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吉会;孟红梅;
利用真空蒸镀技术在碳钢基体上制备出纯Al和Al-Mn合金薄膜,并对不同厚度、蒸发速率下Al和Al-Mn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构、结合力和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纯Al和Al-Mn合金薄膜表面光滑均匀;铝薄膜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随膜层厚度和蒸发速率的增加而升高;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力随薄膜厚度的增加缓慢下降,但结合力均高于60N。退火处理使铝薄膜的粗糙度增大,但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力基本保持不变。Al-Mn合金薄膜中的Mn以Al-Mn固溶体形式存在,其耐蚀性明显优于相同厚度下的纯铝薄膜。
2008年04期 v.31;No.22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丁龙;何思渊;何德坪;魏永生;
为了将废泡沫铝重熔再生,研究了熔剂加入量、熔剂配比等因素对泡沫铝重熔回收率的影响。加入合适的熔剂,在一定温度并充分搅拌的条件下重熔。结果表明:废泡沫铝的一次回收率达到75%左右;通过对炉渣的回收处理,总回收率可达到92%以上。回收所得的铝泡沫化后,性能和原铝类似,这表明:泡沫铝是一种能够循环利用的新型材料。
2008年04期 v.31;No.229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史平安;莫军;郝志明;王军;
由于材料制备/承载过程中其内部存在着各种尺度的裂纹,裂尖邻域的高度应力集中,会造成此区域夹杂界面有相对较高的脱粘概率。为了研究复合材料内部裂尖邻域夹杂脱粘的发展和此过程中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利用含夹杂与裂尖的解析胞元法建立考虑温度效应的复合材料内部裂尖邻域的细观力学模型,并通过Weibull概率函数控制加载过程中夹杂脱粘的发生,得到夹杂的材料性质和环境温度对裂尖附近区域夹杂脱粘概率与裂纹场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
2008年04期 v.31;No.229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展光;徐玉红;何德坪;
在球形孔泡沫纯铝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基础上,研究了压缩强度、吸能能力,结果表明:球形孔泡沫纯铝与球形孔泡沫铝合金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相似,分为三个部分:线弹性阶段、平台阶段和密实阶段;球形孔泡沫纯铝相对于球形孔泡沫铝合金是一种吸能能力更强的、韧性性能良好的新材料。采用Gibson-Ashby的模型来分析球形孔泡沫纯铝的压缩屈服强度,吻合良好。
2008年04期 v.31;No.229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尹洪峰;夏莉红;任耘;张军战;
采用轧膜成型和热压烧结工艺,以莫来石为基体层,钛酸铝为界面分隔层制备了陶瓷基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层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微结构、应力应变行为和断裂机制。结果表明,利用钛酸铝强度低的特点,以此作为陶瓷基层状复合材料的界面分隔层是可行的。与块体莫来石陶瓷相比,复合材料的强度有所降低,但断裂韧性提高;断口形貌观察和分析表明莫来石/钛酸铝层状复合材料在界面区域发生裂纹偏转,表现为非脆性断裂。
2008年04期 v.31;No.229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蔚虹;张红波;魏新莉;
C/C复合材料的氧化性能受增强炭纤维和基体炭所控制。将几种PAN基炭纤维进行高温热处理,然后将其与原丝进行对比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后PAN基炭纤维的氧化速率降低了。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微观结构分析的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可改善PAN基炭纤维的石墨微晶结构,从而提高炭纤维的抗氧化能力。
2008年04期 v.31;No.229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振堂;马廉洁;陈兆生;于爱兵;
分别用高速钢、硬质合金和Si3N4陶瓷刀具对氟金云母可加工陶瓷进行车削加工试验,测试了材料加工表面粗糙度,并以扫描电镜观察了加工表面。分析了氟金云母陶瓷车削加工中材料去除特点、材料去除规律和材料去除机理,考察了刀具材料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其材料去除过程可分为初期阶段、高效阶段和后期阶段。高速钢刀具因材料去除率较低不适于氟金云母陶瓷的车削加工,硬质合金刀具加工的表面粗糙度Ra值最低,质量较好。初步分析了氟金云母陶瓷材料去除机制,其材料断裂去除以穿晶断裂模式为主,沿晶断裂模式同时存在。
2008年04期 v.31;No.229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庭芳;黄菊花;杨国泰;扶名福;
分别利用用户子程序二次开发方法和直接输入应力应变实验数据方法,在ABAQUS软件中获得镁合金材料模型进行镁板热拉深成形极限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得出:镁合金板料极限拉深高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凸凹模圆角的增大、凸模与板料间摩擦因数的增大、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随凹模、压边圈与板料间摩擦因数的增大、拉深速度的提高而减小,而随压边力的增大先是增大后来减小,最佳压边力为7500N左右。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含非常软化因子的镁合金高温流变应力数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流变应力,通过二次子程序开发方法在ABAQUS软件中加入自己的材料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2008年04期 v.31;No.229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瞿全炎;曾德长;史新伟;刘正义;
采用弯曲磁过滤真空阴极放电弧离子镀法制备高质量TiN薄膜。用场致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薄膜表面与截面形貌。分析弯曲磁过滤对膜表面质量与晶粒尺寸、膜基结合形态的影响。磁过滤能有效减少大颗粒数量,减小大颗粒尺寸,形成光滑的TiN薄膜表面,细化TiN晶粒,形成结合紧密的膜基结构。
2008年04期 v.31;No.229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曲霞;邱国昌;唐德高;宁鹏飞;王江南;
进行了Φ37mm弹对混凝土靶体和刚玉微粉混凝土靶体、刚玉碎石混凝土靶体、刚玉块石混凝土靶体的侵彻试验,得到了不同的侵彻破坏效果,结合试验数据利用计算公式得到不同刚玉石混凝土的抗侵彻系数。结果表明刚玉块石混凝土靶体抗侵彻性能最优越,刚玉碎石混凝土抗侵彻性能次之,刚玉微粉混凝土靶体比混凝土靶体抗侵彻性能提高不明显。
2008年04期 v.31;No.229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超;吕振林;周永欣;王玲玲;
以Ti/Si/C为原料,采用反应烧结方法制备Ti3SiC2材料,并分析反应烧结机理。结果表明,以3Ti/1.2Si/2C为起始原料,烧结温度在1250~1300℃之间,可以得到Ti3SiC2含量90%以上的Ti3SiC2材料。Ti3SiC2的反应合成机理是固-液反应,即:Ti5Si3和β-Ti形成液相,液相再与TiC反应,进而合成Ti3SiC2。
2008年04期 v.31;No.229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彭霞锋;王庭辉;刘筱玲;宋顺成;李国斌;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动态拉伸装置及薄壁杆组合夹头测试了铜、铝、钢三种金属丝束的动态力学性能。为了考查金属丝束动态抗拉强度的应变率效应,在相同夹持和相同环境条件下利用万能材料实验机测试了金属丝束静态拉伸曲线。动态拉伸结果和静态拉伸结果的对比说明金属丝束具有应变率效应,其动态抗拉强度高于静态抗拉强度,对于该三种金属丝束而言,动态拉伸失效应变也大于静态拉伸失效应变。
2008年04期 v.31;No.229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春鹰;石岩;张宏;
为了提高工件的抗烧蚀及耐磨性,利用激光在PCrNi3Mo钢上熔覆纯Cr粉末,并对激光熔覆和等离子喷涂层进行组织对比分析。从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看出激光熔覆层中只含有Cr一种物相,而等离子喷涂层含有Cr物相和Cr2O3物相。从显微组织可以看出激光熔覆区和热影响区之间,热影响区与基体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面特征,已经形成了冶金结合。激光熔覆后获得了细化晶粒组织,产生位错和晶界。因此激光熔覆的力学性能、硬度和耐磨性均优于等离子喷涂。
2008年04期 v.31;No.229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尹玉环;胡绳荪;刘望兰;张晓博;
使用钨极氩弧焊(TIG)电弧作为热源,对5356铝合金零件的快速成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同一层成形时对不同焊道间的冷却时间进行控制可以获得较好的成形效果,而对整个成形件而言不同层之间冷却时间的合理控制对获得良好的成形效果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发现在后续焊接中采用不同的焊接速度虽然可以有效的控制热输入量,但是如果焊接速度的差异过大将导致成形过程的稳定性变差。
2008年04期 v.31;No.229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朱建生;赵国志;杜忠华;
随着混凝土目标的大量涌现,弹体对混凝土靶的侵彻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讨论PELE和动能弹以一定的初始速率垂直侵彻混凝土靶的动态过程,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质量和口径相同的PELE和动能弹以相同的速度垂直贯穿混凝土靶后,PELE形成穿孔的直径明显大于动能弹,而动能弹的剩余能量明显多于PELE。此外,对特定的弹靶系统,要达成最大的穿孔直径,存在最佳的着速范围。
2008年04期 v.31;No.229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崔亚;张治民;倪杨;
通过Hopkinson杆试验研究50SiMnVB钢在不同的热处理状态下和高应变率下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高应变速率时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大致呈应变软化型,即随应变的增加,流动应力先是增加,达到某一峰值应力后,又逐渐降低。通过对不同热处理态的微观组织观察,得出860℃淬火+600℃回火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2008年04期 v.31;No.229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英;程潮丰;甄立玲;
采用电子束表面合金化技术对ZL109铝硅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并进行合金化层的硬度测试、组织特征和相结构分析以及耐磨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铝硅合金经电子束表面合金化处理后,组织高度细化,并形成具有网状骨骼的亚共晶组织,同时生成许多金属间化合物等强化相而使材料表面硬度大幅度提高,耐磨性能优于高镍铸铁。
2008年04期 v.31;No.229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童文俊;丁秉钧;马晓妮;蔡韩辉;
通过对纳米银的制备和结构表征,研究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纳米结构。采用硝酸银和锌反应置换银纳米粒子,与传统化学还原法相比,工艺简单,无需添加保护剂和活性剂。采用光学显微镜、XRD、SEM、TEM、SAED等手段,表征纳米材料的尺寸、形貌、组成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反应所得的产物为银枝晶结构,面心立方晶体。每个银枝晶都由主干、二次分枝、三次分枝组成,具有自相似性。
2008年04期 v.31;No.229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刚强;
<正>由成都电焊机研究所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携手主办的中华国字号焊接展览会--第22届中国焊接博览会将在风景秀丽的六朝古都--南京市举办。焊博会以其专业、精品和21届的深厚积淀,已受到国内外行业和用户企业的充分肯定。成为更多专业用户不失去这一技术交
2008年04期 v.31;No.22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爱国;
<正>日本专利JP2006161153公布了一种压延加工性能优秀的Al合金材料,该合金通常采用热轧方法制备成板材,热轧加工温度范围是350~550℃,应变率不高于30s-1。该合金的主要成分(质量分数):0.9%~1.5%Si,0.5%~1.0%Mg,0.2%~0.8%Mn,0.1%~0.3%
2008年04期 v.31;No.229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爱国;
<正>俄罗斯专利RU2280092中介绍了一种抗腐蚀性能良好的新型Al合金。该合金主要含有(质量分数):4.5%~5.6%Zn,1.6%~2.1%Mg,0.2%~0.8%Mn,0.03%~0.09%Sc,0.05%~0.12%Zr,0.1%~0.3%Cu,0.01%~0.07%Ti,0.01%~0.07%Mo,0.001%~0.01%Ce,
2008年04期 v.31;No.229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爱国;
<正>美国专利US2006157172中公布了一种德国技术人员研制的低淬火敏感性Al合金,该合金中主要含有(质量分数):7%~10.5%Zn,1%~2.5%Mg,0.1%~1.15%Cu,0.06%~0.25%Zr,0.02%~0.15%Ti,Mn≤0.5%,Ag≤0.6%,Si≤0.1%,Fe≤0.1%,Cr≤0.04%,
2008年04期 v.31;No.229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爱国;
<正>韩国专利KR200427144公布了一种具有高减振性能的铸造Al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这种材料的制备方法是:1)将Al-Si-Mg合金原料熔化;2)向熔融态合金中加入SiC颗粒,并搅拌;3)再向熔融态合金中加入Ni涂覆石墨粉,并搅拌;4)将熔融
2008年04期 v.31;No.229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爱国;
<正>韩国专利KR200442469公布了一种高力学性能Mg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在AZ91D工业Mg合金半固态成形过程中,通过
2008年04期 v.31;No.229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爱国;
<正>日本专利JP2006176802公布了一种通过氢化-脱氢固相反应来制备高强度Mg合金材料的技术。其主要制备工序是:在氢气氛
2008年04期 v.31;No.229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2008年04期 v.31;No.229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