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Ordnance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块状非晶锆合金弹丸侵彻装甲性能研究

    杨超,罗虹,田时雨

    利用在非晶中生成第二相粒子和使非晶中含有微晶与纳米晶的方法使非晶合金具有不同的性能 ,对这些材料进行静态、动态压缩实验和侵彻钢、铝板实验后发现 ,Be和非晶合金中的第二相粒子可以提高非晶合金的静态抗压强度和动态压缩强度 ,并使非晶材料具有正应变率效应 ,提高非晶材料的侵彻钢和铝靶板的能力。而有微晶和纳米晶的非晶合金则不完全具有这种特性

    2002年05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奥氏体化对3Cr-3Mo-Nb二次硬化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毛球,董瀚,王琪,李建新,赵隆

    研究了淬火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 3Cr - 3Mo -Nb二次硬化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由于微合金化元素Nb的加入有效阻止了淬火保温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当淬火温度高于 110 0℃时 ,奥氏体晶粒才显著长大。随淬火温度的升高 ,碳化物溶解更充分 ,强度和硬度增加 ,塑韧性在 110 0℃出现峰值。 10 5 0℃淬火保温时间少于 30min时 ,碳化物未充分溶解 ,强度和塑性都较低。因此 ,为保证回火时有足够的M2 C型二次硬化碳化物析出 ,最佳淬火温度为 10 5 0~ 110 0℃ ,保温时间为 30~ 6 0min。

    2002年05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电场固溶对铝锂合金性能和断裂特征的影响

    魏齐龙,陈铮,刘兵

    以 2 0 90及 2 0 90 +Ce合金为对象 ,研究了电场固溶处理对合金性能和断裂特征的影响 ,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 ,电场固溶可显著提高合金的延伸率 ,尤其是 2 0 90合金 ,且试样作负极时效果更明显 ;但电场除可较小幅度提高 2 0 90合金的极限强度外 ,对合金的强度几乎没有影响 ;电场固溶还改变了合金的断裂方式 ,减小了沿晶分层断裂比例 ,增加了穿晶断裂比例和微区塑性变形。经理论分析 ,作者认为 ,电场是通过对空位的作用来影响合金的析出相变和合金元素的晶界偏析 ,从而改善合金的性能

    2002年05期 14-1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12CrNi3钢粒状贝氏体的研究

    杨殿魁,梅敦,李志芳

    12CrNi3钢粒状贝氏体中的岛主要是 (M +A) ,也可以是一些中温转变产物。这些岛一般是条状铁素体长大、溶合最后被包围而形成的。岛内的马氏体多为位错型 ,少量为孪晶型

    2002年05期 18-2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残铝对35CrNiMoV钢晶粒度的影响

    孙文山,丁桂荣,罗铭蔚,傅杰,杨媛媛,李玉兰

    研究了残余铝含量对 35CrNiMoV钢晶粒度及其晶粒长大倾向的影响 ,并探讨了相关机理

    2002年05期 21-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复相材料的循环变形行为

    柴东朗,史洪刚,沈亚鹏

    对三种组织状态的F -M复相钢进行了对称和非对称循环加载条件下的形变研究。结果表明 ,双相钢的循环变形行为 ,不仅与组织中位错组态的演变过程有关 ,同时也受循环载荷大小、类型以及加载方式所影响。分析表明 ,双相钢的循环硬化、软化行为主要受控于两个基本过程 ,即循环变形时位错组态演变的物理过程和相间分载应力的转嫁、相间残余应力变化的力学过程

    2002年05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石墨高温粘接界面化学结构变化与粘接性能间的相关性

    王继刚,郭全贵,刘朗,宋进仁

    以酚醛树脂 (phenol-formaldehyderesin ,PF)和碳化硼 (B4 C)为原料的高温粘结剂对炭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利用XPS手段 ,对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粘接部件的化学结构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酚醛树脂炭化为无定型碳 ,形成粘接胶层的骨架结构 ,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 ,有序化程度提高 ,从而提高了粘接界面的相容性。而B4 C与酚醛树脂炭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含氧小分子反应而氧化生成了B2 O3 。B2 O3 的形成 ,使粘接界面上实现了化学键合连接

    2002年05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铁基形状记忆合金0Cr12Ni6Mn16Si5的研制

    李强,赵玉峰,董治中,陈金铭

    探讨了 0Cr12Ni6Mn16Si5形状记忆合金的工业化生产工艺 ,0Cr12Ni6Mn16Si5可以采用EF1+AOD +EF2进行冶炼。合金具有强的热敏感性和高温变形抗力 ,高温可加工热塑性温度区间比较窄 ,温度超过 110 0℃ ,塑性直线下降。铸锭的开锻温度为 10 80℃ ,终锻温度为 90 0℃ ;锻造管坯只有采用挤压方法实施管材成型。挤压成型的毛管可以采用冷轧与冷拔相接合方法进一步加工成薄壁管

    2002年05期 34-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钛酸铋薄膜退火时间的研究

    苏学军,李岩,张金春

    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和快速退火工艺 ,在硅 (10 0 )基片上制备高度择优取向的Bi4 Ti3 O12 铁电薄膜 ,运用X射线衍射术分析薄膜材料的结构 ,通过测量材料的电滞回线和漏电流密度 ,研究快速退火对Bi4 Ti3 O12 薄膜电性能的影响。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 ,Bi4 Ti3 O12 铁电薄膜的剩余极化强度 (Pr)为 8μC/cm2 ,漏电流密度为 10 -11A/cm2 。

    2002年05期 37-3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铁粉物料混合废钢冶炼纯铁的脱碳、脱磷研究

    方民宪,陈建钢,冯庆芬,刘蓉生,丁华东

    采用特殊的含有铁粉的物料 (F料 )冶炼高牌号纯铁 ,用F料配加废钢可在普通电弧炉上冶炼出YT4和超低磷、硫纯铁 ,讨论了其热力学条件 ,在建立了冶炼过程的微观动力学和宏观动力学的图示模型基础上 ,研究了其脱碳、脱磷过程的动力学

    2002年05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玻璃纤维化学镀镍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陈莉云,张海涛,王亚龙,王旭辉,张利兴,缪云坤,金宝源

    通过正交设计优化了玻璃纤维化学镀镍的工艺条件 ,在此条件下研究了施镀时间与镀速之间的关系 ,同时对导电玻璃纤维的镀层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玻璃纤维化学镀镍后 ,大大提高了导电性能 ,可用于制备电磁屏敝材料

    2002年05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轴对称钢管爆炸压实的能量与变形

    李金平,罗守靖,纪松,牛玮,陈子明,龚朝晖

    轴对称零件的粉末爆炸压实 ,是利用炸药产生的有效冲击能引起装粉套筒塑性变形 ,导致粉末致密。粉末压实所需真实能量的多少 ,不仅与容器的质量和径向速度有关。对所给予的总冲击能来说 ,由容器的材料和几何形状来决定。在混合粉和复合粉爆炸压实工艺的广泛研究中 ,容器外径收缩和炸药 /容器质量比之间的关系 ,及总应变与冲击能之间的关系均由实验方法确定 ,与计算的能量值进行比较 ,预计零件的压缩变形和所承受的冲击能 ,可以进一步了解容器在爆炸冲击载荷下的变化

    2002年05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镍基WC陶瓷涂层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陈爱智,张永振,陈跃,李鹏

    为了改善制动器的制动性能 ,即提高它的耐磨性和摩擦系数 ,对 4种WC含量不同的镍基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涂层的磨损面进行了观察 ,在此基础上对其抗磨机理和WC含量对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 ,含WC硬质相的镍基复合涂层的耐磨性和摩擦系数都高于基体HT2 5 0 ,其原因是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韧性

    2002年05期 52-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激光粒度分析中粉体分散方法的研究

    刘桂华,张玉敏

    以激光粒度仪测定超细的无机和有机粉体时 ,关键在于使粉体均匀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实验结果表明 ,分散时所用的超声波功率不同 ,样品粒度的测定结果也会不同。在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六偏磷酸钠后 ,能较好测定有机物样品的粒度。这主要是分散剂的加入降低了界面张力 ,使低能固体变成高能固体 ,从而有利于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

    2002年05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9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熔融制样法对硫铁矿、铜精矿和方铅矿主量元素的XRF光谱测定

    郝丽萍,王再田

    采用铂—黄坩埚熔融法制样 ,对铜精铜、硫铁矿、方铅矿样品中主量元素S、Fe、Cu、Pb等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采用硝酸钠低温预氧化处理 ,以偏硼酸锂、四硼酸锂混合物作熔剂 ,溴化锂作玻璃片脱模剂。结果表明 ,此法克服了颗粒度效应 ,避免了铂黄坩埚腐蚀的危险 ,同时由于它的高度均质化 ,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测量结果令人满意

    2002年05期 58-5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复合材料金相试验方法研究

    侯彩云,常丽萍,张荣秀,巴丽波,高美英

    分别采用常规黑白金相、彩色金相、微差干涉衬度试验方法对长纤维增强、短纤维增强、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三种试验方法虽各有其自己的优缺点 ,但微差干涉衬度试验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2002年05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HAADFZ衬度像的特点及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李鹏飞

    高角度环形暗场 (HAADF)的原子序数衬度 (Z衬度 )像具有分辨率高、对化学组成敏感以及图像直观可直接解释等优点。主要介绍了这些优点以及近来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状况

    2002年05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聚合物在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钱军民,金志浩

    回顾了国内外近年来聚合物在陶瓷及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情况 ,重点阐述了聚合物在陶瓷粉体悬浮液流变行为、陶瓷材料和粉体制备、陶瓷浆料成型和聚合物 /陶瓷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及动向。结果表明 ,聚合物在陶瓷及其复合材料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2年05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曹荫之同志逝世

    李茂山

    2002年05期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