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Ordnance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试验研究

  • 7A52/7055铝合金层合结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吕俊智;李国平;任政;张潇;王群;

    对7A52/7055铝合金层状复合材料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以及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冲击压缩试验,并分析其应力-应变、能量吸收和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当应变率为(1 000~3 000)s-1时,7A52/7055铝合金层状复合材料在高应变率下敏感性较高,其流动应力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升高,在高温条件下材料的流动应力变化不明显;在350℃时能量吸收效果明显,当7A52和7055层厚比为1∶2时,能量吸收效果最佳;基于MATLAB curvefitting拟合出的Johnson-Cook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试验中铝合金层状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

    2019年02期 v.42;No.29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Ni元素对快速成型Fe合金缺陷与性能的影响

    王刚;郭跃东;王微;檀财旺;张光胜;

    通过球磨法向Fe基合金粉末中分别混入质量分数为5%、10%、15%的Ni粉,并采用激光快速成型法分别制备出尺寸为15 mm×10 mm×5 mm的Fe基合金样品。研究混入不同比例Ni粉的Fe基合金样品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激光成型过程中,不同的样品内均发生严重晶化,并伴随裂纹和孔洞等缺陷,但随Ni含量的增加,Fe基合金样品中裂纹与孔洞逐渐减少;添加15%Ni粉的Fe基合金样品,裂纹和孔洞最少且耐腐蚀性能最好。

    2019年02期 v.42;No.293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Al2O3含量对纳米FeCo/Al2O3复合薄膜结构和磁性影响

    马跃;冯明;徐仕翀;李海波;刘梅;

    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法,结合在氢气中的还原工艺,在Si(001)基片上制备FeCo/Al_2O_3复合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Al_2O_3含量对薄膜样品的微观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Al_2O_3含量增加,FeCo晶粒尺寸减小,FeCo/Al_2O_3复合薄膜矫顽力递减,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说明Al_2O_3的存在可有效抑制FeCo晶粒生长,但Al_2O_3含量过高不利于复合薄膜软磁性能的优化。

    2019年02期 v.42;No.293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冲击对6082铝合金MIG焊接接头表层组织的影响

    何柏林;金辉;封亚明;

    对6082铝合金MIG焊接接头进行超声冲击试验,借助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超声冲击对6082铝合金表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冲击电流和时间分别为1.0 A/2 min、1.0 A/5 min、1.5 A/2 min、1.5 A/5 min时,表面塑性变形层厚度分别为35、45、40、60μm,冲击参数为1.0 A/2 min时硬化层没有明显的冲击缺陷,其余3种参数冲击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4种冲击参数下表层晶粒均有一定程度的细化,冲击参数为1.5 A/5 min时,最小晶粒尺寸可达200 nm左右。

    2019年02期 v.42;No.293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5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木纤维/镍铁氧体复合中空微管的制备及吸波性能

    李锐;钱良存;刘家菊;穆殊慧;

    采用化学离析法制备杨木纤维,高温烧结形成杨木纤维碳材;Sol-gel法制备杨木纤维/镍铁氧体复合中空微管和镍铁氧体纳米粉料。利用XRD,S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3种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吸波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微管长度约为100μm,直径约为5μm,包覆的镍铁氧体层厚度约为1.5μm;复合微管的吸波性能远高于纳米粉料和杨木纤维碳材料,其在(2~18)GHz内的最大反射损耗达-30.4 dB(10.6 GHz),反射损失低于-10 dB的频率为(5.8~13.6)GHz。与已有研究结果比较,复合微管材料具有较低的质量分数和更宽的吸波频带。

    2019年02期 v.42;No.293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温度对SPS烧结B4C-SiC复相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吴宇超;曹剑武;高晓菊;李志鹏;王成;

    以B_4C-20%SiC复相陶瓷为研究材料,通过SPS烧结方式烧结制备B4C-20%SiC复相陶瓷,研究烧结温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 950~2 000℃样品的致密化最明显,硬度和断裂韧性也迅速提升;当温度高于2 000℃时,样品基本致密,力学性能也不再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在2 000℃下烧结可得到性能优异的B_4C-SiC复相陶瓷,其相对密度为96.34%,硬度为32.44HV,断裂韧性为4.78 MPa·m~(1/2)。

    2019年02期 v.42;No.293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纤维缠绕超高压容器承载特性研究

    李长鹏;谢淮北;刘力红;

    为分析传统材料超高压压力容器笨重的缺陷,提出纤维缠绕超高压前混合磨料罐的设计方式。通过网格理论设计方法分析筒身段和封头段纤维铺层力学特性,计算出磨料罐筒身段及封头段缠绕纤维厚度及缠绕角。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立磨料罐三维模型,运用ANSYS软件对纤维缠绕超高压前混合磨料罐的有限元进行分析,分析其纤维铺层的主要应力、应变情况。优化磨料罐上罐口结构,并与传统结构磨料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合金钢制成的超高压磨料罐,纤维缠绕超高压前混合磨料罐的质量减轻一半以上,提升了前混合磨料射流装置的便携性;优化上罐口结构后,纤维铺层的应力、应变数值变化更加稳定。

    2019年02期 v.42;No.293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新型钛合金炮口制退器三维数值模拟与分析

    刘嘉鑫;袁军堂;汪振华;章波;王俊飞;

    以金属激光增材制造为技术手段,设计一种新型的钛合金航炮炮口制退器。基于三维非定常Euler方程,结合高精度Roe格式以及结构化网格技术,对带新型炮口制退器的膛口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小口径火炮的火药燃气速度以及冲击波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新型炮口制退器起到分流与制退作用,多侧孔结构实现了大程度的分流效果,同时制退效率可达到29%。文中制退器的结构设计以及数值模拟仿真方法对于新型钛合金制退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9年02期 v.42;No.293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硅酸盐电解液体系下AZ91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行为研究

    陈显明;范莹莹;

    研究AZ91镁合金在硅酸盐碱性电解液中的微弧氧化行为以及硅酸盐对微弧氧化膜层组织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X成膜过程,氧化膜的表面形貌、厚度、相结构和耐腐蚀性能都有重要的影响;随硅酸盐的质量浓度从5 g/L形成的膜层质量、厚度和耐腐蚀性能均先升后降,表面粗糙度先降后升;在本文的工艺条件下,质量浓度为10 g/L的硅酸盐电解液较有利微弧氧化膜层的生成。

    2019年02期 v.42;No.293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2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设计Sn-Bi-Ag-Cu-Ce无铅焊料的性能分析

    许国星;徐冬霞;王宗伟;王东斌;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设计新型Sn-Bi-Ag-Cu-Ce五元无铅焊料,对焊料熔点、铺展系数及抗拉强度进行测试,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五元无铅焊料的最佳配方,并对比分析最佳焊料的强度及润湿铺展性能。结果表明:Sn-Bi-Ag-Cu-Ce五元无铅焊料的熔点接近Sn-37Pb焊料,为203.4℃;焊料组织中的富Bi相、Ag3Sn相和Cu6Sn5相得到细化,焊料抗拉强度明显提高,达到56.3 MPa;焊料铺展系数相较SAC305、SAC0307焊料提高9.4%、13.8%。

    2019年02期 v.42;No.293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EFP成型数值模拟及侵彻45钢靶试验研究

    赵丽俊;郝永平;

    为研究EFP的成型机理和侵彻性能,在目前药型罩材料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对EFP成型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推导,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同一结构紫铜、钽和钽钨药型罩EFP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靶试对3种材料药型罩EFP的侵彻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紫铜、钽和钽钨药型罩数值模拟着靶速度与试验测得着靶速度基本长径比较为合理,有利于提升侵彻性能;钽钨药型罩能有效穿透80 m(889倍装药口径距离)处90 mm(1.0倍装药口径)厚的45钢靶板,靶板正面和背面穿孔直径较大,靶后靶体的崩落面积较大,后效毁伤效果好。EFP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对3种材料药型罩EFP的成型形状和对钢靶的侵彻能力作出评价,为EFP型罩材料的选择提供技术参考。

    2019年02期 v.42;No.293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国产热冲压模具钢高温性能研究

    杨晓彩;张保玉;王真;李爽;吴晓春;

    通过SEM、TEM等检测手段对比研究高强钢板热冲压用4种热作模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结果表明:SDCM和DIEVAR钢在抗回火软化性能、热稳定性、热疲劳性能表现优于H13和CR7V;SDCM和DIEVAR的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明显大于H13和CR7V钢;SDCM和DIEVAR的热物理性能优于CR7V和H13钢,更适合热冲压模具的工况要求;SDCM优秀的性能源于其良好的合金化设计,在保证Mn、Si含量低的同时提高Mo、V含量,降低Cr含量。

    2019年02期 v.42;No.293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6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低发射率涂层与超材料吸波体兼容性能的研究

    何云飞;徐晨;徐国跃;梁娟;郭腾超;

    采用添加炭黑阻抗匹配层的方法提高(8~14)μm波段低发射率涂层与超材料吸波体的兼容性。发射率由IR-2型发射率测试仪测试,用弓形法测量添加炭黑阻抗匹配层前后,低发射率涂料与超材料吸波体复合结构在(2~18)GHz频段的反射率损耗曲线。结果表明:涂覆低发射率涂层对超材料吸波体的吸波性能影响较大,(2~18)GHz频段的平均反射损耗衰减5.81 dB;-10 dB吸波带宽缩短4.2 GHz。在低发射率涂层与超材料基板之间添加炭黑匹配层后,复合涂层的发射率基本保持不变,但是提高了涂层与超材料的兼容性能,涂覆后(2~18)GHz频段的平均反射损耗仅减少2.16dB;-10 dB带宽仅减少3.16 GHz。

    2019年02期 v.42;No.293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6A01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和MIG焊接头性能研究

    董力群;梁景恒;毛镇东;韩晓辉;郑自芹;徐智宝;李宁兴;

    分别采用激光-MIG复合焊和MIG焊对3 mm厚的6A01-T5铝合金型材进行焊接,使用体式显微镜、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计、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两种焊接接头的宏观金相、显微组织、硬度分布、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并用高频疲劳试验机对比分析两种焊接接头平滑件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激光-MIG复合焊和MIG焊接头成形良好;激光-MIG复合焊抗拉强度高于MIG焊,激光-MIG复合焊接头中的焊缝区硬度最低,MIG焊的在离熔合线5 mm的母材"过时效"软化区;激光-MIG复合焊疲劳强度高于MIG焊,焊缝第二相尺寸较小且弥散;激光-MIG复合焊接头综合性能优于MIG焊。

    2019年02期 v.42;No.293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Mn对低合金钢连续冷却相变规律的影响及强化机制

    陆春洁;邵伟;镇凡;曲锦波;

    通过热模拟试验、热轧试验,结合金相分析等研究不同Mn含量低合金钢的连续冷却相变规律,探讨Mn对低合金钢组织性能及强化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Mn能降低钢的相变开始温度(A_(r3))和相变结束温度(A_f),降低形成贝氏体的临界冷速,Mn的质量分数每增加0.1%,可使Ar3降低8.6℃,Af降低13.3℃;随Mn含量的升高,试验钢中的铁素体晶粒尺寸逐渐减小、珠光体含量增多、试验钢的强韧性提高、,塑性稍有降低;Mn的质量分数达到1.60%时,在4℃/s低冷速下即出现大量的贝氏体组织,塑韧性均有大幅降低。细晶强化和固溶强化是试验钢的主要强化方式,其中细晶强化效果大于固溶强化效果。Mn的质量分数为0.1%时引起的屈服强度增量约为10 MPa,其中细晶强化分量约为6 MPa,固溶强化分量约为4 MPa,引起的抗拉强度增量约为13 MPa。

    2019年02期 v.42;No.293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3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热处理对Ti-7Si-2Al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

    任静;周灵展;徐英;陈大辉;彭银江;洪晓露;朱鸿磊;侯林冲;朱秀荣;

    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出Ti-7Si-2Al合金,经1 050℃固溶和700℃时效后,分析不同固溶和时效时间对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和SEM性的匹配最好,其呈与压缩端面成45°方向的脆性断裂特征。热处理后的Ti-7Si-2Al合金由α-Ti、球状的Ti_5Si_3和极小颗粒状的Ti_3Si组成。

    2019年02期 v.42;No.293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TC4钛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研究

    张龙;陈东高;王大锋;马冰;马良超;辛海鹰;张迎迎;戴宇;

    通过激光-MIG复合热源焊接参数优化,获得15 mm厚钛合金对接焊接接头,利用金相分析、拉伸试验和显微硬度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口角度60°,钝边5 mm焊接过程最稳定,打底层焊缝熔深和熔宽随激光功率和焊接电流的增加而增加,随焊接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采用摆动焊接进行填充和盖面,焊接过程熔滴过渡稳定,无焊接缺陷,焊缝由单一的α'马氏体组成,热影响区显微组织为初生α相和α'马氏体;接头抗拉强度高于母材,断后伸长率为11.5%,略低于母材,拉伸试样断裂在母材处。焊缝区显微硬度最高,热影响区居中,母材最低。

    2019年02期 v.42;No.293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3K]
    [下载次数: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信息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编平台

    编辑部;

    <正>2010年编辑部已开通《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编平台,网址:www.bckg.cbpt.cnki.net。作者经注册后可进行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上传稿件)、稿件查询。作者如果收不到稿件编号,请致电(0574-87902254)编辑部查询。

    2019年02期 v.42;No.293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制造增强金属合金部件的新方法

    沐清;

    <正>在2018年6月19日出版的美国专利US9999921中介绍了美国通用公司一种制造增强金属合金部件的方法,用挤压铸造或半固态金属成形及后续热处理工艺,制造带原位成形增强相的铝或镁基合金复合材料发动机块或其他部件。包括引入增强相前驱体到块体金属中,其从高熵合金、铝基合金、镁基合金及其混合组成中选取,该前驱体在后续热处理步骤中通过加热块体金属和挤压成形或

    2019年02期 v.42;No.293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国悄悄试验可对水上表面作战的1.02 km/s重炮炮弹

    沐清;

    <正>据美国2019年1月8日报道,新炮弹从标准海军舰炮上发射,可击中目标,比导弹便宜很多。从现有巡洋舰和驱逐舰舰炮上以1.02 km/s(3马赫)发射了超高速弹(HVP)。与越来越贵的反导弹拦截机相比,作为被制导弹,HVP的高爆性是传统舰炮弹药的3倍,对地面敌人打击力更强,也可拦截前来的反舰导弹。制导导弹驱逐舰USS Deway在2018太平洋边缘(RIMPAC)演练行动中发射了20枚新HVP弹。尽管试验不保密,在当时仍不被美国海军报道,只知这是海上军舰第一次使用HVP。

    2019年02期 v.42;No.293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理化检测、失效分析

  • 复合材料/铝合金黏接-自冲铆接头力学性能

    卢嘉伟;何晓聪;丁文有;魏文杰;刘可欣;

    为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黏接-自冲铆复合接头力学性能,对厚度为1.5 mm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及5052铝合金板材分别进行自冲铆接,结合dp460环氧树脂黏接-自冲铆复合连接及黏接3种不同工艺制作单搭式接头,通过剖面直观检测分析法对接头成形进行质量评价,由拉伸-剪切试验获得各组接头的静破坏载荷及失效位移,并计算相应能量吸收值。结果表明:黏接-自冲铆复合连接工艺可以实现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与5052铝合金板材的有效连接,其复合接头静破坏载荷比自冲铆接接头增加160%,为5 425.2 N;与黏接接头相比,黏接-自冲铆复合接头能量吸收能力更强,是前者的2倍;失效模式为在铆接位置发生纤维层断裂,黏接处发生混合破坏,搭接区域的5052铝合金板上出现纤维层残留;失效机理为铆钉刺入破坏纤维材料的连续性,在黏接剂的作用下断裂的纤维层黏接在上板并与下板分离。

    2019年02期 v.42;No.293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Lode参数对Taylor撞击数值仿真的影响

    刘本学;焦炳银;肖新科;陈琳;

    通过光滑试样及缺口试样单向拉伸等基本材性试验标定本构模型与断裂准则参数。断裂准则分别采用修正JC断裂准则以及洛德角相关断裂准则,将两种断裂准则嵌入到Taylor数值仿真有限元程序,将断裂准则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校验断裂准则的有效性。结果表明:LODE裂准则预报的杆弹延性明显过高。

    2019年02期 v.42;No.293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0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金属表面腐蚀损伤形态演化规律研究

    张晓斌;任克亮;纪华;王婷;李佶敏;杨佳;丁丽宏;

    针对金属材料在环境作用下容易形成腐蚀损伤而致其力学性能降低的问题,采用元胞自动机方法,通过定义元胞规则,以氢标电极电位作为材料特性参数,定义铝和铁两种金属的溶解概率。研究两种材料在不同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腐蚀环境下,腐蚀表面形态演化和腐蚀产物形成规律。结果为研究金属搭接件在环境作用下的枕垫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9年02期 v.42;No.293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布氏硬度与抗拉强度的相关性在质控中的应用

    孙远东;

    研究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试验质量水平的必要措施。采用基于相关性检验法、最小二乘法、方差检验法、回归预测法对某42CrMo调质钢布氏硬度和抗拉强度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2CrMo调质钢的布氏硬度和抗拉强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的数学模型具有较好的显著性,通过统计学计算能实现对42CrMo调质钢室温拉伸试验中抗拉强度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2019年02期 v.42;No.293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重型车辆铝合金轮辋开裂原因分析

    高建国;张伟东;灵敏;包宇光;武雪峰;张瑞君;厍江海;彭卫刚;

    重型车辆铝合金轮辋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开裂。通过宏观形貌、显微组织、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化学成分检测、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其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铝合金轮辋发生开裂是由于卡槽根部过渡圆角R尺寸过小,造成了应力集中,致使K_1>K_(1SCC)而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另外,铝合金轮辋内部存在的相偏析带在腐蚀介质下起阳极作用,加剧了铝合金轮辋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2019年02期 v.42;No.293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1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界面层对TiC/TC4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沙云东;耿胜彪;骆丽;

    TiC/TC4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增强体SiC纤维和Ti合金基体会发生界面反应,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为研究界面层对TiC/TC4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正四方形RVE模型模拟复合材料细观受力情况,并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分别研究单胞模型在4种单向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和失效载荷大小,得到复合材料的失效模式。重点研究了界面层厚度对复合材料细观模型力学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界面层厚度对界面结合强度值和裂纹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反应层厚度控制在1μm附近最合适,与实际制造时所选取的界面厚度区间一致,可以作为复合材料加工时界面层厚度的参考理论依据。

    2019年02期 v.42;No.293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7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激光钎焊制备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研究进展

    李时春;周振红;伍俏平;邓朝晖;

    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因其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等特性广泛用于脆、硬、高强韧性材料的精密磨削加工中。激光钎焊制备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是一种先进的制备工艺。在激光钎焊制备过程中金刚石磨粒、结合剂、基体三者间能够实现良好的冶金结合,通过工艺参数的优选能够有效避免磨粒的损伤,获得较好的钎焊结果。综述了钎料成分、钎焊界面微结构、激光工艺参数对钎焊性能的影响规律,总结出激光钎焊多层有序化砂轮的基本原理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019年02期 v.42;No.293 105-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超硬磨料砂轮修整技术综述与展望

    冯克明;赵金坠;邢波;

    超硬磨料磨具以其优异的磨削性能获得机械加工领域普遍认可,但制约其进一步拓展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超硬砂轮修整极其困难。面对此难题,作者梳理目前超硬砂轮在工程应用中的主要修整方法,分析其工作原理、技术演变、主要特点、应用状况,对先进修整技术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并展望三大结合剂超硬砂轮实用修整技术及发展趋势。金属结合剂超硬砂轮大余量去除基本锁定为电火花放电修整,小余量修整主要以普通磨具磨削法修整为主,细粒度超硬砂轮采用在线电解修整优势明显;陶瓷结合剂超硬砂轮简单直线修整逐渐被点轮修整取代,高陡度成型砂轮修整仍是金刚石滚轮;树脂结合剂超硬砂轮多以磨削法修整为主,但科学实用修整技术仍需进一步研发。激光修整具有非接触、高效、便利、易控、超长寿命等优点,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集机、电、声、热、化等多种方法于一体的复合修整也是超硬砂轮技术人员一直关注和研发的重点。

    2019年02期 v.42;No.293 11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1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固态金属沉积工艺及军事应用

    苟桂枝;

    MELD是用于沉积金属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固态热机械工艺,不同于基于能束的金属增材制造工艺,也不同于基于片材层压的固态金属增材制造工艺,其具有可扩展、开放式操作、高沉积速度、产生近锻造微观结构、适用材料范围广、应用领域多等特点,已开始在战地废金属回收再利用、高抗弹性能装甲防护涂层制备等领域获得应用,具有良好的军事应用前景。

    2019年02期 v.42;No.293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金属半固态成形的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陈刚;郑顺奇;王斌锋;

    数值仿真技术在半固态成形技术研究上的应用,能够有效预测成形缺陷,为工艺参数-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场量信息。阐述了半固态数值模拟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半固态流变与触变的国内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2019年02期 v.42;No.293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

    <正>《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主编: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8版)之"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类的核心期刊。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体系,列出了78个学科的核心期刊表,并逐一对核心期刊进行了著录

    2019年02期 v.42;No.29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稿约

    <正>本刊1978年创刊,以促进军民两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为宗旨,主要报道国内外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制备工艺、失效分析、理化测试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通过对国内外新材料领域研究热点及研究成果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优先刊登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和火炬计划项目,等等。重点刊登镁、铝、钛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特种钢材料、高性能陶瓷结构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稀土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材料动态性能测试、模拟与表征等领域的试验研究性文章。本刊补白内容涉及专家对科研成果及前沿课题的短评,各种学术动态,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

    2019年02期 v.42;No.293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