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广庶;王华英;李和章;
用膨胀法对28Cr2Mo1VA钢测定了变速冷却过冷奥氏体转变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先慢冷后快冷,珠光体、贝氏体转变滞后;反之,转变超前。并提出用图解计算法求转变点,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1993年03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铀;孙希桐;苏梅;陈赤囡;
研究了在不同正向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干滑动条件下,GCr15钢的磨损体积和摩擦表面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正向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加,钢的磨损体积、磨损率和摩擦表面温度均增加。在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正向载荷与滑动速度的乘积(PV)与磨损,摩擦表面温度的回归关系式和摩擦表面温度与磨损的回归关系式。并指出当PV值为100N·m·s~(-1)时磨损急剧增加,而此时所对应的摩擦表面温度均为200℃。
1993年03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宗义;毕敬;吕毓雄;罗明;高荫轩;
对粉末冶金法制备的SiC_((P,W))/A1复合材料进行了不同的淬火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淬火处理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并且强度随薄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淬火处理造成复合材料基体中位错密度升高所致,验证了复合材料的位错强化理论。
1993年03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程天一;Cantor B;
应用快速凝固技术和放热弥散(XD)方法研制了Ni-20.2wt%Al-0.9wt%TiB_2~-复合材料,其中TiB_2~-粒子的平均尺寸为0.2μm,富镍的NiAl基体平均晶粒尺寸随凝固冷速不同为1.4~4.3μm。TiB_2~-粒子主要分布于基体晶界上,由于TiB_2~-粒子和基体晶粒尺寸均很小,所以TiB_2~-粒子的分布仍然很均匀,并与基体有很强的结合。弥散分布的TiB_2~-粒子与位错产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在TiB_2~-粒子之间形成了位错网络,因而对基体产生了有效的强化作用。在晶粒尺寸和铝含量相近时,NiAl-TiB_2~-的室温显微硬度约为NiAl的1.5倍。这一复合材料还需进一步研究其高温性能与界面稳定性。
1993年03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茂山;
<正> 由西安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承担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韧化研究》课题,于1993年3月22日在西安通过了由兵器科学研究院主持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研究采用稀土等微量和其它置换型元素相结合的合金化原
1993年03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胜利;马如璋;
借助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循环加热状态下,铁基高温合金的维氏硬度变化及相交过程,结果表明,实验合金在57℃到650℃之间循环热处理,固溶处理后再经循环热处理的试样的硬度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固溶处理加两次时效处理后再经热循环的试样,循环次数少于30次时,硬度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循环加热次数多于30次,硬度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其硬度的变化与合金中析出的有序相的尺寸及分布有关。
1993年03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积强;曹宝宏;李光新;王永兰;金志浩;
研究了浸银石墨材料基体与浸渍银显微结构对材料力学与热膨胀行为的影响,讨论了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出了满足高温使用性能要求的材料所应具有的显微组织结构特点。
1993年03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金公;
<正> 为了在新型热机中得到坚固可靠的连接,橡树岭国家试验室用Au-25%Ni-25%Pd(重量)做钎焊焊料,在700℃和800℃条件下,对气相涂复Ti的SN220 Si_3N_4进行了真空钎焊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材料组合,温度达700℃时仍可保持高的接合强度。
1993年03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德成;倪国年;刘克勇;
对涂层-金属基体界面区的激光熔合工艺、熔合区的组织结构、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可保持涂层原有性能,又可增加涂层-基体间结合强度。
1993年03期 32-3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蕴林;陈国英;
在理论分析计算的基础上,确定碳钢的渗碳层深度与渗碳温度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并对a、b的取值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1993年03期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树秀;肖冈永;李函■;张存信;李振华;
探索出一种使18Cr2Ni4WA钢曲轴的疲劳强度满足σ_(-1)≥490.3MPa技术要求的热处理新工艺。同时,通过金相组织,晶粒度和夹杂物的分析研究,讨论了新工艺使疲劳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1993年03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百令;铁喜顺;陈振华;宋延沛;
研究了等温淬火球铁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等温温度的升高,单一等温淬火所得奥贝球铁的强度和硬度降低,而延伸率和冲击韧性提高;采用阶段等温淬火可得粒状贝氏体球铁,这种球铁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
1993年03期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久柱;王红颖;孙大谦;胡建东;
对30CrMnSiA钢氩弧焊接头熔合区进行激光处理,使接头抗裂性能明显改善。用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对激光处理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证实该钢种激光处理组织是含有大量位错的细板条马氏体及板条间的残余奥氏体组织。电子衍射花样标定结果表明,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晶体学位向关系符合K-S关系。
1993年03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茂山;
<正> 中国兵工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兵工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于1993年3月5日至9日在西安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有来自兵工各条战线上的代表共370人。大会听取并审议了唐仲文理事长代表第三届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通过了修改中
1993年03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乃勤;姚家鑫;李国俊;
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冷变形后微观组织和性能随低温退火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低温退火后微观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位错组态由高密度位错缠结向位错胞、位错网格结构变化。450℃退火析出第二相,σ_(0.002)、σ_b、HV较变形态有明显提高,由此提出了1Cr18Ni9Ti钢在不同退火温度范围内的不同强化机理。
1993年03期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5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詹国栋;张以增;吴晓光;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计算各种单层涂料型微波吸收材料在不同的涂层厚度和工作频率下的微波吸收性能。我们对SiC吸收剂的涂层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设计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1993年03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茂山;
<正> 谢希文,原籍福建泉州,1920年7月生于北京市。195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航空工程系并留校任教,1951年8月任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助教,1952年10月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北京航空学院)工作。现任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航空航天部航空理化
1993年03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