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春兰,张宝平
针对长杆穿甲弹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经受的高低温环境 ,系统测量了弹芯材料 93钨合金在两种热处理状态 (真空退火状、旋锻态 )下的杨氏模量 E、剪切模量 G在 - 50~ 1 0 0 0℃ ,比热 Cp在 0~ 1 0 0 0℃及热膨胀系数 α在 2 1~ 90 0℃温度范围内的变化规律 ,并采用优化方法拟合得到了上述各参数和温度间的函数关系。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通过间接计算得到了泊松比μ ,声速 C0 等参数值。本研究可为长杆穿甲弹的设计及研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及规律
2000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杨元政,刘正义,庄育智
用 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研究了等离子喷涂 Al2 O3 陶瓷涂层的相结构、相组成及其组织特征。金属粘结层与陶瓷涂层均呈层状结构 ,陶瓷涂层致密性较差、易出现微裂纹 ,金属粘结层相对致密、一般无裂纹。陶瓷涂层以亚稳相γ- Al2 O3为主要相 ,同时存在α- Al2 O3。另外 ,涂层设计对涂层硬度有一定影响
2000年03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韩文政,马丽丽,张平,姜厚温,迂元宏
采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中的紧凑拉伸试验 (CT试验 ) ,得到了中锰铸钢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数学表达式 ;用 SEM和微区相结构测试技术分析了中锰铸钢在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的行为特点。研究表明 ,中锰奥氏体铸钢在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 ,裂纹尖端将由应变诱发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并伴有相变塑性产生 ,从而延缓了裂纹的扩展速率
2000年03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胜利
研究了 Ar+混合 Fe/ Y多层膜引起的磁性变化 ,结果表明 :短周期膜沉积态呈顺磁性 ,随注入剂量增加 ,膜由顺磁向铁磁转变 ,磁化强度 Ms和矫顽力 Hc也相应增大。长周期膜沉积态呈铁磁性 ,注入过程中铁磁性无明显变化 ,饱和磁化强度 Ms随注入剂量增加而减小 ,但矫顽力 Hc却不断增加
2000年03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永东,柴东朗
通过对不同层深的 Si 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损伤过程分析发现其损伤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高速率线性阶段、低速率平缓阶段及损伤加速阶段。梯度结构材料的芯部高塑性层或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基体对裂纹扩展有延迟作用
2000年03期 19-2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熊仁章,盛磊,郭洪光
用微弧氧化方法 ,在 LY1 2基体上制备了陶瓷层 ,对陶瓷层的组织结构和摩擦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陶瓷层分为疏松层和致密层 ,膜基结合良好 ,致密层主要由 Al- Si- O和 Al2 O3相组成 ,其硬度高达 HV1 70 0以上 ,耐磨性能与硬质合金相当
2000年03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孙保森2000年03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宇民,韩杰才,赫晓东,杜善义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制备了六方 BN基陶瓷件。压坯由无定形 B粉加六方 BN稀释剂或 Si O2 添加剂经冷等静压工艺制成 ,孔隙率为 48%。压坯与 80 MPa N2 反应合成 BN基陶瓷件 ,纯 BN制件致密度为 68% ,BN基制件致密度为 78%。对合成产物进行了 XRD相分析和 SEM断口形貌分析
2000年03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胡士廉,田文怀,周登陵,孙起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对不同电铸成形工艺的药型罩织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 ,研究表明 :电铸抗旋药型罩具有择优取向的柱状晶粒 ,其明显的择优取向为〈31 1〉和〈2 1 0〉,且织构为非对称分布 ;电铸非抗旋药型罩为等轴细晶 ,无明显的取向性
2000年03期 31-3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熙章,徐明英,张杰
通过表面形貌宏观观察、显微组织观察、X射线物相分析、炉气成分分析 ,探讨气压烧结中在毛坯表面产生针孔和白色针状物的可能机理 ,提出防止和消除这些缺陷产生的措施
2000年03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伊卿,赵文轸,唐一平,卢秉恒
通过 Ni- Co合金的电铸工艺试验 ,考察了电铸工艺对电铸合金层中钴含量的影响 ,并对电铸层进行了硬度、应力测试。实验结果表明 ,随镀液中钴含量和电铸温度的升高 ,合金电铸层中钴含量升高 ;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大 ,合金电铸层中钴含量降低。合金电铸层硬度随电铸层中钴含量增加而升高 ;随电铸层中钴含量升高 ,合金电铸层中拉应力减小 ,有向压应力转化的趋势
2000年03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1 ] - 张全孝,高云,贾万明,陈继森
采用机械合金化 (MA)技术实现了铜 -钨非互溶系的合金化。通过 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检测了其合金化的效果、W颗粒尺寸及分布 ,初步探索了用此合金制作药型罩的可行性
2000年03期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张旺峰,陈瑜眉,滕新春,朱金华
亚稳态的 Cr Ni系奥氏体不锈钢在 - 1 96℃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发现有弹塑性失稳与应力平台现象 ,试验结果表明应变率增加 ,εphεL 增大。 XRD分析证明弹塑性失稳点是应变诱发马氏体形成起始点 ,应力平台是形变硬化和相变软化在一定应变范围内达到动态平衡造成的 ,它与吕德斯带在试样中的传播有着本质的不同。测定计算得到 :产生单位体积分数马氏体相变所需的应变能 ,即相变能为 3.85× 1 0 6 J/ m3,且在弹塑性失稳及应力平台阶段其值保持恒定
2000年03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李茂山2000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晓霞,刘正义,匡同春
对 1 Cr1 8Ni9Ti奥氏体不锈钢摩擦过程中的组织与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Cr1 8Ni9Ti不锈钢经摩擦之后碳元素和其它合金元素在表面发生了明显的富集与扩散。但(马氏体 )相变只有在转速和压力比较低、摩擦时间较长、磨损速率较小各合金元素充分扩散的条件下才会发生。晶粒细化的程度受摩擦条件变化的影响
2000年03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范文田2000年03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马胜利,徐可为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PCVD)硬质膜是目前材料表面强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近年来 PCVD硬质膜工艺技术及薄膜性能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000年03期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李茂山2000年03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茂山2000年03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