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敏;李乐;程康康;王裕;李继红;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X100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通过失重试验、电化学试验、SEM、EDS等研究X100钢焊接接头在3种酸性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接头焊缝区组织为AF、GB、少量的PF和极少量M-A岛,热影响区组织为GB、PF和黑色粒状碳化物;在3种酸性环境中,焊接接头焊缝区的腐蚀速率均低于母材区,焊接接头在5%H_2SO_4中腐蚀速率最大,在5%(HCl+H_2SO_4)中次之,在5%HCl中最小;焊缝在Cl~-酸性环境中以点蚀为主,腐蚀产物主要是Fe的氯化物及氧化物;在SO_4~(2-)酸性环境中发生严重的均匀腐蚀,腐蚀产物以Fe、Cr的氧化物为主。
2018年06期 v.41;No.29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7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启锋;林有希;范宜鹏;郭丽花;
采用超细微碳化钨晶粒麻花钻YG6及两种涂层(TiCN和TiAlN)刀具,对黑色双向编织芳纶纤维复合材料(AFRP)进行高速钻削试验。研究刀具磨损过程对轴向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刀具磨损对轴向力影响显著,随刀具后刀面磨损增加,轴向力信号峰值急剧增加,且波动幅度较大;平均轴向力大小先以较快速度增大,后缓慢稳定增加,最后急剧增大。后刀面磨损量V_B值与轴向力F_z之间,呈一次线性函数分布规律。
2018年06期 v.41;No.291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魏文杰;何晓聪;刘佳沐;丁文有;
为研究黏接剂对PC板-泡沫FeNi-AA5052三明治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以PC板-泡沫FeNi-AA5052单搭自冲铆三明治结构(A组)及在接头内加入黏接剂形成黏铆复合三明治结构(B组)为研究对象,基于静力学试验研究各组三明治结构的力学性能及失效形式。结果表明:B组接头的钉头高度超过A组0.23 mm,内锁长度比A组增加0.14 mm,残余底厚比A组增加0.01 mm;相对于A组,B组三明治结构的静失效载荷增加70.9%,刚度值增加8.6%,能量吸收值增加156.8%;在静力学拉伸试验中,A组失效模式为接头区域PC板撕裂,B组为PC板断裂。加入黏接剂后三明治结构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2018年06期 v.41;No.291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蔡宣明;张伟;范志强;高玉波;
针对巡航导弹攻击地下目标过程中,在非预定目标深度出现战斗部颗粒增强复合材料装药提前起爆现象,研究颗粒增强复合材料装药在不同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响应。基于改进的SHPB试验技术,实现常应变率加载及试件均匀变形,确保试验数据的可靠性,结合试验研究结果探索应变率效应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动态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将应变与损伤变量耦合,揭示应力-应变比与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弹性损伤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在高应变率为(400~2 200)s-1加载条件下的动态力学响应曲线呈非线性关系,具有明显应变率效应,随应变率的增大,应变强化效应由上凸特性转变为线性关系;结合有效应力及应变等效关系,将应变与损伤变量耦合,可描述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在不同加载时期内损伤变量与轴向应力-应变比值之间的关系。
2018年06期 v.41;No.291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9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崔磊;刘静;李兰云;
为解决双层波纹管液压胀形过程中出现的成形不足、起皱和破裂等问题,采用响应面法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波纹管成形多目标工艺参数优化研究。以最大壁厚减薄率和波高为优化目标,模片间距、内压力、摩擦因数为优化变量,建立优化目标与优化变量间的二阶响应面模型,进一步用多目标优化获得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当模片间距为(24.5~27.1)mm,摩擦因数为0.1~0.5,内压力为(9.00~10.53)MPa时同时满足波高和最大壁厚减薄率优化条件。将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应用于实际生产,可获得壁厚减薄率小、波高满足要求的波纹管零件,表明该优化方法可靠。
2018年06期 v.41;No.291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翟停停;曾凯;丁燕芳;何晓聪;邢保英;肖智杰;易金权;
针对1.5 mm厚的DP590高强钢薄板,设计双脉冲直流点焊波形,开展胶接点焊正交试验,通过拉剪试验获得接头的失效载荷;建立双脉冲胶接点焊仿真模型,分析熔核过程温度场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双脉冲和单脉冲胶接点焊接头的最大平均失效载荷分别为9 863.34、9 006.01 N;温度热循环曲线呈"双峰"特征,熔核区存在两次焊核成长过程,当焊接时间为169 ms时,熔核区温度达到1 517.4℃以上,熔核中心处温度为2 600℃,当焊接时间为340 ms时,熔核在2个脉冲电流作用后达到最大值;焊核直径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值一致,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
2018年06期 v.41;No.291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磊;徐晨;徐国跃;钱雪;刘初阳;谭淑娟;
为研究SDBS含量对涂层附着力、抗热震性能和发射率性能的影响,通过湿化学法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无机硅酸盐基耐高温低发射率涂层(IRLEC)填料氧化铈(CeO2)进行表面包覆,以提高其在800℃工程应用条件下的抗热震性能。结果表明:IRLEC的抗热震性能与填料的分散性能以及涂层的孔隙率有关。当SDBS的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1%时,填料在涂层中的分散性能以及涂层的孔隙率得到改善,相应地涂层抗热震次数由未包覆时的4次提高到17次,附着力从4级提高到1级,600℃下(3~5)μm波段的发射率从0.362降低到0.352,提高IRLEC的功能性与工程性。
2018年06期 v.41;No.291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健;谢燕翔;
以纯Ni粉末作为熔敷材料,用光纤激光器在316L不锈钢表面进行激光熔敷。用SEM、EDS、XRD分析熔敷涂层的组织形貌与物相组成,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涂层与基材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涂层表面光滑,微观结构致密,与基材结合良好,涂层主要为γ(Ni,Fe)固溶体和FeNi3相,从顶部到底部组织形态依次为等轴晶、柱状晶、胞状晶,界面结合区为平面晶;涂层的自腐蚀电位为-0.13 V,电流密度为5.012×10-7A/cm2,相比于不锈钢基材,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提高0.16 V,电流密度降低55.33%,腐蚀阻抗值高于基材,涂层表面钝化膜无夹杂物,完整性更高,点蚀萌生更加困难,同时可降低点蚀扩展速率,保护不锈钢基材。
2018年06期 v.41;No.291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1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振朝;薛阳;袁启龙;徐瑾;李言;
为有效控制超高强度钢高速铣削加工过程中的表面完整性,利用涂层硬质合金刀片对16Co14Ni10Cr2Mo超高强度钢进行高速铣削试验。研究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对三维表面形貌、三维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通过3D共聚焦轮廓显微测量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加工后的三维表面形貌、三维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余应力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三维表面形貌图中等距纹理为铣削参数中每齿进给量的体现,三维表面形貌与三维表面粗糙度之间具有映射关系;三维表面粗糙度随铣削速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随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每齿进给量影响最为显著;在试验参数范围内,表面残余应力均为拉应力,随铣削速度的增大,x向表面残余应力呈上升趋势,y向表面残余应力呈下降趋势;随每齿进给量的增大,x向和y向表面残余应力均呈上升趋势;随铣削深度的增大,x向和y向表面残余应力变化不明显。
2018年06期 v.41;No.291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4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陈曦;杜成鑫;程春;潘念侨;
为研究Zr基非晶合金材料在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能量释放特性,采用准密闭反应容器试验方法,观察不同冲击速度下Zr基非晶合金破片的冲击反应过程及现象,测量冲击反应的压力时程曲线。结果表明:Zr基非晶合金破片发生爆燃性化学反应,产生的明亮火光和喷射现象持续一定时间;冲击速度对Zr基非晶合金破片的冲击释能特性有显著影响,当冲击速度为1 350 m/s时,冲击波超压和准静态压力达到最大,Zr基非晶合金破片冲击反应较完全。在此基础上,推导准静态压力与能量的函数关系,以及冲击温度表达式,表征Zr基非晶合金材料动态能量释放特性。
2018年06期 v.41;No.291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3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许毅;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在A3钢表面制备Ni-TiN纳米镀层,利用扫描电镜、电子分析天平、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等设备对Ni-TiN纳米镀层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Ni-TiN纳米镀层腐蚀失质量。结果表明:当脉冲频率为500 Hz、TiN粒子的质量浓度为8 g/L和电流密度为4 A/dm2时,Ni-TiN纳米镀层镍晶粒细小、结构精细、致密性较高、耐蚀性较好,镀层中元素Ti和Ni的原子数分数分别为20.1%和51.4%;BP神经网络预测Ni-TiN纳米镀层腐蚀失质量的相对误差较小,最大均方误差(MSE)仅为9.8%。
2018年06期 v.41;No.291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宇;赵燕伟;宋仁国;
在硅酸盐电解液中加入纳米TiO_2添加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化学工作站等进行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测试,研究经NaCl溶液长时间浸泡后,ZL101A铸造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涂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5%的NaCl溶液中浸泡384 h后,涂层才出现比较明显的腐蚀,可见此工艺很大程度改善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2018年06期 v.41;No.291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2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侯晓莉;李言;石珣;高新勤;杨明顺;袁启龙;
建立基于ABAQUS/Explicit的金属波纹管单点增量成形有限元模型,进行双波纹金属管成形过程的相关数值分析与模拟,分析两组波纹间等效应力-应变以及波纹轮廓高度的变化分布。针对T3紫铜材料,进行仿真和试验结果的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单点增量成形多波纹金属管有限元仿真模型可靠且有效;波纹连接区最易出现缺陷并产生较大的轮廓误差。
2018年06期 v.41;No.291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银波;祝家奇;王陆军;邓云飞;
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平头弹撞击2A12-T4铝合金靶板模型,通过改变弹体、破片和靶板三者间的接触形式,研究破片位置对靶体撞击失效特性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基于弹体撞击靶体试验数据,验证数值仿真结果的有效性;通过数值仿真计算,获取不同初始撞击条件下的弹体速度,揭示弹道极限速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弹体撞击靶体的物理过程,以及靶体变形失效机制。结果表明:靶体的抗撞击性能及失效模式受破片位置与弹体速度二者的共同影响,随弹体与破片接触面积的增加,靶体的弹道极限速度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此外,弹体与破片之间存在一个最佳重叠面积,使靶体的抗撞击性能最高。
2018年06期 v.41;No.291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嘉宇;张云龙;刘彬;李成海;谢源虎;唐彪;潘佳琪;
为提高纯铜材料在室温条件下的抗磨性,将α-SiC与(Al_2O_3+Y_2O_3)共同加入到Cu基材料。以商用雾化铜粉和α-SiC粉末为原料,(Al_2O_3+Y_2O_3)为添加剂,结合球磨分散技术和热压烧结技术制备Cu/SiC基混杂材料。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Al_2O_3+Y_2O_3)增加,铜基混杂材料的密度逐渐降低,在(6.2~6.8)g/cm~3变化不明显;添加(Al_2O_3+Y_2O_3)的Cu/SiC基混杂材料的摩擦因数明显低于纯铜,磨损机制主要以磨粒磨损为主。
2018年06期 v.41;No.291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宗伟;徐冬霞;许国星;高增;陈思杰;牛济泰;
以Sn3.0Ag0.5Cu钎料为中间层对镀镍55%(体积分数)SiC_p/6063Al复合材料和覆Ag玻璃基板进行氩气保护钎焊。焊接温度为260、265、270℃,焊接时间为30、35、40 min。通过SEM、EDS和剪切试验分析钎焊工艺对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钎焊前对55%SiCp/6063Al复合材料进行镀镍处理,可明显提高钎料对55%SiCp/6063Al复合材料的润湿性能;对玻璃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可以提高其焊接性能;焊接接头结合致密,无气孔裂纹等缺陷,在焊接参数为260℃、40min条件下,剪切强度最大,为12 MPa。接头断裂形式主要为韧性断裂。
2018年06期 v.41;No.291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庄蕾;
采用场辅助扩散连接(FDB)技术对AlMgB14-30%TiB_2复合材料和金属Nb进行连接,改变压力等试验参数,研究其对连接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分析扩散连接机理。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截面形貌,用剪切强度表征连接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电场的存在使反应界面激活能下降,有利于TiB_2相在连接界面处的富集;连接成功的最小压力为50 MPa;控制初始硼粉的含氧量可以有效避免在连接界面处产生氧化物带。
2018年06期 v.41;No.291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7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邹敏明;黄伟明;黄伟;田开文;张全孝;
研究真空热处理温度、时间对纳米钽粉形貌、平均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时间为20 min时,随着纳米钽粉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粉的比表面积逐渐减小;当热处理温度为1 000℃,热处理时间小于40 min时,纳米钽粉的平均粒度变化较小,当热处理时间达到60 min时,纳米钽粉的比表面积迅速减小。
2018年06期 v.41;No.291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富建;屈盛官;苏飞;邓朝晖;
为研究Ti-6Al-4V粉末冶金材料残余微孔隙对切屑形成的影响,对比分析其锻件切屑的剪切方向角φseg、突起角ρseg和剪切带处的平均剪应变γ_(seg)。结果表明:Ti-6Al-4V锻件切屑的剪切方向角φseg大于其粉末冶金材料;突起角ρse和剪切带的平均剪应变γ_(seg)均小于粉末冶金材料。
2018年06期 v.41;No.291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昌方;刘长瑞;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手段,研究液体动力黏度对液态复合胞抗射流侵彻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液体当前动力黏度的因素有当前的瞬时压强、温度以及液体初始动力黏度,温度和瞬时压强对动力黏度的影响是间断不连续的,液体初始动力黏度是当前动力黏度的放大因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液体初始动力黏度的增大,液体受到的等效应力增大;液态复合胞吸收的能量增大,表现为液体内能增大、胞的内能增大;扩孔形状严重变化,射流头部变钝变粗;射流头部速度降低,直到不能继续侵彻。数值仿真体现的干扰规律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充分证明液体动力黏度对液态复合胞抗射流侵彻性能的影响。
2018年06期 v.41;No.291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士廉;吕彦;黄建文;高永亮;李登仁;胡俊;田雨江;
新型高强韧Cr-Ni-Mo-V钢以新的设计思想为指导,采用"减法合金"和氧化物控制理论,减少易氧化元素、提高主元素,从而有效提高钢的强韧性。对新型高强韧钢在不同氧含量下钢中夹杂物以及显微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该高强韧钢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减法合金和氧化物设计方法,可以提高新型钢的纯净度,增强钢的韧性;新型高强韧钢中存在纳米级M2C、VC等碳化物析出,大量位错在晶界、马氏体板条间增值和堆积,使钢兼具高强度和韧性。
2018年06期 v.41;No.291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9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崔卫超;武敬博;董晓聪;
根据双锥罩射流速度空间分布有限元数值仿真结果,采用最小二乘法和最优线性度对射流速度分布进行拟合,得到双线性速度分布方程,推导出双锥罩射流速度分布的双虚拟原点,并计算射流断裂时间,采用射流虚拟原点原理分别对此两条速度直线分布的射流进行侵深计算,得到双锥罩射流的侵彻深度。结果表明:双锥罩装药结构的侵彻深度为739 mm;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进行破甲仿真计算得到侵彻深度为780 mm,通过破甲试验得到破甲深度为730 mm。这种方法计算结果较仿真计算误差为5.26%,较试验结果误差为1.23%,说明这种基于双锥罩射流双线性速度分布的侵彻深度计算方法合理可行。
2018年06期 v.41;No.291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正>2010年编辑部已开通《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编平台,网址:www.bckg.cbpt.cnki.net。作者经注册后可进行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上传稿件)、稿件查询。作者如果收不到稿件编号,请致电(0574-87902254)编辑部查询。
2018年06期 v.41;No.291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聚氨酯工业》创刊于1986年,由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和江苏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聚氨酯行业专业性科技刊物,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武大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刊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源期刊、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收录。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刊号:ISSN l005-190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刊号:CN32-1275/TQ。
2018年06期 v.41;No.29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2018年06期 v.41;No.291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期刊简介:《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为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及检索系统收录,并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蝉联国家期刊奖和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主要内容:各种(黑色和有色合金)特种铸造方法,如:熔模铸造,压力铸造,半固态铸造、金属型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壳型铸造,消失模铸造(实型铸造)及电磁铸造等方面的理论、工艺、设备、造型材料、测试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各种(砂型铸造及
2018年06期 v.41;No.291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梓文;
<正>据英国简氏防务网站2018年8月30日报道,由于在斯特赖克轮式战车上测定Artis公司铁帘APS不满足要求,美国陆军探索使用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ADS主动防护系统安装在M1126斯特赖克车辆上。莱茵金属主动防护公司(前身为ADS Gesellschaft für aktive Schutzsysteme GmbH)已经收到美国商业技术(UBT)公司——莱茵金属主动防护公司的美国合作伙伴的合同,斯特赖克战车是
2018年06期 v.41;No.291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 33-1331/TJ,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004-244X,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52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科技期刊。本刊为2017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核心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2018年06期 v.41;No.291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梓文;
<正>KF41 Lynx是由德国莱茵金属防务公司研发的Lynx系列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比KF31 IFV长为7.22 m,质量为10 t。KF41长为7.7 m,宽为3.6 m,高为3.3 m,具有更高功率的发动机。2018年9月在欧洲萨托利武器展上KF41以步兵战车和指挥车两种车型展出。KF41是模块化设计和高水平防护的新一代履带式装甲车。KF41 Lynx设计的核心是车辆的分离和模块化。德国莱茵金属公
2018年06期 v.41;No.291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梓文;
<正>Lynx模块化系统提供了冲突中对威胁的灵活应对力。抗弹和抗爆轰模块更换容易,在战场上还考虑了全方位威胁,包括应对抗集束弹的顶防护。具有Lance 2.0炮塔的Lynx KF41不仅具有被动反应系统,还有主动防护系统,可以摧毁RPG和反坦克导弹。Lance炮塔设计了内部成员抗弹层。模块化装甲可防护反坦克武器、中口径弹药、炮弹榴弹、IED和火炮壳体碎片。该车配备了自防护系统,其中包括莱茵金属40 mm Rapid Obscuration System (ROSY)和主动防护系统(APS),用于应对制导反坦
2018年06期 v.41;No.291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2018年06期 v.41;No.291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