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Ordnance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试验研究

  • 编织复合材料防护部件抗爆炸冲击性能研究

    高红成;张伟;张薇;石广兴;徐光磊;胡照会;

    为得到编织程度与抗冲击性能间的关系,通过爆炸分离试验,对比4种编织复合材料的抗爆炸冲击性能。结果表明,机织结构的性能最优,针织次之,而传统的二步法和四步法较差,在2.0 g/m装药情况下均出现严重的分层损伤,说明层间强度与沿厚度方向编织程度密切相关。传统四步法编织复合材料的数值分析结果验证了±45°方向分层损伤的发生,指出层间强度是影响其抗爆炸冲击性能的最主要因素。

    2015年01期 v.38;No.26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防弹钢板用高强Ni-Cr-Mo系焊接材料抗裂性研究

    彭杏娜;彭云;张晓牧;田志凌;

    通过对1 500 MPa级以上30Mn Cr Ni Mo防弹钢板和配套的两种高强钢实芯焊丝进行斜Y型抗裂性试验,研究环境条件以及不同焊接热输入对高强钢实芯焊丝抗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防弹钢对冷裂纹敏感性很强,但是在不预热条件下,控制环境条件和热输入可以实现高强钢实芯焊丝在高拘束应力下,阻止裂纹的起裂与扩展;两种焊丝中,含Ni量高的焊丝抗裂性优于含Ni量低的焊丝。

    2015年01期 v.38;No.268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钼射流对钢板侵彻能力数值模拟研究

    伊建亚;尹建平;王志军;王辉;

    为研究钼在药型罩上的应用,运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药型罩不同结构参数进行数值仿真,并采用多物质ALE算法模拟射流侵彻钢靶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变壁厚结构圆锥罩,装药直径为126 m时选择顶部壁厚2mm、底部壁厚1.5 mm,壁厚变化率为0.7%,为最优壁厚;选择锥角为60°,最高头部速度可达12.0 km/s以上,形成最大有效射流长度为1 161.09 mm;侵彻500 mm装甲钢靶,250 mm处为最佳炸高。与铜相比,钼药型罩形成射流侵彻能力优于铜。

    2015年01期 v.38;No.268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镁、铝合金板在超高速撞击下响应特征对比研究

    刘同鑫;尹建平;王志军;尹航;伊建亚;

    为研究镁合金在超高速撞击条件下的响应特征,采用SPH(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对球形弹丸超高速碰撞镁合金靶板进行数值模拟,并与铝合金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钢球高速撞击靶板后,镁合金产生的孔径略大于铝合金,均高达3倍钢球直径;镁合金碎片云的膨胀距离和铝合金的相差不大,但镁合金碎片云前端粒子的动能明显低于铝合金的,能起到较好的前级防护作用。从而说明镁合金板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5年01期 v.38;No.268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35CrMnSi钢弹体对钢板侵彻失效行为的实验研究

    李硕;王志军;孙璐璐;赵晓旭;

    为研究35CrMnSi在强动载荷下的失效行为,通过弹道实验获得不同速度(0.469~1.280 km/s)下35CrMnSi破片侵彻钢板后的破坏模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失效断口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侵彻速度在0.469 km/s以下时,破片仅发生墩粗变形;在0.574~1.280 km/s时,破片发生断裂失效;大于0.574 km/s时,破片主要表现为脆性的解理型穿晶断裂,且断口存在局部融化、绝热剪切带、熔融韧窝和不规则的颗粒。

    2015年01期 v.38;No.268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结构参数对钛合金药型罩射流形成影响的研究

    张毅;王志军;崔斌;李婧伟;

    为研究药型罩结构参数对钛合金射流成型的影响,利用Autodyn-2D动力学软件对TC4钛合金锥形药型罩的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药型罩椎角、长径比、壁厚、起爆方式对钛合金杆式射流成型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药型罩锥角为70°,长径比为1.2,壁厚为3.6~4.0 mm,起爆方式为点起爆和半径较小的环形起爆时形成的射流成型较好,能兼顾侵彻孔径和孔深的要求。

    2015年01期 v.38;No.268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瞬态液相烧结原位Ni-Al/Al复合材料研究

    赵龙志;肖健;赵明娟;张坚;

    采用瞬态液相烧结法制备原位Ni-Al/Al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M-2000型磨损试验机和XHV-1000显微硬度计,研究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硬度和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增强相颗粒尺寸增大,小颗粒合并为大颗粒;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硬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硬度逐渐降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磨损率先降低后升高,磨损机制主要是剥层磨损。

    2015年01期 v.38;No.26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110钢在水力压裂液中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

    孙丽丽;王尊策;孙振旭;王勇;

    水力压裂是目前改善低渗透油藏的主要开发手段,由于压裂液成分复杂,对套管产生严重的局部腐蚀破坏,极大地限制了压裂施工的安全运行。以油田常用套管钢为研究对象,借助电化学工作站,研究套管钢在压裂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分析不同套管钢材质、压裂液交联比、浓度、KCl含量以及温度等参数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N80和J55钢相比,P110钢在压裂液中具有最稳定的钝化特征,点蚀电位最高且钝化电流密度最低,成分中高含量的Cr和Mo及膜层中低的缺陷浓度提高了其钝化稳定性。随压裂液中KCl浓度增加,P110钢钝化稳定性下降;压裂液交联比对其腐蚀行为无影响;点蚀电位敏感于压裂液浓度变化,浓度增加钝化稳定性增加。温度升高,压裂液黏度降低,Cl-迁移作用增加,P110钢点蚀电位降低。

    2015年01期 v.38;No.268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速钢仿生表面的摩擦磨损特性

    谢志斌;于爱兵;陈斌;赵杰;王燕琳;

    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在W6Mo5Cr4V2高速钢试样表面加工出规则排列的仿生形态,测量光滑试样、凹坑型试样和凸包型试样的表面显微硬度、磨损量和摩擦因数,并观察表面磨损形貌。结果表明:与光滑试样相比,具有仿生形态试样的磨损量减少,摩擦因数降低,其中,凹坑型试样的磨损量最低,凸包型试样的摩擦因数最小。在仿生形态试样的表面观察到划痕,在光滑试样表面观察到黏着、剥落和划痕。仿生单元体的硬度增大,材料表面软硬交替,参与磨损的磨屑由滑动转变为滚动,以及凹坑的容屑作用,有助于改善高速钢仿生表面的耐磨性。

    2015年01期 v.38;No.268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pH值和添加剂对LaPO4形貌和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谢会东;杨薇;常昕;柴守宁;

    磷酸镧在发光基质材料、传感器和电子陶瓷等诸多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La(NO3)3·6H2O和NH4H2PO4为原料,用水热法在不同pH值和添加剂条件下合成纳米单斜相LaPO4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测试产物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pH值为2.0条件下的产物为纳米棒状,结晶优于pH值为5.0的产物,添加剂降低了产物的结晶度,所有条件下合成的产物均显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2015年01期 v.38;No.268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酸洗法去除工业硅中金属杂质

    张济祥;许金泉;周京明;朱勇;

    酸洗是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过程中去除金属杂质的最有效手段,针对酸洗法去除工业硅中金属杂质的行为进行研究,重点考察破碎方式、粒度、酸种类、浓度、液固比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洗的优化工艺为采用气流粉碎方式,粒径为38~160μm,用w(HCl)=10%的HF+HCl,酸洗温度为50℃,液固比为4∶1,酸洗时间为5 h;优化工艺后,工业硅中金属杂质的去除率达到96.2%,效果显著。

    2015年01期 v.38;No.268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复合材料加筋板失稳分析的工程计算方法研究

    丁金涛;唐应伟;金天国;张丽娜;

    为对复合材料加筋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作简便、快捷的评估,建立一种针对多种组合形式的复合材料加筋板稳定性分析的工程计算方法。基于分段处理法,设计工程计算方法总体框图;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计算各单层刚度系数;利用等效刚度法、有效宽度法等计算方法,建立加筋板的等效刚度矩阵模型和各屈曲模式下的屈曲载荷和破坏载荷计算相关的数学模型参数。设计该工程计算方法的计算程序流程,并利用MATLAB开发软件工具,实现参数化、自动化的屈曲模态判断和屈曲载荷、破坏载荷的预估计算。给出求解算例,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精确性。

    2015年01期 v.38;No.268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基界面显微组织研究

    陈显明;潘青林;

    为研究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膜/基界面区附近的组织形态,在碱性电解液中,以AZ91镁合金为基体制备出微弧氧化陶瓷薄膜。采用恒电流控制模式,电流密度为10~30 A/dm2;利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氧化薄膜界面及附近的显微结构。研究表明:微弧氧化膜层的膜/基界面区附近的组织以微晶和纳米晶为主;氧化膜层膜/基界面区附近的显微硬度比基体有大幅度提高,这主要是由于膜/基界面区附近形成了Mg和Mg O的互相渗透区域,同时Mg和Mg O的晶粒都非常细小,具有细晶强化的效果。

    2015年01期 v.38;No.268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频谱谐振处理对铝合金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郭强军;方喜风;金成;史春元;

    A7N01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应力腐蚀裂纹敏感性,为消除或降低铝合金焊接结构的残余拉应力,抑制应力腐蚀裂纹的形成,对7N01铝合金型材焊接部件进行频谱谐波振动消除残余应力处理试验,并采用X射线法测量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及分布。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频谱谐波振动时效法具有较好的消除残余拉应力效果,尤其是残余应力的均匀化效果明显,适合于大型焊接结构的整体消应力处理。同时,频谱谐振处理对焊接接头的拉伸、弯曲和疲劳性能影响不大,都满足标准要求。

    2015年01期 v.38;No.268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复杂零件三维打印方向的建模和优化

    李淑娟;袁启龙;曹珊;闫敏;

    在复杂零件三维打印快速成型过程中,打印层的台阶误差使零件制造精度较差,影响零件质量。以减小三维打印过程中台阶误差引起的体积误差为目标,分析三维打印过程中体积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建立3DP零件制造方向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优化算法。以C#为平台结合Open GL的图形显示功能实现对二进制STL文件的读取和显示,使用遗传算法实现三维零件打印方向的优化,采用简单规则的零件对该优化模型进行测试,并以复杂零件为例对其打印方向的选取进行验证。

    2015年01期 v.38;No.268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Q345D钢厚板坯连铸结晶器内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许建飞;邢淑清;麻永林;王昊杰;陈重毅;

    为研究连铸过程中相关工艺因素对铸坯在结晶器内凝固的影响,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利用单元生死技术,研究结晶器中δ铁素体含量、拉速及过热度对300 mm厚Q345D板坯凝固过程的影响。分别获得δ铁素体含量、拉速及过热度对宽边截面上沿结晶器高度方向上出结晶器表面温度、坯壳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铁素体含量、拉速及过热度的提高都会使坯壳沿结晶器高度方向的表面温度和厚度在距弯月面180 mm处呈周期性波动,波动范围为100 mm左右;当拉速为1.0 m/min、过热度为40℃及包晶反应中铁素体转变含量为100%时,温度差和厚度差波动幅度最大,此时温差为364.49℃,厚度差为6.17 mm。

    2015年01期 v.38;No.268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球化工艺对Fe-1.3C-1.5Cr-1.5Al超高碳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陈云祥;石淑琴;孙建鹏;赵芳霞;张振忠;

    为研究离异共析和调质两种球化工艺对Fe-1.3C-1.5Cr-1.5Al超高碳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利用SEM进行组织观察和材料万能试验机以及维氏硬度计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超高碳钢1 150℃×5 h-650℃×0.25 h珠光体转变组织,经850℃×0.25 h奥氏体化于830℃保温2 h后转变为完全的球状珠光体组织;经850℃×1 h淬火、650℃×2 h回火的调质处理获得回火索氏体;两种球化组织均具有高强度、高塑性,拉伸断裂机制均为沿晶断裂。

    2015年01期 v.38;No.268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转向架钢板对接焊结构力学及疲劳性能研究

    王勇;吕晓春;武永寿;张中东;李文;梁景恒;张涛;

    选用15 mm厚Q355NHC钢和G20Mn5N铸钢两种板材,采用CHW-55CNH和JM55-Ⅱ两种焊丝的相同对接焊工艺焊接成对接试板。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弯曲、冲击、硬度试验,以及宏观、微观金相分析、疲劳性能分析,比较两种焊丝焊接的异种钢板焊缝两侧基本性能及疲劳性能的差异。研究发现,JM55-Ⅱ焊丝焊接的焊缝接头强度高于铸钢母材强度,异种钢板的化学成分、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工艺对异种钢板焊缝两侧基本性能没有产生明显影响,焊缝的疲劳性能优于铸钢侧母材性能,验证了JM55-Ⅱ焊丝代替CHW-55CNH焊丝用于城市客车生产的可行性。

    2015年01期 v.38;No.268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激光重熔对镍基热喷涂涂层性能的影响

    潘力平;郑子云;刘红伟;刘光;崔烺;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2 mm厚的Ni Cr BSi-WC12Co涂层,并用3 k W光纤激光器对涂层进行重熔处理正交试验。对涂层组织、硬度、耐磨性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经激光重熔后,涂层的缺陷减少,耐磨性得到改善;激光重熔对激光功率较敏感,随着激光功率增大,结合强度增加,涂层缺陷也随之增加,涂层硬度先升高后下降,存在最大值;预热400℃时,涂层硬度能达到最高点,且裂纹得到较好控制;激光重熔涂层耐磨性能较HVOF涂层提高明显。

    2015年01期 v.38;No.268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混合稀土对AZ80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甘俊雄;张帆;韩修柱;刘楚明;

    利用XRD衍射分析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设备研究低含量混合稀土对AZ80镁合金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稀土含量的增加晶粒不断细化,生成的板条相Al11RE3(RE代表Ce和La)也逐渐增加,在热变形过程中阻碍位错和晶界的运动,强化合金的力学性能,其中稀土的质量分数为0.15%的合金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该合金挤压态下的抗拉强度为320 MPa,屈服强度为221 MPa,伸长率为16%;在175℃时效16 h的条件下,材料达到峰时效,合金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抗拉强度为354 MPa,屈服强度为246MPa和伸长率为9.4%。

    2015年01期 v.38;No.268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ZK60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

    许诗源;郝维慧;刘楚明;杨续跃;

    为提高ZK60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对其表面化学镀镍工艺进行研究。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预处理层和镀镍层的形貌、成分及镀层结构。镀层的耐蚀性能通过极化曲线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镀镍过程中,Ni-P镀层优先在酸洗产生的腐蚀坑处形核;镀镍1 h后可获得均匀致密、无明显缺陷的非晶态Ni-P镀层,镀层厚为17.64μm,磷的质量分数达12.32%;在质量分数为3.5%Na Cl溶液中,镀层的自腐蚀电位为-0.43 V,腐蚀电流密度约为基体的1/20,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2015年01期 v.38;No.268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信息

  • 瑞士RUAG公司率先3D打印太空部件

    梓文;

    <正>2014年10月27日苏黎世报道,瑞士RUAG航天公司计划不久将使用3D打印的部件制造卫星,从而使他们更轻、更便宜。作为项目一部分研究,RUAG航天公司的专家制造了地球观测卫星的天线支架。过去该公司为欧洲太空署(ESA)提供了类似的用传统工艺制造的Sentinel-1A雷达卫星用支架。RUAG公司与Altair公司现已重新设计了该支架,以便优化3D打印。3D打印部件由德国EOS公司完成,最终的3D打印部件质量仅为过去部件质量的一半,并且具有良好的刚度。

    2015年01期 v.38;No.268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瑞典Swebor 500装甲钢

    梓文;

    <正>Swebor 500钢是瑞典斯威堡钢有限公司所产的耐磨钢板和低合金抗弹防护钢。其化学成分为:0.32%C,0.60%Si,1.60%Mn,0.020%P,0.010%S,0.025%(S+P),还包括少量的Cr+B。厚为2~40 mm。低碳、锰含量、精细的控制加热、轧制和冷却工艺使Swebor装甲钢具有良好的硬度、高强度、焊接性能和抗弹性能的综合性能。该装甲钢可用于大多数防护对象。抗拉强度为1 700 MPa,屈服强度为1 250 MPa,硬度为450~520HB,伸长率为10%。

    2015年01期 v.38;No.268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蓬从法国购买12辆Nexter公司Aravis 4×4多用途装甲车辆

    梓文;

    <正>2014年10月29日,法国Nexter公司CEO Philippe Butin在法国和加蓬国防部长会议上签署了一项合同,将为加蓬共和国提供12辆ARAVIS高防护4×4车辆。ARAVIS将配备Nexter公司的遥控20 mm炮塔ARX20和RPG防护装置PG-Guard,还配有Nexter公司机器人侦查无人地面车辆NERVA LG。ARAVIS是由法国Nexter公司设计和制造的多用途装甲车辆。Nexter公司指出,该车的防护是基于公司新型Safepro装甲技术,防护水平为4-4-4,即Stanag 4569 4级防护水平,可抗14.5 mm弹威胁,4级地雷防护能够使车辆腹部

    2015年01期 v.38;No.268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直接金属沉积工艺

    梓文;

    <正>美国陆军坦克车辆研发工程中心(TARDEC)的工程师使用直接沉积金属(DMD)工艺修复/再制造国防部地面车辆系统损坏的部件。该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工艺利用激光、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粉末金属来重新改装部件以满足不同设计和技术升级需求。作为国防部所有有人和无人地面车辆系统的集成单位,TARDEC负责提供先进的军用车辆技术。该中心的技术、科学和工程研究人员一直在进行地面系统生存力、动力和机动性、地面车辆机器人、部队防护、车辆电子学和结构等的前沿研究与开发。

    2015年01期 v.38;No.268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编平台

    <正>2010年编辑部已开通《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编平台,网址:www.bckg.cbpt.cnki.net。作者经注册后可进行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上传稿件)、稿件查询。作者如果收不到稿件编号,请致电编辑部0574-87902254查询。

    2015年01期 v.38;No.268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致谢本期审稿专家

    <正>~~

    2015年01期 v.38;No.268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于替代汽车钢的超高强镁合金

    梓文;

    <正>高强轻型是制造商的终极目标,而材料获得高强度的同时还不牺牲材料韧性是材料研究人员的终极目标。北卡州大学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新工艺,可使镁合金强度大幅提高但还不降低延性。这种工艺制造的超高强镁合金对于汽车工业非常重要。2012年,奥巴马政府公布了新的燃油标准,到2025年,轿车和卡车的燃油效率应达到23.17 km/L。完成这一指标的唯一办法就是减轻车辆的质量。镁合金由于其可回收性、良好的铸造性能和低密度,近年来受到车辆界的广泛关注。目前,镁合金已用于大量非结构汽

    2015年01期 v.38;No.268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美铝公司(Alcoa)制造出世界最大的战车单件锻造铝合金车体

    梓文;

    <正>据华盛顿克利夫兰商业网报道,美铝公司,全球轻型高性能金属领导者,已经研制出世界最大的单件锻造铝合金车体用于战车以提高部队防护能力。这是2013年10月21日发起的美铝-美国陆军合作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内容,其目标是替代目前组装的车体。根据早期的模拟,单件下车体结构比传统车体可提供2倍以上的防IED等的爆轰能力,主要是由于这种车体结构没有焊缝。除防护力提高外,单件车体可被优化,减轻质量,缩短组装时间和降低成本。

    2015年01期 v.38;No.268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理化检测与失效分析

  • 铅钢铅复合结构板材超声检测技术研究

    李建文;汤光平;孙朝明;王增勇;

    为实现铅钢铅复合结构板材的内部质量无损检测,在详细分析铅钢铅复合结构板材的尺寸、缺陷特征及声学参数的基础上,采用模拟仿真分析的方法计算缺陷的特征信号。实际检测获得的超声信号验证了模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采用超声相控阵及滚轮阵列探头对试样进行了超声成像检测,检测结果与缺陷形状的一致性非常好。最终,采用此方法对尺寸为500 mm×1 000 mm×11 mm的铅钢铅复合结构板材进行检测,获得满意的检测结果。

    2015年01期 v.38;No.268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海上石油钻井套管接头腐蚀穿孔失效分析

    王宏;刘贤贺;潘涵;

    某海上油田钻井套管系统多次发现泄漏,经调查确认为钻井套管接头腐蚀穿孔所致。为避免此类泄露事故再次发生,对套管接头的腐蚀原因进行研究。对套管接头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理化性能和金相组织检测,以及腐蚀产物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管道油气中含有CO2和H2S,二者溶于水,使管壁产生点腐蚀;同时,由于加工原因,管壁内径发生变化,使介质形成湍流,易产生气泡,气泡腐蚀也是套管接头出现腐蚀穿孔的重要原因。

    2015年01期 v.38;No.268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生产与实践

  • 真空回转干燥釜主凸缘裂纹的焊接

    赵巧良;黄旭伟;冯关明;周兴夫;

    运用焊条电弧焊的多层多道焊技术修复真空回转干燥釜转轴主凸缘疲劳裂纹,实施交叉对称焊法。结果表明:利用碳弧气刨割除原来内加强圈,清除凸缘与内筒板连接角焊缝,采用A132焊条电弧焊的小规范多层多道焊技术,先焊收缩量最大的焊缝、尽可能让焊缝自由收缩、运用交叉对称施焊法,焊后强冷,经0.6 MPa、24 h保压一次通过,修复后运行至今效果良好。

    2015年01期 v.38;No.268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固态相变研究新观察、新发现、新理论

    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

    阐述本世纪以来固态相变试验研究的成果,展示主要试验新发现,这些发现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探讨固态相变新机制具有理论意义。在新的试验基础上,更新重要概念,简述贝氏体相变两派理论的整合,指出马氏体相变的切变机制的误区。完善珠光体转变理论,提出贝氏体相变、马氏体相变的新机制。

    2015年01期 v.38;No.268 100-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8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太阳能级纳米硅粉制备技术及发展概况

    杨文智;黄伟明;黄伟;尚福军;张保玉;陈子明;肖敏强;刘勇;

    纳米硅粉作为一类新兴的硅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系统地阐述纳米硅粉的制备方法,介绍各种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从原材料选取、原材料利用率、操作安全性、产品纯度、产率、环保性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各制备方法的利弊,指出目前急需开发一种具有较高综合优势的制备纳米硅粉的新方法,感应等离子技术有可能是纳米硅粉制备的一种新途径。

    2015年01期 v.38;No.268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冷喷涂制备陶瓷及陶瓷金属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

    崔烺;马冰;冯胜强;刘光;王秀玲;

    传统喷涂陶瓷粉末由于过高的喷涂温度,容易导致颗粒发生氧化、脱碳、相变、晶粒粗化等现象。冷喷涂较低的喷涂温度,避免了传统喷涂陶瓷颗粒所产生的缺陷,并且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增加了涂层的耐疲劳性,使冷喷涂在制备陶瓷涂层方面独具一格。但陶瓷颗粒塑性变形能力差,导致纯陶瓷涂层颗粒之间结合强度过低、孔隙率较大,严重影响涂层质量。而通过加入金属粉末利用其较好的塑性来提高复合涂层的性能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路径。重点阐述冷喷涂在制备陶瓷涂层以及陶瓷金属复合涂层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粉末的制备、喷涂工艺参数、涂层的微观组织、结合机理、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化学性能。

    2015年01期 v.38;No.268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氮化钒制备技术现状

    卫琛浩;朱军;唐洋洋;李波;张建芳;

    氮化钒作为一种炼钢添加剂,能显著提高钢的综合力学性能。重点探讨氮化钒制备的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详细对比介绍了两步法、钒酸铵还原氮化法、V2O3直接氮化法和其他先进生产工艺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重点对氮化钒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认为应开发高效环保的VN制备工艺,N2将成为其制备工艺中主流氮源,同时要实现V2O3真空碳热还原的工业化生产。

    2015年01期 v.38;No.268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与工艺研究进展

    原梅妮;向丰华;郎贤忠;弓巧娟;

    石墨烯的理论基础及实际应用研究已经成为该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综述制备石墨烯的6种主要方法及工艺,重点介绍碳化硅外延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及氧化石墨还原法的原理和工艺过程,比较几种相似方法的异同,并指出其相应优缺点及今后发展方向。

    2015年01期 v.38;No.268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30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稿约

    <正>本刊1978年创刊,以促进军民两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为宗旨,主要报道国内外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制备工艺、失效分析、理化测试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通过对国内外新材料领域研究热点及研究成果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优先刊登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和火炬计划项目,等等。重点刊登镁、铝、钛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特种钢材料、髙性能陶瓷结构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稀土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密

    2015年01期 v.38;No.268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