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编辑部
<正> 据统计,本刊1991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56篇,其中有关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梯度材料、金属间化合物材料、超塑性材料等,都是目前国际上材料研究的热点和发展的前沿,为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宣传、引导、推荐和促进作用。其中有关气相沉积、快速凝固、激光合成、激光处理、电子束加热、超细粉制备、爆炸复合、
1992年1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编辑部
<正> 为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推动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本刊1991年发表各种工艺技术、理化测试、失效分析、技术革新等方面的论文60多篇,对促进工艺技术发展,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节约
1992年12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公
<正> 最近,一欧洲大学研究与开发试验室购置的一台炉子,工作温度最高可达2600℃。据它的生产厂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anta Rosa热工技术公司说,这种炉子的石墨加热区直径为75mm,高为152mm。可在惰性气体介质中、压力高达103MPa的条件下工作。
1992年12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茂山
论述了海湾战争及其所使用的武器装备的概况和特点,说明海湾战争是一场高技术、高强度、高消耗的现代化常规战争;阐明了高技术和新材料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技术应用在武器装备上就构成了强大的战斗力,而新材料则是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物质基础;最后根据海湾战争的启示,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提出了加速发展我国高技术武器装备及其配套新材料的对策。
1992年12期 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金公
<正> 对熔凝制品所用的气体雾化粉末来说,洁净度是非常重要的。在普通的粉末生产当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有“宏观杂质”出现。在航空工业,是采用非常细心的操作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对某些用途来说是可行的,而对一般工业生产来说是行不通的。
1992年12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功奇,王健,丁培道
介绍了氮化铝(AlN)陶瓷特性;并以制粉方法为重点,综述了AlN陶瓷的制备工艺;指出了当前AlN陶瓷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992年12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自强,李新卫
研究了铝锂二元和五元合金的内耗。采用倒扭摆法,测定了不同热处理和时效状态的铝锂合金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内耗和剪切模量。测量频率为0.3~5.0Hz。观测到了铝锂二元和五元合金中各自不同的内耗峰(即晶界内耗峰,Ke Peak)。实验表明,与纯铝和传统的铝合金相比,铝锂合金葛峰的峰高值比较低,并且对应葛峰的温度较低。根据晶界粘滞性滑动模型,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归因于溶质原子Li及其沉淀相δ′(Al_3~(?)Li)和凸(AlLi)对晶界滑动的阻尼。还对铝锂合金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
1992年12期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茂山
<正> 由中国兵工学会金属材料学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联合举办的1992年全国液态模锻(挤压铸造)学术会议,于1992年10月14日至17日,在湖北省十堰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1992年12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长瑞,李永清,陈朝辉,王兴业,周安郴,蒋新湘
用SiC晶须增强热压Si_3N_4,研究了热压制度对SiC_w/Si_3N_4复合材料的密度、弯曲强度、断裂韧性、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确定了较佳的热压条件。对微观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强度、断裂韧性、高温强度等进行了表征。
1992年12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静宜,卞建春,郭大辰
通过对激光重熔和火焰重熔喷焊试样进行硬度测试、组织分析和冲蚀试验,探讨了组织与冲蚀磨损性能的关系。与火焰重熔相比,激光重熔增强处理可有效地克服基材软化倾向和变形过大的弱点。激光重熔处理能获得优良使用性能的原因是和喷焊层内缺陷减少、组织致密有关。
1992年12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越,刘庆
通过试验给出了操作透射电镜双倾及旋转倾样品台时,描述样品任一特征矢量变化的变换矩阵。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晶体样品位向调整时样品台两轴所需转动角度的计算公式,以及样品台任一操作过程样品实际转动角度的计算公式。利用这些公式可以大大简化许多晶体学问题的研究。
1992年12期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茂山
,凡金田
<正> 由中国兵工学会金属材料学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83118部队高速分析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高速分析学术年会于1992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西安召开。参加这届年会的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16个部委共189个单位的231名代表。
1992年12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聂常绅,陈学军,韩丽华
以电解提取-化学分离-X射线衍射逐层相分析和电子衍射等方法,研究了18CrMnNiMoA钢的气体碳氮共渗层中碳氮化物的类型与分布,进而通过对由钢的渗层中提取的及人工合成的各种碳氮化物电化学及化学性质的系统研究,建立了逐层定量提取、分离、测定钢的气体碳氮共渗层中固溶体和碳氮化物含量与组成的相分析方法,并借以探讨了合金元素在渗层基体与各相间的分配。
1992年12期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德鳌,王淑敏
对32CrNi2MoVA钢锻件闪点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锻压温度较低,造成锻后重结晶温度偏低,晶粒未得到细化及粗大晶粒在随后的热处理过程中被遗传下来导致准解理断裂所致。提高锻压温度到1150~1200℃,以及对己产生闪点断口的锻件采用高温常化或多次调质处理都是消除闪点断口的有效措施。
1992年12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岭梅
介绍环烷酸稀土金属中稀土元素总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是在强无机酸的作用下,使环烷酸稀土金属化合物被分解,游离出稀土金属离子,并转入水相。再控制水溶液pH值等于5~6的条件下,用抗坏血酸和硫脲作掩蔽剂,消除Fe~(3+)和Cu~(3+)离子的干扰。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被测溶液滴定终点明显,结果重现性好,相对平均偏差符合分析要求。
1992年12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公
<正> 据日本科学技术公司介绍,用钛铝化合物颗粒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即使在650℃的温度下也不软化。 该公司在东京的国立研究所生产的含有铝、锡、锆和钼的钛合金基体是用旋转电极法得到的。得到的基体颗粒为球形,直径尺寸在100~200μm的范围内。钛铝化合物球
1992年1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公
<正> 英国戴维公司在他们的舍菲尔德工厂制造并交付使用了一台新的试验装置。这台设备是根据1990年戴维公司与瑞典IPS AB钢粉末公司签定的共同开发和销售用碳氢化合物的雾化作用制取金属粉末设备的合同制造的。设计的这台设备每炉可处理钢5kg并具有
1992年1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玉六,张宝(钅平),洪兵
应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尾翼稳定的脱壳穿甲弹的弹芯和弹托的组合体建立了较为切合实际的模型,借助于DYNA-2D动态有限元程序的弹丸发射过程中弹体内部的应力时间历程及其分布进行了有效计算,并对不同载荷作用下弹体内部受力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弹体在发射过程中的危险区域。
1992年12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金公
<正> 日本东京Mutsubishi钢公司利用由他们研制的一种改进的水冷雾化工艺制造出一种金属注射成型用球状均匀粉末。 用这种新方法生产的不锈钢摇实密度为4.3×10~3kg/m~3,相对密度为53%。与其相
1992年12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德林
从结构安定性概念出发,通过对影响自紧身管残余应力再分布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出高温和温差热应力是控制残余应力再分布的主要因素,给出一个简化力学模型和封闭表达式,与经过不同射击发数的实际火炮身管及若干经不同处理的模拟管残余应力实测结果比较表明,理论与实测结果吻合颇好,具有满意的工程精度。
1992年12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国宾
<正> 据WPA 89-213922/30报导,最近德国研制了一种非晶态金属装甲材料,用于防破甲弹,防重穿甲弹攻击。该非晶态装甲材料由机械合金化法制造,具有很高的强度、硬度和延性。该种装甲能够抗击穿甲弹的多次轰击。所用的金属材料由以下几种元素组
1992年12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92年12期 68-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茂山
<正> 陈南平,1923年2月生于江苏省常熟县。1946年由西南联大转入清华大学,1947年在机械系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机械系副主任、冶金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连续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与工程科学部金属材料学组评议员、国家科委发明委员会冶金组多届评审员、中国
1992年12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