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Ordnance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高技术兵器中的新材料

    王楷扬,才鸿年

    该文论述了高技术兵器发展中高新材料的关键作用。并分别就装甲防护、炮兵武器、弹箭技术、精密制导兵器和兵器推动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方向,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1992年02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高抗弯强度W-Ni-Fe粉末压坯

    金公

    <正> 据报导,美国加利福尼亚州Ceracon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一种能将W-Ni-Fe粉末压制成高强度、完全致密压坯的方法。使用这种获得专利的固态生产工艺可使带有气相沉积Ni和Fe涂层的W粉快速压实。据称,用这种方法得到的零件其三点弯曲抗弯强度为2191MPa,比液相烧结或热等静压材料均高50%。据Ceracon公司说,防止钨颗粒与钨

    1992年02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B2-FeAl金属间化合物

    李培恩,徐东,林栋梁

    综述了B2-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包括二元合金的拉伸性能,合金元素以及环境的影响等,最后介绍了有关蠕变与疲劳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

    1992年02期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美陆军近50年来的科研成果

    刘定胜

    <正> 美“R·D·&A”1991年7月~8月号署名撰文回顾了美陆军自从1940年以来50年中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现将除战地医护以外的与兵器装备有关的研究成果按年代摘录如下: 1940年:近炸引信。 ~1950年:首例人工合成石英;首例弹道研究数字计算机;首例超音速风洞;原子弹试验;直升飞机首例飞行;首架美制喷气式战斗机发动机。

    1992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属-树脂层压减振板的开发

    罗兵辉,宋友仁,鲁小叶

    该文概述了金属-树脂层压减振板(简称减振复合板)的发展状况,以及它的制备、性能和应用情况。

    1992年02期 17-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渗铜粉末冶金钢生产工艺要素

    郭庚辰

    该文介绍了粉末冶金零件渗铜的基本方法,周期、熔渗剂、保护气氛以及SCM金属制品公司研制的高冲击强度渗铜粉末冶金钢。

    1992年02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锰对热轧Si-Mn双相钢再结晶的影响

    李胜利,田琮,宋沂生

    该文借助透射电镜研究了锰对冷拔形变热轧态低碳Si-Mn双相钢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锰含量高的H钢(2.42%Mn)再结晶开始温度(指铁素体区)为520℃,锰含量低的J钢(2.09%Mn)相应为535℃。锰对双相钢中马氏体量的影响导致对再结晶开始温度的影响。再结晶近于完了的温度,H钢为590℃,J钢相应为570℃。锰对双相钢再结晶完了温度的影响实质上是锰对α-Fe再结晶温度的影响。

    1992年02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金属陶瓷复合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石功奇,周守则,丁培道

    该文采用液态金属表面浸渗复合方法在金属表面获得金属陶瓷复合层。运用金相,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图像分析仪等研究了复合层的组织形态、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表面浸渗方法可在金属表面获得2~5mm厚的金属陶瓷复合层。复合层中,陶瓷颗粒弥傲均匀分布。由于陶瓷的强化,表层的显微硬度提高。

    1992年02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35CrMoV钢的组织结构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吴望子

    为优化热处理工艺,该文探讨了35CrMoV钢经三种不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与机械性能的特点。利用透射电镜对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与等温转交贝氏体的精细结构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稍高于Ms温度等温转变得到的贝氏体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

    1992年02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结构钢的离子氮碳共渗

    李春阳,韩立民,梅文麟

    该文对40Cr、45钢离子氮碳共渗工艺、组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渗层厚度与处理温度和时间关系符合由扩散过程控制的动力学规律;共渗气氛存在一个最佳丙烷含量,大约为1%~2%;得出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560℃×2h,1.5%C_3H_8。用此工艺处理的40Cr试样得到了以ε相为主的渗层。该渗层有足够的硬度(HV≈800)及良好的耐蚀性,满足了对工件使用性能的要求。

    1992年02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束结合沉积NiCoCrAlY-ZrO2·Y2O3涂层的高温氧化

    黄宁康,冯志蓉,汪德志,王培录,熊兆奎

    不同工艺规范的离子束、电子束,原子束结合沉积NiCoCrAlYZrO_2·Y_2O_3热障复合涂层试样进行了1000℃ 300小时等温氧化及金相、电子探针、XRD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的涂膜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基体缺陷导致涂膜局部剥落是本试样涂层高温氧化失效的原因。

    1992年02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铜材表面喷涂陶瓷基复合耐热涂层的研究

    高家诚,张亚平,盛世雄,谢龙淮,王学军

    该文研究了铜材表面喷涂陶瓷基耐热复合涂层的组织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氧乙炔火焰喷涂和重熔工艺,在铜材表面喷涂陶瓷基复合耐热涂层[Al_2O_3~--(15~30)%镍包铝-(5~10)%Cu]后,涂层间有扩散反应和液相烧结、以及晶粒细小等组织特征,涂层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耐热蚀和抗热震性能。

    1992年02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低耗高效的稀土铁合金热还原工艺

    刘定胜

    <正> 据“Tech Notes”1991年第四期报导,美国Iowa州立大学Ames试验室的冶金师们开发了一项用于制造稀土铁合金的热还原冶炼工艺。这项工艺为制造超级永久磁铁所需的钕-铁合金提供了一项快速、高效、低成本的生产方法。这种磁铁的磁力强度为常规铁氧体磁铁的2倍,目前在美的年销售额为9000万美元,计划在1995年前实现25亿美元。采用这项工艺,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美国产品与目前统治超级磁铁市场的日本、欧洲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小美国对生产永久磁铁所需的进口钐、钴等贵金属的依赖性。

    1992年0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GCr15钢超塑变形的电子金相分析

    文九巴,席聚奎,杨蕴林

    该文利用透射电镜对GCr15钢超塑变形的位错组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超塑变形过程,位错大部分集中于晶界及其附近区域,在某些晶粒内,存在有不同滑移系上的位错。超塑变形过程可用“障碍晶粒”模型来描述。

    1992年02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三溴偶氮胂光度法测定铝基抗弹陶瓷中的微量锆

    赵祥聪,贾建平,何友梅,赵冬梅

    采用三溴偶氮胂作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基抗弹陶瓷材料中微量锆.获得满意结果。该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精密度、准确度均佳。

    1992年02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92年学术活动预报

    李茂山

    1992年02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产品介绍

    <正> HRS—150数显洛氏硬度计一、概述 HRS—150是智能化仪器,是机电仪一体化产品,具有国际80年代末先进水平。在国内同型产品中价格最低。1990年被机电部确定为替代进口产品。 仪器由单片微型计算机管理,接通电源即自动对仪器状态进行自检,正常将显示《Good》提示符,表示仪器状态正常可投入使用,如有压头未落到位等将显示相应提示符,使用前可利用面板上的功能键设定试验条件。

    1992年02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著名材料科学家——李恒德

    李茂山

    <正> 李恒德,男,汉族,1921年6月出生,河南洛阳人。现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材料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与工程科学部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国际材料联合研究会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材料研究学会(C-MRS)理事长、中国核学会理事、核材料学会副理事长等。

    1992年02期 7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