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铁健,王超,李树奎,王富耻
提出用钢的强度与热导率的比值(强导比)来表征钢的绝热剪切敏感性。通过对若干钢约束爆炸圆管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随强导比的降低,钢在一定爆轰条件下的绝热剪切敏感性增加,表现为剪切带密度下降,同时相变带过渡到形变带;对应一定的爆轰条件,强导比有两个临界值,如果强导比值低于较小的临界值,材料将不以绝热剪切方式(集中的剪切变形)破坏;较大的临界值决定材料绝热剪切变形的方式,当材料的强导比低于它时材料以形成形变带的形式失效,反之则以"白亮带"形式破坏。
2005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崔振铎,朱胜利,韩雅静,杨贤金
采用2kWNd-YAG激光对生物医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在空气、氩气和氮气环境中进行表面重熔处理以改善合金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气氛中,通过激光重熔处理均可以明显提高NiTi合金表层的纯净度和致密度;改变合金的组成物和表面成分,使NiTi合金在模拟体液环境中具有更好的耐蚀性并降低合金Ni离子的溶出速度,进而提高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在相同激光处理参数条件下,氮气环境中重熔的NiTi合金表现出最低的Ni离子溶出速度。
2005年02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德宝,崔春翔,马叙
为了改善AlN颗粒与铜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状况,采用化学镀的方式在AlN颗粒表面包覆铜。将表面镀铜的AlN颗粒与未镀铜的AlN颗粒采用粉末冶金工艺与铜制备成不同体积分数的AlNp/Cu系列复合材料。比较了镀铜AlNp/Cu与未镀铜AlNp/Cu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硬度、屈服强度、导电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AlN颗粒表面镀铜增加了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使复合材料在相对密度、硬度、屈服强度、导电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005年02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郭亮,丁厚福,杜晓东,严小冲
采用改进的MLD-10型冲击腐蚀磨损试验机,模拟湿磨工况条件,对新型衬板材质低碳高合金钢和传统材质高锰钢的抗冲击腐蚀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两种材料试样在一定时间内的失重变化情况,表明低碳高合金钢的抗冲击腐蚀磨损性能优于高锰钢。另外分析了冲击腐蚀磨损面形貌、磨面表层及亚表层的状态变化,发现两种材料的冲击腐蚀磨损机制有明显差异,并且都随时间变化而发生转变。
2005年02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侯根良,王汉功,袁晓静,苏勋家
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超音速火焰喷涂燃气成分与温度的计算方法,对KY-HVO(A)F多功能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进行了计算,得到了不同混合分数下燃气成分与温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喷枪内外燃气流场分析,结果表明,燃气温度分布、速度分布与实际焰流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喷枪出口处,HVOF与HVAF两种状态下燃气都得到了超音速,不同的参数比可以调节焰流温度与速度,实现了HVOF与HVAF之间的连续可调。
2005年02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许少凡,王彪,王成福
用化学镀方法对粒度<30μm的石墨粉进行表面镀铜处理。将镀铜石墨粉与银粉用粉末冶金法制备成镀铜石墨一银基复合材料,对其密度、电阻率、硬度、抗弯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并与相同石墨含量的银-石墨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镀铜石墨-银基复合材料具有低的电阻率和摩擦因数,以及高的硬度、抗弯强度和耐磨性。
2005年02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林晨
采用正火处理提高涂层基体的硬度,分析了热处理前后涂层和基体的硬度分布,以及涂层的微观组织,并通过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比较涂层试样与未涂层试样的疲劳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正火处理提高基体硬度,而涂层硬度基本不变;正火处理基本没有改变涂层的组织结构;在相同的寿命下,涂层试样的疲劳强度提高了60-80MPa。
2005年02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翔民,杨蕴林,王长生
以40Cr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焊接温度对等效压缩变形影响的试验研究。试样尺寸Φ15mm×50mm,被约束在固定压头之间后加热,约束压应力55MPa,加热温度690-840℃,到温后保温5min卸载空冷,以试样相对缩短量为等效压缩应变ε。结果表明:当焊接温度θ<Ac1或θ>Ac3时,ε随θ的升高呈线性增大,在Ac1-Ac3之间,ε随θ的升高而明显增大;ε-θ曲线在θ<Ac1时的斜率小于θ>Ac3时的斜率,在Ac1-Ac3之间,ε-θ曲线近似呈S形。
2005年02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亦,陈振华
研究了Al-30Si合金的固液混合铸造。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制备的Al-30Si合金组织细小,合金力学性能明显优于传统铸造和半固态加工合金,并且解决了传统铸造Al-30Si合金铸件难以热加工的问题。在本工艺条件下,当粉末添加量与合金熔体质量比为1时,Al-30Si合金中的初晶硅粒径可控制在30μm以下;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为:σb=129MPa,σ0.2=112MPa,δ=1.4%。
2005年02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金鑫焱,李双寿,刘小刚,曾大本,许小忠,赖家燕,刘常明
采用FDM/FEM集成应力分析系统模拟了低压铸造镁合金轮毂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模拟结果显示应力集中位置主要为轮辐-轮辐连接处、轮辐-轮辋连接处、轮辐-轴孔连接处,模拟结果与试制轮毂铸造裂纹多发位置基本吻合。基于模拟结果,对轮毂结构提出改进意见。
2005年02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傅迎庆,高阳,张占平,黑祖昆
以抛光的AISI304不锈钢表面(Ra<0.5μm)作为衬底,并在衬底温度分别为273、298、373、573K的条件下,用低功率等离子喷枪(2.5-8.0kW)向其表面喷涂Al65Cu20Cr15准晶粉末,研究准晶熔滴的扁平化行为。SEM的试验结果表明:衬底温度较低时(273-373K),Al65Cu20Cr15准晶熔滴凝固后的扁平粒子呈现不规则的溅射状,并且衬底温度越低,溅射程度越高;随衬底温度的升高,准晶熔滴在衬底表面的扁平化凝固区域逐步扩大;当衬底温度较高时(>573K),溅射不再发生,熔滴的扁平粒子呈现规则的圆盘状;将熔滴的扁平粒子由溅射状变为无"喷溅"的圆盘状时的衬底温度定义为转变温度Tt,Al65Cu20Cr15准晶的Tt为573K左右。
2005年02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孙国光,张玉新,刘文西,陈金铭
研究了多次热机械训练对Fe14Mn5si12Cr7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次训练以及适当的热处理制度可以提高合金中ε马氏体的含量,而ε马氏体含量的增加对于提高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有明显的效果;训练2-4次,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可大幅度提高;但是继续增加训练次数,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则基本保持不变。
2005年02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魏坤霞,赵昆渝,魏伟,朱心昆
以硝酸铝和尿素为原料(质量比为2.5:1),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晶态的超细Al2O3,对在300℃时点火获得的非晶Al2O3进行了煅烧处理。XRD分析发现,由低温燃烧合成制备的非晶态Al2O3向α相转变的温度≥1000℃,晶化过程中仅发生非晶→γ→α的相变。TEM与选区衍射表明当预热温度小于400℃时,可以获得非晶Al2O3,并呈现出不规则片状,尺寸在200-400nm。
2005年02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9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李红霞,田保红,宋克兴,刘平
以Cu_2O为氧化剂,在氩气保护下对不同w(Al)的Cu-Al合金表面进行弥散强化(内氧化温度为1123-1273K,保温时间10-96h),并对内氧化层的组织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Al)的多少直接影响内氧化层的厚度、组织形貌及硬度和导电率,Cu-Al合金的内氧化动力学曲线呈抛物线变化规律。
2005年02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江礼,王汉功,侯根良,袁晓静
在多功能超音速火焰喷涂的基础上,通过液料送粉器和氮气对喷涂焰流进行降温,实现低温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了铜涂层,并进行了涂层X射线衍射、SEM形貌分析、能谱分析、结构分析和涂层导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涂层没有相变,结构稳定、致密性好、导电性能优良,体积电阻率达到7.6875×10-10Ω·m。
2005年02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黄伟,刘筱玲,赵宝荣,史洪刚,李亚峰
对钨合金材料内部应力场进行分析,结合钨合金材料特有的组织结构建立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方法,利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模拟了钨合金内部的应力场分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钨合金应力场的分布,并非如先前所认为的首先在粘结相中发生应力集中,而首先出现在高强度的钨颗粒中。
2005年02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丁昂,张延松,钱坤明,纪松
研究了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磁导率温度稳定性、居里温度等特性以及退火温度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Ta低于520℃时,磁导率温度系数αμ与环境温度T呈递增趋势;退火温度为540-580℃时,αμ与T呈递减趋势,且在交流初始磁导率μi-温度T曲线上只出现一个Hopkinson峰;退火温度在520-560℃范围内,αμ较小,磁性温度稳定性较高。
2005年02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芳,罗新民,李殿凯
以传热学理论为基础,对轴类工件竖直淬火时膜沸腾阶段的传热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了工件表面蒸汽膜厚度的分布情况和传热系数的相应变化。对试验中所观察到的工件表面由底部向顶部逐渐润湿的现象,以及淬火后工件产生轴向硬度梯度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2005年02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启文,周标
采用高频红外法在HIR-944型碳硫分析仪上测定煤制油催化剂中的碳含量,研究了助熔剂及氧气流量等测试条件。方法回收率在99%-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35%,测定结果满足分析要求。
2005年02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雷毅,余圣甫,许晓锋
新一代钢铁材料的主要特征表现为高洁净度、超细晶粒和高均匀化,金属材料组织的晶粒细化处理是能够同时提高材料强度和韧性的最佳强化机制。综述了微米级超细晶粒钢细化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简述了晶粒超细化方法的具体工艺、适用条件及应用情况等,并从工业应用角度分析了现有微米级超细晶粒钢制备技术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2005年02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8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卢险峰
在分析冷锻加工技术发展过程、最新动向及其加工工序分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冷锻变形中变形区及变形特点角度,提出冷锻加工基本工序分为单一变形工序和复合变形工序两大类11组,即单一变形工序分为镦锻、型锻、挤压、模锻、压印、整径和变薄7组,复合变形工序分为复合挤压、其它二合一工序、三合一工序、四合一以上工序4组的分类理念,从而,对冷锻工艺构成提供了一种更为完整的工艺知识结构体系。
2005年02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正>本刊对稿件格式要求如下:1.文字简练,语句通顺,层次清楚,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结论恰当,全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文稿请用A4纸打印3份,其中2份不署自己姓名和工作单位,电子文档请用软盘邮寄或发送电子邮件;如来稿曾以摘要或简报形式发表过,务请声明,请勿一稿两投。
2005年02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志华,柴跃生,孙钢,张敏刚
半导体/介质镶嵌纳米复合薄膜具备准零维量子点的特征,这类材料具有三阶光学非线性系数大,响应快,功耗低等特点,在光开关、光存储及全光逻辑运算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半导体/介质镶嵌纳米复合薄膜的主要制备方法-射频磁控共溅射法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作了概要介绍。从镶嵌于介质中半导体纳米颗粒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动态入手,分类评述了化合物半导体/SiO2纳米复合薄膜近年来的研究状况,指出了这类复合薄膜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2005年02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引证报告: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2003年5584种统计刊源140万篇中文论文引用参考文献及"中国期刊网"中心网站2003年全文下载记录的统计,本刊2004年度引文计量指标及Web下载统计指标报告如下:
2005年02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