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Ordnance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影响测量侵彻过程减加速度因素的探索

    杨超,赵宝荣,田时雨,付克勤

    将 93钨合金材料制成模拟弹体 ,用 37mm口径火炮发射 ,打击 60 3装甲钢 ,进行穿深实验 ,研究弹体结构、弹速、靶板状态对壳体状态的影响。结果发现 ,当弹速在 40 0m/s以上时 ,弹体在侵彻过程中均发生破碎 ,这表明 ,在这种实验条件下 ,不能采用弹内装动态参数存储计的方法测量侵彻过程中的减加速度

    2002年04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稀土在氧-乙炔火焰喷焊层中的作用机理

    王宝森,李建国,薛海涛,邬志刚

    运用透射电镜 (TEM )、X -射线能谱仪 (EDX)、扫描电镜 (SEM)等物理检测手段对Fe - 2 2CH中加入不同种类、含量的稀土获得的氧 -乙炔火焰喷焊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不同种类的稀土在火焰喷焊层中的作用以及对喷焊层性能的影响

    2002年04期 7-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外加20%SiO2原位生成陶瓷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相组成的研究

    孙继兵,李国彬,崔春翔,安雅琴

    外加质量分数为 2 0 %的SiO2 采用粉末冶金法成功制备了原位生成陶瓷相增强Al基复合材料 ,研究了复合材料烧结后的油磨性能、物相组成和组织形貌。油磨条件下 ,在 98~ 1 764N载荷内 ,复合材料的体积磨损量始终小于基体合金 1 96N时的体积磨损量 1 .67mm3,在 1 764N时的最大磨损量小于 0 .8mm3。复合材料的最终物相为MgAl2 O4 、MgO、Mg2 Si、Si和Al。在颗粒SiO2 与Al-Mg反应过程中 ,约有复合材料中质量分数为 2 .8%Mg和7.0 %Al及 0 .2 6 %Cu扩散入颗粒内 ,颗粒内约有质量分数为 9.74%Si,0 .2 3 %O被置换到颗粒外 ,颗粒主要由MgAl2 O4 组成

    2002年04期 10-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分形维数与含MnS超高强度钢断裂韧性的关系研究

    叶瑞英,李亚琴,李静媛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含MnS的超高强度钢D6AC的分形及其分形维数的测量方法 ,得出试样的韧性与分形维数DH 成正比关系 ,即韧性随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加。揭示了断口分形维数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分形理论在材料领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2002年04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制备7075铝合金厚板的复合变形模式

    林高用,张辉,杨立斌,林启权,彭大暑

    提出了一种制备 70 75铝合金厚板的多向锻造后再轧制的复合变形模式。结果发现 ,在 2 50~ 350℃范围内 ,应变率为 0 .1s- 1 的条件下 ,经过多向变形后 (变形系数达 2 1 .5) ,再进行轧制变形 (变形系数达 1 0 .5) ,可使 70 75铝合金获得 2~ 3μm的细晶组织。大变形条件下应变诱导高能位错区的形成及演变成再结晶核心是晶粒细化的组织特征 ;微细二相粒子对细晶组织的稳定极为重要

    2002年04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热等静压工艺对金属钼力学性能的影响

    郭志俊,林勇,王文明,张树才

    探讨了钼于不同温度、压力下进行热等静压处理后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在适当温度、压力下 ,钼经热等静压处理后 ,拉伸强度及延伸率均得到提高

    2002年04期 22-2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钨合金圆筒爆破试验破片分布的统计分析

    李树奎,王富耻,郭启雯,刘三江

    采用圆筒爆破试验方法研究了易碎型钨合金的破片分布特征 ,并与 93W合金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破片的数量和质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 ,发现易碎型钨合金的破片率明显高于 93W合金 ,而且破片的均匀性也明显好于 93W合金 ,但易碎钨合金的破片回收率低于 93W合金 ,而且受装药量的影响较大

    2002年04期 24-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爆破圆管管壁内分界面形成规律初探

    李树奎,杨卓越,王富耻,才鸿年

    采用约束爆破和自由膨胀爆破两种实验方法 ,研究了工业纯铁 ,Mn -B系空冷贝氏体钢等五种材料在爆破加载条件下管壁变形、开裂特征和破片形成规律。依据宏观断口特征和破片金相组织分析的结果 ,将管壁组织演化及裂纹形成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 ,它们对应着四种不同的变形破坏机制。不同机制形成的变形破坏区之间存在“分界面” ,共发现四种分界面。采用“三层结构模型”分析了受力状态与分界面的形成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炸药、材料性能、管壁结构等因素对分界面形成规律的影响

    2002年04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镍基、铜基喷焊覆层的耐气蚀性研究

    康进兴,徐英鸽,赵文轸,马康民

    分别选择NiCrSiB及其加入不同量Mo元素的NiCrMoSiB(1 )、NiCrMoSiB(2 )自熔合金粉末和CuNiSiB自熔合金粉末 ,采用氧乙炔焰粉末喷焊工艺制备覆层 ,用超声波振动气蚀仪对覆层进行耐气蚀性能研究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覆层表面气蚀破坏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 :含Mo的镍基覆层有较好的耐气蚀性 ,且随着Mo元素加入量的增加 ,耐气蚀性增大 ;CuNiSiB比NiCrSiB覆层耐气蚀能力强。还探讨了覆层气蚀破坏机理

    2002年04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消失模法铸渗表面合金层组织研究

    袁中岳,张忠明,李朝升,林尤栋

    利用消失模铸造法制备了表面耐磨合金材料 ,并研究了其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铸渗合金层由表向内 ,碳化物类型由M7C3型向M3C型转变 ,硬度逐渐降低 ,碳化物含量逐渐减少 ;热处理后 ,碳化物含量和材料硬度增加 ,但铸渗层由外向里碳化物含量与硬度逐渐降低及碳化物由M7C3型向M3C型转变这一趋势不变

    2002年04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铀-钛合金高温拉伸性能研究

    邱志聪

    测试了铸态高碳和低碳铀 -钛合金从室温~ 80 0℃温度范围内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 :室温下低碳铀 -钛合金的拉伸性能优于高碳铀 -钛合金。随着温度升高 ,两种合金的强度下降 ;塑性在低于 50 0℃时变化不大 ,高于50 0℃后随温度上升而增加。在 70 0℃附近 ,高碳铀 -钛合金的塑性明显降低 ,而低碳铀 -钛合金的塑性增长减缓。这是由于在该温度下 ,合金中产生了 β相。此外 ,高碳铀 -钛合金中存在较多的碳化钛夹杂物 ,也是导致其晶间强度下降的一个因素。

    2002年04期 40-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角度环形暗场Z衬度像成像原理及方法

    李鹏飞

    通常的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应用相位衬度成像 ,相位衬度的成像是由于透过样品的各级衍射束相互干涉的结果 ,其衬度取决于衍射束的相对相位关系。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中使用高角度环形探测器 ,可以得到原子序数衬度像。介绍了高角度环形暗场 (HAADF)的原子序数衬度 (Z -衬度 )像的成像原理及方法

    2002年04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0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高温镍基合金中痕量硒

    耿东方,罗虹,严永茂,苌志军

    镍可作硒的基体改进剂 ,采用悬浮进样 ,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高温镍基合金中的硒。相对标准偏差为4 .75 % ,回收率为 97.5 %~ 1 0 1 .7%之间 ,方法简便快捷

    2002年04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自行火炮电子系统优化设计探讨

    陈爱武

    针对目前我国自行火炮电子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就火炮电子系统的优化设计在功能模块和结构的优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这些探讨以使自行火炮成为一种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竞争力强、整体功能大大提高的武器装备为出发点 ,同时考虑了今后功能扩展的需要 ,对我国自行火炮电子系统的设计或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2年04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W-La2O3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陈文革,丁秉均,张晖

    介绍了电极材料的应用和性能要求。总结了W -La2 O3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性能、作用机理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几种新近发展起来的W -La2 O3电极材料 ,并提出了现阶段W -La2 O3电极材料研究进展与方向。

    2002年04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制备进展研究

    邵庆辉,古国榜,章丽娟,李新军

    从纳米材料合成和制备的角度出发 ,较系统的阐述了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的最新研究进展 ,包括气相法 ,液相法及固相法合成与制备纳米材料 ;并介绍了纳米材料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展望

    2002年04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8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6 ] |[阅读次数:0 ]
  • 致流变体材料的研究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熊超,吕建刚,张进秋,易当祥

    致流变体是智能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构成有磁流变体 (MR)和电流变体 (ER)。这种材料可以在外加场强 (电场或磁场 )作用下 ,在毫秒级时间内从牛顿流体变为剪切屈服应力较高的粘塑性体 ,且这种转变可控、连续、可逆 ,因此 ,它有着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了这种材料的组成、特性和本构关系 ,并综述了这种材料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前景

    2002年04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硼酸铝晶须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制备

    胡锐,李华伦,魏明,张志宏,李武

    评述了国内外硼酸铝晶须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探讨了此材料的性能特别是磨擦性能及制备工艺 ,并指出了此复合材料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与存在的关键问题。

    2002年04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