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Ordnance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试验研究

  • 基于结构松弛理论的非球面透镜退火模拟

    张小兵;尹韶辉;朱科军;程逢军;余剑武;

    针对透镜退火过程中玻璃具有的结构松弛现象,对玻璃退火结构松弛理论进行详细介绍。采用高级非线性有限元程序MSC.MARC,基于Narayanaswamy结构松弛模型对非球面透镜的退火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获得了非球面透镜退火过程中体积变化及应力分布情况。最后对退火过程中退火速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退火速度对透镜体积的影响不大,随着退火速度增加,退火应力不断增加。

    2013年05期 v.36;No.26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圆环坯料约束镦粗载荷理论解析与仿真研究

    张永军;郑顺奇;吕绯;

    引入结构参数进行镁合金圆环约束镦粗过程中成形载荷理论解析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随摩擦因数的增大和结构参数的减小,成形载荷均呈现增大趋势;当恒定结构参数为0.37和应变速率为0.1 s-1,随变形温度升高,约束镦粗过程中的载荷曲线呈现整体降低趋势;当恒定温度为380℃和应变速率为0.1 s-1,不同毛坯结构下成形载荷随时间变化呈现成形载荷升至峰值之前,随坯料的结构参数减小呈下降趋势,而成形载荷升至峰值后出现波动下降趋势。

    2013年05期 v.36;No.26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搅拌温度对双粒径混合SiCp/ZL107复合材料的影响

    赵龙志;焦宇;杨敏;赵明娟;

    采用搅拌熔铸法制备双粒径SiCp/Al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搅拌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C含量随着搅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585℃两种粒径混合的SiC颗粒弥散分布在基体上,随温度继续升高,基体出现明显的贫SiC区域;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抗弯强度以及最大弯曲挠度均随着搅拌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585℃达到最大值,力学特性较纯铝、单一粒径的SiCp/ZL107复合材料有明显提高。SiC颗粒的分布以及界面结合强度决定复合材料的断裂机制。

    2013年05期 v.36;No.260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挤压及时效对Mg-8Gd-4.8Y-0.4Zr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特性的影响

    万迎春;刘楚明;

    对Mg-8Gd-4.8Y-0.4Zr合金在不同挤压比下进行挤压,并在不同温度对挤压制得合金进行时效处理,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挤压及时效后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合金在挤压过程中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合金内部分解出β″相,在峰时效时合金内部同时含有β′相与β″相;合金在380℃挤压时,挤压比增大,合金的强度与塑性均提高,在220℃时效21 h,合金的屈服强度最高。

    2013年05期 v.36;No.260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Mg-4Y-2.5Nd-0.6Zr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特性的研究

    严安庆;王霄;刘楚明;徐璐;

    利用光学显微镜、XRD衍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等仪器设备研究了Mg-4Y-2.5Nd-0.6Zr合金铸态、固溶态和峰时效态的微观组织、室温和高温力学特性及断裂行为。结果表明:合金的铸态组织主要由α-Mg、Mg41Nd5和Mg24Y5组成;经固溶处理,共晶组织完全溶入基体,仅残余方块相Mg24Y5;再经时效处理,晶内弥散析出大量β″和β′相,有效强化了合金,对应的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92、215 MPa和4%;随着拉伸温度的提高,峰时效态合金的强度逐渐降低、伸长率逐渐增加,室温断裂类型为解理断裂,而250℃的断裂方式表现为准解理断裂。

    2013年05期 v.36;No.260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8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影响纳米铝粉活性的壳层因素的TG-DSC研究

    何丽蓉;肖乐勤;丁海琴;周伟良;

    采用TG-DSC研究不同包覆壳层厚度、不同壳层种类纳米铝粉的热性能,并对影响纳米铝粉活性的壳层因素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粒径的纳米铝粉,包覆层越厚,氧化前的质量损失比例越大,氧化增加的质量分数越小,10%和30%高聚物包覆的50 nm铝粉在520~800℃增加的质量23.5%和17.4%,而5%和10%高聚物包覆的100 nm铝粉则增加质量42.5%和36.5%;50 nm铝粉在熔点前的能量释放速率最快,达到最大氧化速率时的温度远低于100 nm铝粉,二者为550℃和590℃,但其活性低于100 nm铝粉。纳米铝粉经高聚物包覆后经185℃热解处理能显著降低壳层厚度,并提高纳米铝粉样品的热性能。

    2013年05期 v.36;No.260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柠檬酸络合法制备8YSZ及高温热处理对其发射率的影响

    王笃功;徐国跃;蒋勇;李磊;乔加亮;段凯歌;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8YSZ粉体,通过测试发现该粉体常温至600℃的发射率呈现不断降低的规律。对所制备的8YSZ粉体进行高温热处理,结果表明,1 400℃处理2 h的粉体发射率最低,在600℃下可降至0.288,可以选作为红外隐身涂层的颜料。通过EDS、XRD、SEM等表征手段,探讨分析了热处理影响8YSZ粉体发射率的机理。

    2013年05期 v.36;No.260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电感储能系统中电爆炸导体断路开关的电路特性研究

    卢聘;李治源;吕庆敖;陈少辉;

    为探究电爆炸导体断路开关与电感储能系统的参数匹配问题,通过分析金属导体在电爆炸过程中的物态变化,结合电爆炸导体断路开关参数选取的理论经验公式,得到电爆炸导体断路开关的参数,并进行多次电爆炸试验。结果表明:在电感储能系统的初始电压为5 kV、电爆炸导体的直径为0.15 mm时,可得到大于140 MW的脉冲功率信号。

    2013年05期 v.36;No.260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闭孔泡沫铝压缩行为的有限元仿真

    杨哲;杨永顺;虞跨海;梁斌;康兴国;

    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对闭孔泡沫铝的压缩行为进行模拟,探讨不同孔隙率和孔径对压缩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孔隙率、孔径对能量吸收和吸能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准静态条件下,闭孔泡沫铝的压缩过程存在线弹性阶段、塑性平台阶段和致密化阶段;闭孔泡沫铝的抗压缩能力、吸收能力随着孔隙率的减小而增强;当孔隙率为50%,孔径分别为1.0、2.0、3.0 mm,孔径对闭孔泡沫铝的压缩性能和吸能性能影响不大;将理想吸能效率曲线和吸能效率曲线结合可以选择合适的缓冲材料,并发挥其最好吸能特性。

    2013年05期 v.36;No.260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27SiMn钢熔覆铁基合金粉末及复合粉末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时海芳;白榆;柳凤恩;

    为提高27SiMn钢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等性能,在27SiMn钢上熔覆Fe302以及与La2O3、B4C的复合粉末。利用XJL-02A金相显微镜等设备观察并测试涂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及耐蚀性。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微观组织主要由平面晶或胞状晶、粗大的柱状树枝晶以及表层细小的树枝晶或等轴晶组成;在Fe302中添加1%La2O3、5%B4C,涂层组织更细小,且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都比Fe302涂层好。

    2013年05期 v.36;No.260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TiB2-40Ni金属陶瓷粉末与涂层组织结构的研究

    陈枭;王洪涛;纪岗昌;白小波;王玉伟;

    采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TiB2-40Ni金属陶瓷复合粉末,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TiB2-40Ni金属陶瓷涂层,研究TiB2-40Ni粉末在不同球磨时间下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研究TiB2-40Ni涂层的组织结构、孔隙率和硬度。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逐渐细化的陶瓷相TiB2包覆在Ni表面的含量增加;与粉末的主要物相相同,TiB2-40Ni涂层为TiB2和Ni相,涂层组织较致密,孔隙率低,平均硬度值为(643.5±56.8)HV0.3。

    2013年05期 v.36;No.260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功率超声作用下纳米TiN对A356合金组织的影响

    徐永东;邵志文;任静;陈大辉;郭红燕;

    研究了功率超声作用下的纳米TiN颗粒熔体处理对A356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纳米TiN与A356合金熔体不润湿,单独加入纳米TiN,合金枝晶减少、初始晶粒细化,而共晶Si相的形貌变化不明显;向熔体中加入纳米TiN后进行功率超声处理,不但合金的初始晶粒细化、枝晶减少,而且共晶Si由长针状转变为短棒状。

    2013年05期 v.36;No.260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直流电场对Al-5Fe基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付大军;黄立国;李爽;

    研究了不同电流强度的直流电场对Al-5Fe基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直流电场作用下,Al-5Fe基合金的凝固组织经历了细化过程,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组织细化显著,初生富铁相的形状由粗大的针片状转变为细小的针片状、花朵状、块状,合金的硬度、耐磨性逐渐增加,其中电流强度为4 A时效果最明显。

    2013年05期 v.36;No.260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NN的喷射沉积ZA35合金热挤压工艺优化研究

    刘敬福;范业超;梁爽;杨颖;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研究了挤压比、挤压比压和挤压温度对喷射沉积ZA35合金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喷射沉积ZA35合金热挤压工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的输入参数为挤压比、挤压比压和挤压温度,输出参数为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该模型可以预测ZA35合金在不同热挤压工艺参数下的力学特性,也可以优化热挤压工艺参数。模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推荐喷射沉积ZA35合金热挤压工艺参数:挤压比压为430 MPa,挤压比为12,挤压温度为260℃。

    2013年05期 v.36;No.26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致发光器件衬底透镜微结构纳米热压印制备的研究

    李阳;徐维;王忆;朱铭佳;邝文钊;

    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在OLED器件衬底上制备可传递三维立体透镜微结构,可有效减小波导、增加出光耦合,从而有望增加器件出光效率。采用紫外曝光与湿法腐蚀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制备高精度的石英玻璃纳米压印模板,对模板进行清洗与抗黏连处理。结果表明:所形成的透镜微结构具有平整度好、压印精度高的特点;此种方法制备微结构工艺简单易行,可大面积实现,工艺可操作性、重复性好。

    2013年05期 v.36;No.260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陶瓷-钛合金复合结构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

    杨伟苓;钟涛;武海玲;白利红;苗成;李树涛;

    基于改进的Florence模型,以最小面密度为设计准则,构建优化设计目标函数计算陶瓷-钛合金复合结构能够抗7.62 mm和12.7 mm穿燃弹侵彻时陶瓷-钛合金复合结构的最小面密度及陶瓷和钛合金的最佳厚度比,并设计了陶瓷-钛合金复合结构进行试验验证,以防护系数考核其防护能力。结果表明,试验防护系数与设计防护系数相差6%以内,优化设计方法可用于指导陶瓷-钛合金复合结构的优化设计。

    2013年05期 v.36;No.260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稀土Nd变质对Al-(18、22、26)Si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王武孝;王聿璞;

    采用稀土Nd对3种不同Si含量Al-(18、22、26)Si的过共晶铝硅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研究Nd对合金的铸态组织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含量的提高,组织中初晶硅含量变多,尺寸增大;加入0.5%的Nd使组织中的初晶硅得到明显细化,合金组织中较大的板状和多面体状的初晶硅变为细小的多面体状,而且其尖锐的棱角变得圆滑;随着硅含量的增加,合金的耐磨性得到提高,合金的磨损率分别由变质前的1.457 3、1.118 1、0.966 2 m3(/N·m)下降为1.284、0.853、0.785 m3(/N·m)。

    2013年05期 v.36;No.260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4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镍磷基纳米SiC-PTFE化学复合镀层性能研究

    张本生;王影;刘海光;

    详细介绍了镍磷基纳米SiC-PTFE化学复合镀层微观组织结构、微观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试验方法和试验过程,并对镀层微观结构、硬度和耐磨性、微观摩擦磨损机理、耐腐蚀性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镍磷基纳米SiC-PTFE化学复合镀层相对其它镍基镀层具有优异的耐磨、减磨和耐腐蚀性能。

    2013年05期 v.36;No.260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纯铝中间层的Al/Ti钎焊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特性

    马志鹏;闫久春;孟庆武;赵晓京;

    采用纯铝中间层和Zn-Al钎料实现了TC4钛合金和2A12铝合金的非真空刮涂钎焊。借助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接头的界面组织结构、界面反应产物。借助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室温抗拉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TC4钛合金和2A12铝合金的连接接头成形良好,钎焊接头Ti侧界面产物仅有一种金属间化合物TiAl3相;试样接头均断裂于Zn-Al钎料中,钎焊温度为420℃,最高抗拉强度可达到201 MPa。

    2013年05期 v.36;No.260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电偶腐蚀的影响因素研究

    史平安;帅茂兵;刘道新;周宏亮;

    以2A12/45和2A12/40CrNiMoA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偶腐蚀实验方法系统研究了溶液浓度、pH值以及材料特性和外力等因素对电偶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不变,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两个偶对的电偶电流密度增大;溶液浓度不变,随着溶液pH值的降低,两个偶对的电偶电流密度增大;从腐蚀形态来看,不同浓度下2A12表面的腐蚀形态主要是不均匀的点蚀,pH=2时为均匀腐蚀,而在pH=4和pH=7时为局部的点蚀;应力的变化不仅对电偶电流密度有明显影响,而且承受的应力水平增大,电偶电流密度增加,电偶腐蚀敏感性提高,无应力时,作为阳极的2A12铝合金表面的腐蚀形式是局部的点蚀,且腐蚀产物附着在金属表面,当外加应力增加到75%σs时2A12铝合金表面腐蚀明显加剧,且随着腐蚀产物的脱落,局部区域出现较大的蚀坑。

    2013年05期 v.36;No.260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粉煤灰活性剂对LD10钨极氩弧焊接头性能的影响

    张勇;罗建民;綦秀玲;

    为提高高强铝合金钨极氩弧焊的效率,以LD10铝合金为实验板件,将粉煤灰作为活性剂涂敷在试件表面,采用TIG方式进行焊接。研究粉煤灰作为活性剂对焊缝形貌、微观组织和接头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剂的涂敷均会使焊缝熔宽增加、熔深加大,添加粉煤灰活性剂焊件的焊缝硬度和过时效软化区的硬度高于常规焊接件。

    2013年05期 v.36;No.260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X100管线钢的连续冷却相变及强韧性研究

    王斌;周翠;赵迪;申坤;胡红梅;

    通过连续冷却转变方式在全自动相变仪上测定X100管线钢的静态CCT曲线,分析不同冷却速度下X100管线钢显微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X100管线钢是铁素体、贝氏体的复相组织,冷却速度对各相的形态、数量、分布和硬度均有影响;当冷却速度为10~20℃/s,显微组织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M/A岛弥散分布于其晶界上,且硬度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增大;X100管线钢的应力-应变曲线为Round house型,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20℃时夏比冲击吸收功达291 J;韧脆转变温度在-80~-100℃。

    2013年05期 v.36;No.260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旋压紫铜药型罩组织结构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蒋尧;黄正祥;陶从高;郝日光;胡士廉;

    利用显微硬度HV测试、光学显微组织技术研究旋压成形紫铜喇叭罩的组织结构和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紫铜药型罩显微硬度沿母线方向线性递增;旋压罩组织呈纤维状且发生细化,350℃保温1 h后发生再结晶,晶粒尺寸为8.5μm,纵横比为1.6,组织取向与变形组织一致。旋压紫铜药型罩可能存在较强织构、具有抗旋性。

    2013年05期 v.36;No.260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TIG焊接铝合金自行车车架残余变形的有限元预测

    李亚宁;郭晓琴;宋东福;徐波;

    基于焊接专用数值分析软件模拟电动自行车铝合金车架前管和连接管的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接(GTAW)过程,分析了焊接变形的形成和残余变形分布。结果表明:在固定约束条件下,焊接过程的局部不均匀热输入是引起焊接变形的主要原因;在焊接和冷却过程中,焊接变形一直增大;室温状态时,最大残余变形量为0.530 573 mm,主要位于前管左端位置。

    2013年05期 v.36;No.260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烷氧基-2-羟基丙基氟化铵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王中;

    对3-烷氧基-2-羟基丙基氟化铵的热失重行为进行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动力学方程,即Coats-Redfen法、Madhusudhanan-Krishnan-Ninan(MKN)法,算出3-烷氧基-2-羟基丙基氟化铵热分解反应的反应级数n、活化能E、频率因子A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3-烷氧基-2-羟基丙基氟化铵热分解是一个阶段完成,反应为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大小与烷氧基碳链长度有关,难易程度与烷氧基的碳链长度有关;其热分解表观活化能随烷氧基碳链数增加起初基本不变,当碳链数达到16时略有降低。其原因为烷氧基碳链较小时,烃基供电子能力起主要作用;当碳链数达到16时,烃基空间位阻逐渐起主要作用。

    2013年05期 v.36;No.260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二次淬火对20CrMnTi渗碳钢组织和扭转强度的影响

    迟长志;李世欣;孟凡博;孙鹏轩;

    利用正交试验一次淬火、二次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对20CrMnTi渗碳钢组织和扭转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淬火能明显细化和强化组织,获得扭转强度最大的最佳工艺为二次860℃淬火,220℃×4 h回火;二次淬火对20CrMnTi钢的扭转强度有明显提高。

    2013年05期 v.36;No.260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7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M963镍基高温合金疲劳性能的神经网络预测

    朱楠;吴思俊;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根据M963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疲劳试验数据,建立了高温合金疲劳性能预测模型,并进行了M963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相关疲劳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从提高M963高温合金疲劳性能的角度出发,合金元素添加量(质量分数)优选为7%Cr+5%V+0.5%RE;熔体过热温度优选为1 030℃;表面超音速火焰喷涂合金粉末配比优选为Cr-20Al-30V-0.5Y。

    2013年05期 v.36;No.260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钨合金液力挤压模具参数设计数值仿真研究

    钱学梅;袁格侠;田雨江;蔡波;阎晓燕;贺新民;侯彩云;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研究液力挤压过程中模具定径尺寸,并与实测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仿真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相一致,即随着挤压比的增大,制品直径回弹量也随之增大;当制品直径尺寸精度要求大于5道时,模具设计中定径尺寸的回弹量可忽略。

    2013年05期 v.36;No.260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厚度高氮钢双丝MIG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研究

    杨武林;陈东高;王有祁;刘燕林;马志华;明珠;王法科;

    采用双丝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接(双丝MIG)方法,对厚20、40 mm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板进行了焊接。研究了焊接接头的组织、硬度、力学特性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双丝MIG焊接热影响区和焊缝的组织为奥氏体+少量δ-铁素体,显微硬度明显低于母材;20 mm厚板双丝MIG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韧性优于40 mm厚板;拉伸和冲击断口形貌为明显的韧窝。

    2013年05期 v.36;No.260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双层药型罩形成串联EFP数值模拟与分析

    贺晶;王志军;孙华;李东伟;

    利用ANSYS/LS-DYNA软件,采用Lagrange算法对双层药型罩聚能装药的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层药型罩结构能够形成前后分离的串联EFP弹丸,当两个药型罩中间无夹层材料时,R/D=0.9(D为装药直径,R为曲率半径),K≥1(K为外、内罩壁厚比),串联EFP的成型效果最佳。在双层药型罩中间添加夹层材料后发现内外药型罩能够较快分离,但成型效果欠佳。

    2013年05期 v.36;No.260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弹载离心开关的性能分析

    徐玉威;陈国光;张建业;葛伟;陈铭;

    有一种弹载离心开关可以让弹载控制系统感知并确认旋转弹丸飞出炮口后是否已处于外弹道飞行阶段,通过数值计算与ANSYS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这种弹载离心开关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当金属丝的直径不变时,金属丝与金属板的间距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通过调节该装置中金属丝与金属板的间距,可以得到任一转速的值,使两者成对应关系;当计算出的金属丝的最大应力值在铍青铜的许用应力范围内时该装置具有很好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2013年05期 v.36;No.260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

  • 致谢本期审稿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名)

    <正>~~

    2013年05期 v.36;No.260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杂志声明

    编辑部;

    <正>近日,编辑部接到作者反映,有不法分子冒用《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名义,以"Re:题目《文章题名》作者×××,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形式向作者索要高额版面费。在此,编辑部郑重声明:1)作者投稿一律在《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编平台按审稿程序审理(网址:hpp://bckg.cbpt.cnki.net),登录采编平台可以查询稿件状态。

    2013年05期 v.36;No.260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模铸耐热Mg合金及其制备技术

    范爱国;

    <正>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1353747中公布了一种由上海交通大学技术人员研发的新型模铸耐热Mg合金及其制备技术。该合金的主要成分(质量分数为):1.5%~6.0%Sm、0~3.0%Nd、0~2.5%Ca、0.1%~2.0%Zn、0.2%~0.8%Zr,其余是Mg和微量的杂质,其中杂质含量Fe<0.005%、Cu<0.015%、Ni<0.002%。该合金的制备工序为:在SF2和N2混合保护气氛下将纯Mg原料熔化,然后在

    2013年05期 v.36;No.260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Mg合金及其制备技术

    范爱国;

    <正>俄罗斯专利RU2333999中公布了一种俄罗斯技术人员研发的新型铸造Mg合金。该合金的主要成分(质量分数)为:4.0%~5.0%Al、0.15%~0.3%Cd、3.0%~4.0%Zn、0.15~0.3%Mn、0.03%~0.05%Y、0.03%~0.07%Ni和0.05%~0.1%B,其余是Mg。该合金的2

    2013年05期 v.36;No.260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适于制造装甲板的Al-Mg合金

    范爱国;

    <正>世界专利WO2008 98743中公布了爱励(Aleris)铝业德国分公司研发的一种适于制造装甲板的Al-Mg合金。该合金板材具有良好的抗动能弹丸的性能,可以制成厚为10 mm或以上规格的装甲板材。除Al外,该装甲Al合金的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包括:

    2013年05期 v.36;No.260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编平台

    编辑部;

    <正>2010年编辑部已开通《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编平台,网址:www.bckg.cbpt.cnki.net。作者经注册后可进行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上传稿件)、稿件查询。作者如果收不到稿件编号,请致电编辑部0574-87902254查询。

    2013年05期 v.36;No.260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杂志征订启事

    <正>《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性期刊,为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及检索系统收录,并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和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本刊主要报道各种(黑色和有色合金)特种铸造方法,如:熔模铸造,压铸,低压铸造,挤压铸造,差压铸造,半固态铸造、金属型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壳型铸造,消失模铸造(实型铸造)及电磁铸造等方面的理论、工艺、设备、造型材料、测试与控制、计算机

    2013年05期 v.36;No.260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l-Zn-Mg-Ce块体非晶合金合金的制备方法

    范爱国;

    <正>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1302603中公布了一种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技术人员研发的Al-Zn-Mg-Ce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技术。该合金的成分可以表示为:Al77-XZnXMg22Ce1(5≤X≤10),可以制备成直径5 mm的非晶态块体材料。该非晶合金的制

    2013年05期 v.36;No.260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强度耐热Al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范爱国;

    <正>日本专利JP2008 202121中公布了本田汽车公司和住友轻质金属工业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型高强度耐热Al合金及其制备工艺。该合金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2.5%~3.3%Cu、1.5%~2.2%Mg、0.2%~0.4%Si、0.5%~1.0%Fe、0.8%~1.3%Ni、0.40%~0.70%Mn、

    2013年05期 v.36;No.260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具有纳米组织的高延展性Al合金的制备方法

    范爱国;

    <正>美国专利US2008 196801中公布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技术人员研发的提高Al合金延展性的加工工艺。这种加工工艺的工序包括:1)将Al合金加热,直到温度达到能够使Al合金完全形成单相粗晶显微组织;2)在室温或低于室温条件下,采用轧制等大塑性变形加工方法将合金晶粒大小细化至1 000μm以下;3)对合金进行时效处理,使得在纳米级晶粒中沉淀生成第二相颗粒增强相。

    2013年05期 v.36;No.260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3年《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正>《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 33-1331/TJ,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004-244X,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52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科技期刊。本刊为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核心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用刊。

    2013年05期 v.36;No.260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添加了SrO的Mg合金的制备技术

    范爱国;

    <正>韩国专利KR2008 69377中公布了韩国工业技术研究所研发的含SrO的Mg合金的制备技术。合金制备方法是:将纯Mg或Mg合金置于坩埚中,在保护气氛条件下升温至600~800℃熔化;向熔液中加入0.000 1%~30%(质量分数)SrO粉末;搅拌,时间不超过300 min;将合金熔液注入600~750℃模具中冷却,铸造成坯锭或成型件。这种添加了SrO的Mg合金的优点是具有高引燃点、高阻燃

    2013年05期 v.36;No.260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通过两步机械合金化工艺制备氧化物弥散强化钨重合金的方法

    范爱国;

    <正>韩国专利KR2009 50732中公布了一种韩国先进科技研究所的技术人员研发的制备氧化物弥散强化钨重合金的新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先对钨粉和氧化物粉末进行首次机械合金化处理以获得合金化粉末;再对合金化粉末和过渡金属粉末进行二次机械合金化处理以形成氧化物弥散强化钨重合金粉末;然后将粉末模压成型后烧结。采用这种工艺制备的氧化物弥散强化钨重合

    2013年05期 v.36;No.260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失效分析

  • NUP206轴承疲劳失效分析研究

    毕昆磊;裴峻峰;陈园丽;黄显茹;

    针对钻井往复泵动力端轴承的失效问题,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等设备对NUP206轴承的疲劳失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轴承内圈和滚动体表面剥落较严重,而轴承外圈内表面剥落较轻;在轴承内、外圈和滚动体表面,其主要成分为C和Fe元素;轴承内圈表面及滚动体均存在鱼鳞状剥落凹坑;试验轴承的失效形式为疲劳失效。

    2013年05期 v.36;No.260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强度与损伤扩展分析

    孙胜;曹增强;甘学东;

    基于ABAQUS建立复合材料层合板螺栓连接三维渐进损伤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极限强度值的对比,证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相对误差均在8%以内。在此基础上,研究螺栓-孔配合精度对层合板螺栓连接强度的影响,并预测其损伤起始到最终失效的损伤扩展过程。结果表明,采用干涉量较小的干涉配合可以提高接头的极限强度;损伤单元由中间铺层向表面铺层扩展,当损伤单元由孔边沿径向扩展至板宽边缘时,层合板最终失效。

    2013年05期 v.36;No.260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0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SiCAl电子封装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谢斌;王晓刚;

    介绍SiCAl复合材料,综述了国内外SiCAl电子封装材料及构件所涉及的无压浸渗,粉末注射成型,共喷射沉积等多种制备工艺;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SiCAl制备方法的发展趋势。

    2013年05期 v.36;No.260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过共晶铝硅合金缸体/缸套工作面加工技术及应用

    孙廷富;杨波;翟景;郭安振;郭锋;崔崇亮;

    综述了低过共晶铝硅合金、中过共晶铝硅合金以及高过共晶铝硅合金缸体/缸套材料的研究及进展情况,详细叙述了缸体孔/缸套工作面激光合金化、激光刻蚀、珩磨加工、等离子体涂覆、化学腐蚀等加工技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法。

    2013年05期 v.36;No.260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冲击改善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研究进展

    何柏林;宋燕;

    概述了超声冲击对焊接接头疲劳性能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超声冲击处理可以减小焊趾处的应力集中,改善焊接残余应力,细化晶粒,提高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等。采用超声冲击方法提高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此外,分析了目前超声冲击对焊接接头疲劳性能和疲劳寿命影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2013年05期 v.36;No.260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AZ31B镁合金焊接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刘奋军;王憨鹰;

    分析镁合金的焊接特点,综述了近年来AZ31B镁合金的焊接方法,包括激光焊、钎焊、扩散焊、搅拌摩擦焊、TIG焊、电子束焊等,展望了AZ31B镁合金的焊接研究方向。

    2013年05期 v.36;No.260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8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

    <正>尊敬的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类的核心期刊。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体系,列

    2013年05期 v.36;No.26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稿约

    <正>本刊1978年创刊,以促进军民两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为宗旨,主要报道国内外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制备工艺、失效分析、理化测试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通过对国内外新材料领域研究热点及研究成果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优先刊登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和火炬计划项目,等等。重点刊登镁、铝、钛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特种钢材料、高性能陶瓷结构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稀土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材料动态性能测试、模拟与表征等领域的试验研究性文章。本刊补白内容涉及专家对科研成果及前沿课题的短评,各种学术动态,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

    2013年05期 v.36;No.260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