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Ordnance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铝合金硅酸盐系微弧氧化陶瓷层形成机制的研究

    熊仁章,雷廷权,王永康,甄良

    选择硅酸盐系电解液,用微弧氧化方法在LY12基体上制备了陶瓷层。用扫描电镜、能谱仪等研究了不同氧化时间形成陶瓷层的成分分布和组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氧化初期,陶瓷层生长主要是疏松层的增厚过程;在60-180min的氧化中期,陶瓷层增厚包括了疏松层生长和致密层生长两个过程,前半段由疏松层向外生长为主,后半段以致密层向基体内部生长为主;氧化后期,两层的生长速率及层厚基本持平,陶瓷层生长速率明显降低。

    2004年06期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镁合金温变形后的组织与性能

    李保成,张星,张治民

    研究了镁合金(Mg-3Al-lZn)铸棒在不同变形温度和变形程度下的组织演变过程和再结晶行为,并对不同变形条件下试样进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挤压变形及动态再结晶,可以显著的细化镁合金的晶粒,其晶粒尺寸可由铸态的约100μm减少到5μm;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抗拉强度下降,到一定温度后,趋于稳定;在相同的变形程度下,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晶粒有长大的趋势。

    2004年06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8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电铸纳米晶镍锰合金的性能研究

    杨建明,朱荻,曲宁松

    对利用冲液装置和高频窄脉宽脉冲电流电铸所得到的镍锰合金试片进行了显微硬度的测试及拉伸试验,研究与分析了沉积电流密度对电铸层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沉积电流密度的增大,由于电铸层锰含量升高和晶粒尺寸减小而使电铸镍锰合金的显微硬度和强度升高,延伸率降低。电铸纳米晶镍锰合金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强度。

    2004年06期 8-1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三维碳化硅结构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赵敬忠,高积强,金志浩

    采用有机泡沫体浸渍工艺制备了具有三维骨架结构且气孔相互连通的碳化硅多孔陶瓷预制体,使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了三维碳化硅结构增强的金属铝基复合材料,同时探讨了无压浸渗过程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过程,用XRD、SEM、光学显维镜研究了预制体和复合材料的金相组成及显维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在金属熔体中引入合金元素Si和Mg等元素能破坏氧化铝膜,缩短无压浸渗过程的孕育期。浸渗温度越高,浸渗速度就越快。

    2004年06期 11-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下载次数:8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SiC体积比测定

    魏勤,张迎元,尤建飞

    在内耗法研究SiCp/Al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基础上,利用超声衰减法研究该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通过分 析超声衰减系数α随测试频率f和SiC体积比的变化规律,提出一种用超声波探伤仪测定材料超声衰减系数确定 SiCp/Al复合材料中SiC体积比的方法。

    2004年06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5Cr2Mo2V基表面硬化层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李忠厚,张艳梅,任乃娟,徐重

    研究了25Cr2Mo2V基表面时效高速钢时效后表面硬化层的相组成及硬化层的摩擦磨损性能。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层为低碳马氏体基体及其上分布的析出相,这些析出相有金属间化合物,也有碳化物,表明25Cr2Mo2V基表面时效高速钢的强化是金属间化合物和碳化物的混合强化。磨损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时效硬化高速钢在不同载荷下,磨损量随载荷的加大而增大。进入稳定磨损期在75ON载荷下的磨损率为0.000 3g/km,1 25ON下磨损率也仅为0.000 4g/km,M2高速钢在75ON载荷下在相同的磨损条件下的磨损量为0.006 12g/km。表面时效硬化高速钢与GCr15配副在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因数介于0.01至0.025之间。磨损形貌观察显示,磨痕随载荷增大而加深,但在所有载荷情况下产生的犁沟都非常浅,且没有撕裂和疲劳裂纹。

    2004年06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热处理条件对WC/钢复合材料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尤显卿

    采用板状带V型缺口试样,在自制的热疲劳试验机上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未经锻造的WC/ 钢复合材料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热处理条件,可提高材料中钢基体的热疲劳抗力,从而抑制或终止热疲 劳裂纹在钢基体相中的扩展。在本试验条件下,经1 050淬火和500℃回火的试样具有最佳的热疲劳性能。

    2004年06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W18Cr4V钢等离子相变强化的工艺与性能

    吴玉萍,王翠玲

    采用压缩氩弧等离体对高速钢W18Cr4V钢进行了表面强化,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强化层性能的影响,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显微硬度计对等离子强化层的组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化层的显微硬度随深度增加呈非线性关系,并存在一个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最高硬度可达1 000HV0.1;扫描速度和工作电流对强化层深度有显著影响,随工作电流的增加,强化层深度增大,但表面硬度下降,随扫描速度的增加,强化层深度减小。W18Cr4V等离子强化后,强化层由板条马氏体与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组成,且α-Fe[111]∥γ-Fe[110],碳化物主要为M6C、MC、M23C6等,强化层组织得到显著细化。

    2004年06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火箭发动机毛坯冲压工艺的改进研究

    杜青,赵志江

    某型火箭弹前、后燃烧室毛坯生产在原工艺条件下,易出现裂纹并存在工序多、生产周期长等问题,不仅影响产品质量,也制约了大批量生产。通过大量对比验证试验,对原工艺进行了较大改进,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2004年06期 33-3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激光强化对镀铬层结合性能的影响

    周重光,彭林华

    采用无粘胶膜层结合力测试方法对镀铬层的结合性能进行定量测试。结果表明,钢基体经高重频激光强化处理改善了原基体状态铬层断面的瓷状形貌,断面粗糙,抗破坏能力提高。对两种状态铬层的破坏抗力差异和端面形貌特征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2004年06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7A5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特征分析

    张平,王卫欣,赵军军

    通过7A52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试验,分析讨论了其焊接接头特征。试验中有目的地选择了几种不同的工艺规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接头横截面宏观结构特征表现为焊核区的"洋葱环"和热-机械影响区的塑性流线变形,洋葱环的环间距随着距焊缝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表面的宏观结构特征表现为半圆环带,环间距与搅拌头旋转速度和焊接速度有关。此外,还讨论了搅拌头旋转速度和焊接速度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影响。接头显微硬度的最低值出现在焊接热影响区而不在焊核区,主要是焊核区经过动态再结晶形成了细小的等轴晶所致。

    2004年06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应力三轴性的焊接接头断裂参量工程估算

    张敏,马博,吕振林,周永欣

    结合均匀材料裂纹结构应力场解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平面应变状态下,焊接接头裂端应力场的J-Q双参数描述方法。考虑到焊接接头力学不均匀性对J积分和三轴性应力因子Q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数值解对J积分和Q因子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合工程实际,进一步通过曲线拟合得到了焊接接头裂端应力场的工程估算公式,并对估算公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2004年06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直升机雷达罩的设计方法

    胡自力

    针对某型直升机雷达罩,研究了雷达罩设计过程中的电性能、结构、工艺、材料等基本问题和设计方法,着重介绍了雷达罩的结构设计,给出了布设防雷击部件的经验公式,讨论了成型工艺、吸波材料选择与喷涂的基本准则。电测结果表明,加罩后的功率传输系数、反射瓣、天线辐射特性等指标的实测数据与计算值符合较好,满足了设计要求。

    2004年06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锌合金模具材料组织结构及强化相的分析

    赵金茹,钱学梅,王力,陈耘

    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分析了ZMB合金的组织结构及合金中主要强化相ε-CuZn3的结构。结果表明,该合金的显微组织为η-基体上分布有β-初生相,α-Al相,二元共晶β+η相,β+ε相,三元共晶η+β+ε相;其主要强化相ε-CuZn3相为六角密排结构,呈细小弥散分布在基体η相上,这种多相结构和弥散分布的强化相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

    2004年06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车辆制动系统中活塞杆断裂原因分析

    韩雅静,王哲人,李宝银,周福刚

    通过对车辆制动系统的汽缸中活塞端面与活塞杆的焊接断裂部位进行检测和分析,判断其断裂原因是由于焊接工艺不当,在热影响区产生马氏体,增加了内应力,以及活塞杆退刀槽过渡圆弧过小而引起应力集中,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裂纹并扩展,造成活塞杆整体的早期断裂。

    2004年06期 56-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SKD61钢模具早期失效原因分析

    元清,李德林,元涛,吕绯

    通过对SKD61钢热作模具的化学成分、宏观形貌及显微组织的检测,分析了模具磨损及开裂造成早期失效 的原因。结果表明,钢中的一些合金元素低于标准值的下限成分,且模具中存在着带状组织和混晶组织,是造成模 具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

    2004年06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低铬白口铸铁复合变质的作用及动力学效应

    王仲珏

    采用Re-Ca-Ti-Al对低铬白口铸铁进行复合变质。在炉内、炉外实行"二步法"处理,并按变质合金异质 形核的生核能大小设计分级处理的顺序,起到了控制碳化物的析出量和改善析出形态,净化铁液,净化晶界,细化晶 粒等良好的变质效果。这些变化主要是复合变质所产生的动力学效应对其影响的结果。

    2004年06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成形装药和爆炸成形弹丸的研究进展

    宁俊生

    通过几种常见的成形装药结构和不同装药的特性比较。介绍了国内外在爆炸成形弹丸(EFP)的形成机理和装药设计及其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爆炸成形弹(EFP)到射流弹装药(JPC)的演化,说明了成形装药及爆炸成形弹所具有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4年06期 65-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复合蜂窝夹芯板的防弹机理及其应用

    李红,韩静涛

    概述了复合蜂窝夹芯板的特性及其在军用、民用防护装备中的应用,讨论了新型钢质蜂窝夹芯板的结构设计、性能特点、制造方法和防弹机理,探讨了利用其轻质结构和优异的防弹性能,制备高性能、低成本防弹车和人体防护材料(防弹衣、防弹背心、防弹头盔)用防弹板的可行性。

    2004年06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2004年总目次(总第202207期)

    2004年06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先驱体热解制备BN复合材料"获国家863支持

    <正>本刊2004年第5期报道了先驱体热解制备 BN 复合材料(作者张雯、王红洁、金志浩),最近,该课题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专项经费资助(863),课题编号2004AA649350。本刊在此表示热烈祝贺。 同时,希望本刊广大作者在2005年6月前将论文发表后的获奖情况或文章具有创新性的证明材料,来信来电或电子邮件告知本刊编辑部,以便于我部统计2000-2005年的论文情况,做好论文评奖预备工作。

    2004年06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稿约

    <正>《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兵工学会金属材料学会,兵器工业金属材料专业情报网及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科技刊物。主要报导材料科学技术、各种热加工工艺与特种工艺、材料动态力学、理化检测技术、生产技术革新、文献综述及科技动态等。欢迎广大科技人员投稿。对稿件有如下要求:

    2004年06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