小。

    1992年01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用于高应变速率条件的颗粒陶瓷增强复合材料

    刘定胜

    <正> 氮氧化合物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特别是很高的耐压阻抗和雨果尼臭(Hugoniot)弹性极限,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弹材料。为此,以色列技术研究与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开展了一项用于高应变速率条件的氮氧化合物:玻璃-颗粒陶瓷复合材料

    1992年01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强冲击用耐磨钢ZG40Mn2SiVB

    成书茂,张建华

    使用ZG40Mn2SiVB钢来代替高锰钢制作破碎机锤头,在破碎和精制石英砂时,使用寿命提高三倍。该文通过试验数据说明了该钢比高锰钢耐磨的原因,阐述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耐磨性的影响。

    1992年01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G4335V钢低周疲劳特性的试验

    陈福泰

    通过对国产和进口的火炮身管材料G4335V钢低周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出了该材料为循环软化材料。国产管含镍量大于进口管,因而它的低周疲劳性能也较好。循环应力-应交关系与应变-寿命关系中的六个常数不是独立的,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试验表明计算值与实测拟合值吻合颇好。过渡寿命值N_T是低循环疲劳关键指标,对钢而言约在10_-~2~10~3之间,并非均大于10~4。因此设计时采用实测结果是有效利用材料、确保安全的重要一环。

    1992年01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Cr2W8V钢高温加热等温淬火试验研究

    夏期成

    3Cr2W8V钢采用高温加热等温淬火,可以充分发挥合金成分的作用和下贝氏体的优越特性,与常规热处理工艺相比,能显著提高二次硬化的峰值硬度,增加抗回火性和热稳定性,有利于改善高温性能。该工艺应用于热挤压模具,经两年来在生产作业线上对比考核,模具的试用寿命提高1.2~1.5倍,模具费用可节约57%左右。

    1992年01期 19-2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铝合金焊接SRDW和LTSH新工艺研究

    纪慧瑜,张修智

    该文利用焊接热模拟技术,对高强铝合金在不同焊接热循环作用下,其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高强铝合金接头弱化因子的新观点,并首次提出从力学角度,利用反焊接应变理论,研究随焊碾压法(SRDW)和低温同步加热法(LTSH)防止高强铝合金焊接热裂纹的新观点。实验结果表明:SRDW与LTSH法是减小或消除结晶时在脆性温度区间的力学致裂因子——“收缩应交”的有效方法。研究高温应变规律、合理确定有效“施力区”,是至关重要的。试验结果证明:采用此法可以减少和完全防止热裂纹的产生;并能明显提高接头的性能。首次研制成功试验用HNJ-1焊接同步碾压机和低温同步加热装置。

    1992年01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r25Ni20钢造气炉喷嘴失效分析

    朱启惠,李建忱,刘云旭

    对Cr25Ni20钢制造的化肥厂造气炉喷嘴出现的短期失效进行了分析,获悉这种失效是晶界熔蚀的结果,找出了造成这种晶界熔蚀的原因,是渗入的硫、碳在晶界上形成的化合物与基体发生低熔点共晶反应,从而造成了晶界熔化和破裂。

    1992年01期 28-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H68黄铜卡子断裂分析

    钱成耀

    用扫描电镜和光学金相显微镜对H68黄铜制造的电器元件卡子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该件在冷成形残余应力作用下进行酸洗电镀,发生氢脆;其次是材料横向顺纹取向,促进了断裂。最后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1992年01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5CrMnMo锻模的回火开裂

    叶谋诚,朱隼

    对5CrMnMo锻模的回火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因银模淬火不足,表层形成了马氏体而内部奥氏体在回火加热过程中部分转变成上贝氏体,随后冷却中余留的奥氏体形成马氏体所致。

    1992年01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42CrMo钢中夹杂物对性能的影响

    李静媛,魏成富,孙维礼,张忠心

    通过对钢中夹杂物的定性,定鲁和钢的常规机械性能、断裂韧性的测试,表明42CrMo钢的拉伸和冲击性能与夹杂物的含量之间无明显规律性,但断裂韧性随夹杂物含量增加而下降,夹杂物的尺寸与断裂韧性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还表明,42CrMo钢的断裂韧性与夹杂物间距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证实了D.布洛克方程的正确性。

    1992年01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OY55液力偶合器大齿轮轴失效分析

    李宪文,王毓麟,杜金山,缪帮兴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观察分析了失效轴的断口。认为大齿轮轴所用钢材的一般疏松及树枝状晶严重,疏松孔洞中,枝状晶间存在着数量较多的夹杂物是导致大齿轮轴速断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及改进意见。

    1992年01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W6Mo5Cr4V2冷拨高速钢的缺陷分析

    孟祥康,陈诗荪

    利用扫描电镜及图象分析仪对影响扭轧钻头用W6M05Cr4V2冷拔高速钢热塑性的各种缺陷进行了全面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些缺陷可归结为两大类,即冶金缺陷与冷拔缺陷。文中逐一分析了两大类缺陷对热塑性的危害,为钻头扭轧生产实施轧材优选与质量改善提供了参考。

    1992年01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柴油机轴类零件的扭转剪切断裂

    赵敏夫

    <正> 柴油机中大多数轴类零件用来传递扭矩,扭转剪切断裂是其失效形式之一。由于某种原因,轴的输出端被卡住,而加给轴的扭矩又未撤除,致使轴超载运行,发生扭转剪切断裂。因此,通常称为过载扭断。这种断裂受剪切应力控制,有其独特的形貌。图1、图2是这种断裂的典型宏观断口形貌。

    1992年01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防部关键技术计划——复合材料的简介与评述

    赵稼祥

    “美国国防部关键技术计划”是为了保证美国武器系统长期质量优势而最需要发展的技术计划。该文简要介绍并评述了美国国防部关键技术计划中“复合材料”部分,包括:定义、对武器系统影响、目标、研究计划、经费、技术水平比较等,并提出了对该计划的评述意见。

    1992年01期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金属基复合材料超塑性的研究现状

    崔忠圻,梁彤翔,吕毓雄,马宗义

    该文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年来对金属基复合材料超塑性的研究状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超塑性开发应用的前景。

    1992年01期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运用价值工程分析销毁失效弹药

    江旭彩,白长智

    <正> 1 引言 随着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以67式木柄手榴弹为代表的一代老产品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为了探讨利用失效弹药的剩余价值,我们选择67式木柄手榴弹的失效销毁,作为失效分析典型案例,运用价值工程理论来进行研究和分析。改革弹药的销毁意识和方法势在必行。在科学、安全、可靠、效益的原则下,使失效弹药由过去的传统引爆销毁转变

    1992年01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第二届全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崔建忠

    李茂山

    <正> 崔建忠,1951年2月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1978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有色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同年考取我国“文革”后首批研究生,在著名有色金属压力加工专家马龙翔教授指导下,从事金属超塑性研究。1981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考取我国首届博士研究生,继续进行金属超塑性研究。1985年他完成了“装甲铝合金超塑性研究”的博士论

    1992年01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