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吴楠;孙美娜;王快社;
分别在空气和循环水冷条件下对2024-T4铝合金板进行搅拌摩擦焊接,研究水冷介质对FSW接头焊核区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水冷具有明显的瞬时快冷作用,水冷介质下FSW可以显著细化晶粒,焊核区的平均晶粒尺寸达到700 nm。沉淀强化对焊核区显微硬度起到主要作用,细晶强化作用较弱。水冷介质减弱了FSW接头的热软化效应,细化晶粒,抑制析出相的聚集长大,从而改善接头的组织性能。
2012年02期 v.35;No.25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建;杨军;朱浪涛;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纯铜基体上制备Cr2O3-Ni-5%A(l质量分数)陶瓷涂层。利用XRD、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显微硬度仪对涂层进行表征与分析,通过Image-pro Plus图形软件计算涂层的孔隙率,并通过摩擦磨损试验评价涂层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除了喷涂过程中出现了少量铬的氧化外,起始粉末和涂层的物相没有发生变化;陶瓷涂层表面呈双态组织,其表面粗糙度(Ra)为4.763μm;涂层断口形貌为典型的片层状组织,在涂层的抛光截面上可见紧密的富铬带均匀分布;Cr2O3涂层的孔隙率为1.2%,显微硬度为1 640HV0.3;涂层在室温下的摩擦因数约为0.4,其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
2012年02期 v.35;No.251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岩;徐晋勇;高成;高波;李元明;
采用双辉渗金属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进行铜铈共渗以分析其渗层成分及硬度变化。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等设备研究对比试验的试样渗层截面形貌和渗层成分。结果表明:随源极中铈的含量增加,渗层中铈和铜的含量增加,渗层增加,渗层表面沉积层减少;渗后试样表层硬度明显提高。解释了源极铈的含量对不锈钢渗铜的催渗作用。
2012年02期 v.35;No.251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卫平;孙红;帅桂华;
针对动能子弹对机场跑道的侵彻问题,提出一种与试验相结合的工程算法。该算法基于空腔膨胀理论推导出侵彻深度、最大过载,结合试验结果推算静阻力系数,再将该系数应用于对相同介质的侵彻计算。运用该工程算法可以计算出单层介质、机场跑道最大侵彻深度、最大过载、经历时间以及弹体在多层介质中的运动规律。通过与不同计算方法的比较,表明该算法需要参数较少且结果更为可信。该算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两者之间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12.8%。
2012年02期 v.35;No.251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一兵;吉燕华;
采用水热法制备的锐钛型掺铁TiO2在可见光照射下对有机污染物苯酚进行光催化降解,着重研究苯酚溶液的浓度、pH、TiO2掺铁量、TiO2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苯酚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80 mg/L、pH=4、TiO2掺铁量0.02%(摩尔数分数)、TiO2的质量浓度为20 g/L、室温20℃下可见光照射反应40 min,苯酚的降解率达到94.14%。
2012年02期 v.35;No.25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海燕;张士宏;程明;
GH4169合金的大直径锻棒是生产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盘等大尺寸锻件的重要材料。主要由开坯锻造工艺制备,得到组织均匀细小、性能优良的锻棒,显著地提高锻件的性能。开发了GH4169合金的微观组织预测系统,对GH4169合金开坯锻造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三维热力耦合数值分析。
2012年02期 v.35;No.251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黎;蒋明学;尹洪峰;陈盼军;李波涛;
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仪和热重分析仪等手段,在1 100~1 500℃范围内研究Si3N4结合SiC复相材料的高温抗氧化行为。结果表明:随氧化温度升高,由于氧化致密层的形成,试样氧化质量增加速率降低;随氧化温度升高出现氧化钝化现象,使Si3N4结合SiC复相材料表现出很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高温氧化使Si3N4结合SiC复相材料显气孔率降低,常温抗压强度升高,由于氧化层表面裂纹形成使氧化后试样的常温耐压强度随氧化温度升高而降低。
2012年02期 v.35;No.251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云龙;胡明;刘友金;张瑞霞;高祥;
利用热压烧结技术制备高致密度短碳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Csf/SiC)复合材料。研究稀土氧化物添加比对烧结后Csf/Si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力学特性和增韧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助剂中La2O3含量增加,烧结后材料中SiC颗粒平均粒径减小,相对密度逐渐降低,而强度和韧性则先增加后降低;颗粒桥连、纤维拔出和裂纹偏转是该材料体系的主要增韧方式。
2012年02期 v.35;No.251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忠明;王婷;马莹;张俊;徐春杰;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腐蚀质量损失试验、电化学腐蚀试验,研究铸态和挤压态Mg99.2Ca0.6Mn0.2合金(原子数分数)在SBF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及腐蚀性能。结果表明:Mg99.2Ca0.6Mn0.2合金的腐蚀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挤压可显著提高合金的耐蚀性。经过11 d浸泡后,铸态合金的平均腐蚀速率从最初的15.43 mm/a下降到8.64 mm/a,挤压态合金的平均腐蚀速率从10.68 mm/a下降到3.79 mm/a。挤压态合金的瞬时腐蚀速率为4.070 9 mm/a,比铸态降低33.3%。铸态Mg99.2Ca0.6Mn0.2合金在SBF溶液腐蚀的过程中产生氢气和Mg(OH)2沉淀,Mg(OH)2疏松多孔,不能对合金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2012年02期 v.35;No.251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任鑫;张若愚;杜学芸;谷永旭;
为改善采煤液压支架立柱的耐蚀和耐磨性能,以常用材料27SiMn钢为基体,制备了化学镀Ni-Ce-P和Ni-Cu-Ce-P镀层。利用SEM、XRD对镀层形貌和物相进行表征,对比分析两种镀层的硬度、耐磨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Ni-Ce-P镀层,Ni-Cu-Ce-P镀层表面更为平整和致密;各镀层结构均以非晶态为主;镀层试样的硬度和耐磨性均比基体有很大提高,Ni-Cu-Ce-P镀层耐磨性约为Ni-Ce-P镀层的2.3倍;经3.5%NaCl溶液腐蚀,两种镀层均出现了钝化现象,Ni-Cu-Ce-P的耐蚀性优于Ni-Ce-P镀层。
2012年02期 v.35;No.251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引真;张永昂;孙玉伟;冯涛;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分析超音速火焰喷涂喷枪内气体流动行为。结果表明:RNGk-ε湍流模型计算出的气体流场波动较大,与实际不符;标准k-ε模型和Realizablek-ε模型所模拟计算出的结果更能描述喷枪气体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燃烧室中回流区的存在增强了气流的湍流扰动,为改善燃料与助燃气的混合创造了条件;氧气流量变化对喷枪内温度场和压力场分布的影响较速度场更大,流量过大(0.006 kg/s)或过小(0.003 kg/s)造成的震荡剧烈,流量值为0.00388 kg/s较为恰当。
2012年02期 v.35;No.25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谭锁奎;姜玉海;宋晓平;赵红;纪松;郭红燕;
研究不同温度热处理的纳米Ni基核壳微粒的结构以及由其组成的电流变液的性能,分析Ni基核壳结构微粒电流变液性能与处理温度以及所加载电场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微粒的远红外谱线、TEM图和XRD谱特征不同,同成分电流变液随微粒处理温度的提高,剪切强度减小;漏电电流密度呈现出相反的结果,处理温度越高漏电电流密度越小。
2012年02期 v.35;No.251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时海芳;赵志伟;王彦利;孙伟;
在研究深冷处理时间对快凝高硅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深冷次序和深冷次数对快凝高硅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提高合金硬度、抗拉强度、耐磨性,采用固溶处理+深冷处理(24 h×2次)+人工时效处理为最佳。
2012年02期 v.35;No.251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敏;杨森;丁昂;张延松;纪松;
研究热处理工艺、材料粒度对Fe73.5Cu1Nb3Si13.5B9材料微波电磁性能的影响,对该类材料的微波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的微波电磁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达到晶化条件的热处理工艺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磁性能;随着材料粒度的减小,微波电磁性能提高,电磁参数之间的匹配性提高;Ⅴ级粒度材料的最低反射率达到-12 dB,低于-5 dB的频宽达12.5 GHz。
2012年02期 v.35;No.251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鲁闯;朱利萍;贺勇;罗建民;常贵如;
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仪(EDS)等手段研究电解液中加入MoS2对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过程、氧化膜层微观形貌及表面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MoS2均匀分布于硬质氧化膜层中;MoS2的加入提高了铝合金硬质氧化的氧化电压,使氧化过程U-t曲线更加平稳,同时减少了氧化膜孔隙率,使氧化膜更致密。
2012年02期 v.35;No.251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利静;江元汝;张忠奎;王玮;董轶;
以硝酸钙、氯化钙、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ED用Ca1(0Si2O7)3Cl2:Ce3+荧光粉。探讨了烧结温度,CaCl2的量对基质纯度的影响及Ce3+在此基质中的光谱性质。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可以得到纯相氯硅酸钙基质,在该基质中掺适量铈可以合成LED用的Ca1(0Si2O7)3Cl2:xCe3+荧光粉,该荧光粉在434 nm处有强发射峰,且最佳掺杂浓度x=0.02。
2012年02期 v.35;No.251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渭良;邬国平;谢方民;戚明杰;焦永峰;
采用一次性液相硅浸渍法(LSI)制备低成本的Cf/C-SiC复合材料。以PAN基平板碳毡为增强体,在酚醛树脂溶液中添加碳化硅微粉,探讨添加碳化硅浓度、浸渍压力及保压时间等因素对一次液相浸渍效果的影响。通过显微分析,当压力为1.2 MPa,浸渍时间为60 min时,可以获得最大的致密度,最终复合材料密度达2.64 g/cm3。
2012年02期 v.35;No.251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贤瑞;梁翠;游航;曹佑青;徐金富;
利用网带式烧结炉烧结制备制冷压缩机用铁基阀板,研究烧结压力对阀板的显微组织、硬度、密度及平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压力的增加,材料中孤立的碳化物或分离出的共析体减少,珠光体含量增加;阀板的平面度先降后增,密度和硬度则相反;阀板经过0.35 MPa的最佳烧结压力烧结后,密度为7.02 g/cm3,硬度达到最高值64HRB,平面度最大值为0.13 mm,经过整形后降低为0.06 mm。
2012年02期 v.35;No.251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李华;肖国庆;刘洋;李蕊;王浩;
研究以MgB2为添加剂对铝碳质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MgB2先与CO气体反应生成MgO、B2O3和C,生成的MgO与Al2O3反应生成MgAl2O4,B2O3与Al2O3反应生成Al18B4O33,其对铝碳质耐火材料的抗氧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因在于MgAl2O4有一定的体积膨胀,使材料更加致密,限制氧气的侵入;Al18B4O33覆盖在基质表面,阻止材料的氧化。
2012年02期 v.35;No.251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梁波;许梅;李萍;张宏;韩富和;王振生;
通过研究建立3个低合金Cr-Ni-Mo钢的规定比例极限与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关系,即规定比例极限对应的非比例伸长率是多少,实现用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代替规定比例极限。结果表明,35CrNi3MoV、35CrNi3Mo、35CrNi1Mo规定比例极限对应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分别为RP0.018、RP0.013、RP0.015。
2012年02期 v.35;No.251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建民;翟景;王生;贺新民;张广明;张立君;
对净化前、后合金氢含量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TEM对等离子净化后的Al-Zn-Mg合金时效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Zn-Mg合金氢含量由0.17 mL/100 g Al降低到0.11 mL/100 g Al;经460℃×120 min固溶、130℃×16 h时效处理后,晶内的析出相细小弥散,晶界上析出相连续分布,GP区起主要的强化作用;Rm达到590 MPa,Rp0.2达到510 MPa,断后伸长率达到8.5%,硬度达到160HB。
2012年02期 v.35;No.251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桂涛;梁栋;赵文天;葛文艳;刘铁;陈敏;
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研究锆基多功能合金的动态压缩性能,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动态压缩断口进行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锆基多功能合金具有较低的应变率敏感性;合金动态压缩强度高达2 500 MPa,且随着应变率的提高,塑性变形量不断增大;动态压缩下锆基合金表现为脆性断裂,断口形貌包含剪切韧窝和滑移沟槽,断面上有部分区域发生了氧化反应。
2012年02期 v.35;No.251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马志华;陈东高;谭兵;王法科;任宝辉;李娜;
以10 mm厚的5052铝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CO2激光-MIG复合焊接工艺参数对其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焊缝熔深及熔宽随电弧电流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而后再增加,随激光功率的增加逐渐增加,随焊接速度的增加迅速下降;热源间距对焊缝熔深影响较大,对焊缝外观形貌影响很小。在He气中加入Ar气对改善焊缝表面成形和咬边等有明显的效果,随着加入的Ar气量增大,效果越明显;加入少量的Ar气有利于提高焊缝熔深,过量反而降低焊缝熔深。激光功率低于1 500 W有轻微咬边,在2 500 W有激光"匙孔"现象出现;当焊接电流为130~145 A、激光功率为3.5~4.5 kW、焊接速度为1~2 m/min、离焦量为-1~0 mm、热源间距为2~3 mm、Ar气流量为5~15 L/min、He气流量为10~20 L/min时,得到较好的焊缝形貌及焊缝熔深。
2012年02期 v.35;No.251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辛士进;董莹;庄玉文;周喜顺;崔艳芳;李鹏;
通过38CrMoAl、40Cr等材料采用稀土催渗氮化工艺进行氮化,与常规氮化工艺试样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火炮零部件采用稀土氮化,可提高渗速,缩短渗氮时间,提高渗层硬度并改善氮化组织。
2012年02期 v.35;No.251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