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Ordnance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试验研究

  • 影响SmCo5@FeCo软磁相包覆效果的关键因素

    姚璐璐;王凤青;司平占;边宝茹;郑强;杜娟;

    为获得良好磁性耦合和高磁能积的纳米复合永磁粉,系统研究了化学法包覆软磁相FeCo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制备纳米复合磁粉SmCo_5@FeCo过程中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量、反应的加热方式、SmCo_5磁粉的预处理时间以及化学包覆反应的时间等对软磁相的形貌、尺寸、分布,以及对复合粉体的磁性能都有重要影响。表面活性剂分子量的调控和加热方式的改善可使相同量软磁相前躯物投入时形成更致密的高含量包覆层。经过酸洗预处理的SmCo_5粉更有利于软磁相包覆,酸洗时间0.5 h为佳。此结果对制备超高性能纳米复合永磁粉体及块体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3期 v.42;No.29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预应力作用下复合材料层合板弹道极限响应数值研究

    张春元;刘涛;原梅妮;

    基于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模型,通过施加合理的速度/固定边界条件建立带预应力的凯夫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弹道冲击数值计算模型。通过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对比,验证和评估复合靶板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及其弹道预测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预应力条件下复合靶板的弹道极限响应。结果表明:复合靶板弹道极限随预应力水平的增加呈"下降→增加→下降"的趋势。在低预应力水平下,复合靶板主要以面外分层损伤为主;在中等预应力水平下,复合靶板以面内拉伸损伤为主;在高预应力水平下,复合靶板出现体积损伤。

    2019年03期 v.42;No.294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T2-TA1搅拌摩擦钎焊接头显微组织及结合机理分析

    罗海龙;张敏;褚巧玲;慕二龙;丁旭;

    以B-Ag45CuZnCd为中间层进行T2-TA1搅拌摩擦钎焊(FSB)搭接接头的焊接。对两种焊接参数下形成接头的显微组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转速为1 500 r/min、焊速为5.7 m/h、压下量为0.3 mm条件下,Ti、Cu界面为"机械混合+冶金结合"的混合机制,焊核区界面由Ti层开始,相组成依次为α-Ti(s,s)+CuTi_2/TiCu/AgCd+Ag(s,s);在转速为1 180 r/min、焊速为9.0 m/h、压下量为0.5 mm条件下,Ti、Cu界面为冶金结合,结合区相组成为Cu(s,s)+Cu_4Ti,过渡层厚度约为8μm;热机影响区界面由Ti层开始,依次由α-Ti(s,s)+CuTi_2/AgCd+Ag(s,s)+Cu(s,s)/Cu(s,s)+Cu_4Ti/Cu(s,s)+Cu_4Ti组成;焊缝边沿区域为完全钎焊结合,界面组织为CuTi+AgCd+Ag(s,s)+Cu(s,s)。

    2019年03期 v.42;No.294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9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β-Sn与4H-SiC界面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马志鹏;李昊宣;张茗瑄;许志武;

    为研究金属钎料与SiC陶瓷的界面结合方式,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Sn(001)/4H-SiC(0001)界面进行几何优化,得到优化后界面体系的结构,从分离功表征结合强度以及电子结构布居分析的角度解释界面结合本质和键合方式。结果表明:SiC陶瓷中C封端界面的分离功高于Si封端界面的分离功,Sn原子与C原子间形成的离子共价键在界面结合的成键中占有主要的地位。

    2019年03期 v.42;No.294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隔板对聚能装药起爆点偏置形成EFP的影响研究

    李杨;王凤英;刘天生;阮光光;孙建军;杨玥;

    为研究隔板对聚能装药起爆点偏置形成EFP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和ALE算法对装药中有无隔板在起爆点偏离中轴的情况下形成EFP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分析有无隔板的聚能装药在不同起爆距离下EFP的形状、速度分布、偏离角度及断裂时间。结果表明:隔板对聚能装药在起爆点偏离中轴线的情况下形成的EFP偏离中轴的角度、射滴的形成等均有放大效应。起爆点偏离中轴位置越远,EFP的偏离角度越大,且聚能装药中的隔板对偏离角度的放大效应为30%~66%;随偏移量的增加,EFP断裂时间越早,射滴形成也越早。有隔板的聚能装药形成的EFP比无隔板的更早形成射滴,且隔板对EFP断裂的放大效应为5%~34%。

    2019年03期 v.42;No.294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4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Ti-6Al-4V锻件与粉末冶金材料切屑形貌的对比研究

    孙富建;屈盛官;苏飞;邓朝晖;

    利用热等静压工艺制备高致密度的Ti-6Al-4V粉末冶金材料,对比Ti-6Al-4V锻件和粉末冶金材料切屑的横截面形貌和特征参数,研究粉末冶金材料的残余微孔隙和显微结构对切屑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冶金材料切屑锯齿状结构的高度和密度均小于锻件,粉末冶金材料切屑的分离频率小于锻件。

    2019年03期 v.42;No.294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6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含泡沫金属夹层的自冲铆接头力学性能研究

    卢嘉伟;何晓聪;刘佳沐;

    为研究含不同泡沫金属夹层的自冲铆接头的力学性能,在自冲铆接头中加入厚度相同的泡沫镍和泡沫铁镍夹层。对接头进行拉伸-剪切试验、电镜扫描和能谱分析,讨论影响自冲铆接头力学性能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泡沫金属夹层的加入可以影响SPR接头的内锁效果,对SPR接头的成形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加入泡沫铁镍的接头有效提高了峰值载荷,而泡沫镍夹层的加入可增加接头的最大破坏位移和能量吸收值。

    2019年03期 v.42;No.294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ZrB2-SiC与Inconel 600钎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蔡颖军;王刚;王微;桂凯旋;朱冬冬;

    为研究钎焊温度对接头组织和剪切强度的影响,用Ag-28Cu钎料对ZrB_2-SiC陶瓷与Inconel 600镍基合金进行真空钎焊。结果表明:用Ag-28Cu钎料可获得良好的钎焊接头,接头无明显缺陷;焊缝主要由Ag_(ss)、Cu_(ss)和(Cr,Fe)_7C_3组成;随钎焊温度的增加,剪切强度不断提高;当钎焊温度为840℃、保温5 min时,获得的接头具有最优剪切强度,达到86.6MPa。

    2019年03期 v.42;No.294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弹性球头磨具曲面抛光参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研究

    张露;吴晓君;张凤勇;

    弹性球头磨具的曲面抛光过程中,受磨具转速、切入切深、进给速度、磨具粒度以及工件几何形状等参数影响,抛光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为提高相对滞后的曲面光整技术,以SKD-11钢工件为抛光试验对象,结合材料去除机理和赫兹接触理论建立材料去除函数模型,通过相对灵敏度分析材料去除率和工件表面质量对抛光参数的敏感程度,并以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相对敏感抛光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总体粒度大的磨具材料去除能力较低,易获得稳定的抛光表面质量;球头磨具在转速为(3 000~9 000)r/min和切削深度为(0.3~0.4)mm时材料去除率和工件表面质量较高,确定了球头磨具抛光参数适宜范围,为曲面的高精度抛光提供理论指导。

    2019年03期 v.42;No.294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4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混合稀土(La-Ce)对30MnCrNiMo钢高温变形行为的影响

    耿文远;高平;郭瑞;王凡;兰兰;张鸣一;田迎春;

    为研究稀土对30MnCrNiMo钢高温变形行为的影响,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含稀土与不含稀土试验钢进行高温压缩试验并观察压缩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为1 000℃时,混合稀土(La-Ce)能够提升钢的变形抗力,并随压缩变形量的不同而不同;1 100℃时,稀土对钢的变形抗力没有明显影响。加入稀土后,钢的再结晶激活能提升了6.78%,混合稀土(La-Ce)对钢的再结晶具有抑制作用;用Origin8.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含稀土30MnCrNiMo钢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曲线拟合特性,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

    2019年03期 v.42;No.294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微小尺寸曲面零件电爆炸喷涂技术研究

    韩峰;朱亮;

    为研究涂层的分布特征、沉积效率和喷涂粒子的沉积行为,采用自行设计的电爆炸喷涂装置,在直径为(1~4)mm的圆棒表面进行改变喷涂距离的电爆炸喷涂试验。结果表明:当喷涂距离从10 mm增加到30 mm,圆棒可形成涂层的区域范围不断减小,在相同喷涂距离下,不同直径圆棒可形成涂层的区域范围占整个圆棒表面的比例基本相同;随着圆棒直径的增加,在10 mm喷涂距离下,涂层沉积效率从39.5%提高至50.3%,喷涂距离增加至30 mm,涂层沉积效率从8.3%提高至13.8%;喷涂距离为10 mm时不同直径圆棒可形成涂层的最小入射角β为19°~21°,喷涂距离为20 mm时β角提高至24°~25°;喷涂粒子的沉积行为取决于粒子和圆棒表面碰撞时,与撞击点切线垂直的速度分量v_a和与撞击点切线平行的速度分量v_b间的关系,若v_a<v_b,喷涂粒子不能在其表面形成涂层。

    2019年03期 v.42;No.294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薄壁金属气囊结构与焊接工艺设计

    章猛华;张成;江坤;王浩;

    为提升布撒器抛撒气囊的承压强度及抗氧化能力,提出一种薄壁金属气囊的设计方案。通过无距理论得到不锈钢金属气囊的壁厚。依据金属气囊的结构特性,设计焊接夹具和工艺。同时采用Rosenthal移动线热源模型,计算焊接过程的温度场,得到焊接参数。通过与传统橡胶/芳纶气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金属气囊的质量可降低45%,承压强度是橡胶/芳纶气囊的1.5倍,可很好完成子弹药的抛撒任务。

    2019年03期 v.42;No.294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D-GTAW焊枪枪头的设计及工艺研究

    赵瑞;方涛;程方杰;

    自主设计应用于双层气体保护非熔化极焊焊接工艺的焊枪枪头,实现D-GTAW焊接工艺。并与传统GTAW的电弧形态、电弧静特性以及焊缝熔池形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D-GTAW焊接工艺能够改善传统GTAW的纯氩弧特性,提高热输入,增大焊道熔深。

    2019年03期 v.42;No.294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非圆截面弹体侵彻混凝土靶试验与仿真研究

    郭磊;何勇;潘绪超;何珣;涂建;乔良;

    为研究非圆截面弹体对混凝土靶的侵彻问题,利用30 mm滑膛炮发射平台,开展圆截面、椭圆截面和矩形截面弹体在(400~1 000)m/s速度范围内垂直侵彻混凝土试验研究,得到有效的侵彻深度数据,分析弹体动态响应及靶体的破坏特征,验证非圆截面弹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侵彻优势。基于LS-DYNA动力学软件,建立3种不同截面类型弹体侵彻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研究弹体侵彻过载、开坑大小和弹体抗弯强度等问题。结果表明:相对于圆截面弹体,两种非圆截面弹体的侵彻深度均有提升;由于弹体截面形状的改变,造成混凝土受力状态和破坏机理的变化是非圆截面弹体侵深提高的原因。

    2019年03期 v.42;No.294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2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中间层对SiCp/6063Al复合材料电阻点焊接头性能的影响

    许国星;徐冬霞;王东斌;牛济泰;陈思杰;

    采用Sn3.0Ag0.5Cu中间层对低体积比SiC_p/6063Al复合材料进行电阻点焊,通过剪切试验以及SEM、EDS和XRD分析Sn3.0Ag0.5Cu中间层和点焊工艺对点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n3.0Ag0.5Cu作为中间层可有效与母材形成混合熔核,显著改善母材直接点焊后熔核中SiC颗粒偏聚现象,在点焊电压和时间分别为124 V、2.2 s时,接头剪切强度达到100.17 MPa,断裂主要发生在熔核及熔核边缘母材处,断裂形式是以韧性断裂为主的混合断裂。因此,Sn3.0Ag0.5Cu中间层可有效提高低体积比SiC_p/6063Al复合材料电阻点焊接头的结合强度。

    2019年03期 v.42;No.294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0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自冲铆接头钉脚张开度预测模型及计算方法研究

    靳文豪;邢保英;何晓聪;曾凯;邰加琪;

    钉脚张开度是自冲铆接头成形质量评价标准之一,决定接头的力学强度。为验证自冲铆接头钉脚张开度的预测公式及计算方法,以6组不同工艺参数的自冲铆接头的载荷-行程曲线确定铆钉脚由刺穿转为扩张的关键点,得到关键点位移和总位移,结合铆接工艺参数得到钉脚张开度的预测值。结果表明:自冲铆接头钉脚张开度与板材厚度、板材强度、铆钉尺寸、铆钉硬度和模具尺寸有关;6组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误差均值在4.3%以内,表明预测公式和计算方法能很好预测自冲铆接头钉脚张开度数值,可实现钉脚张开度的在线无损检测。

    2019年03期 v.42;No.294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排气管内高压成形建模关键技术及其工艺参数研究

    国宁;刘宽心;郑顺奇;薛克敏;

    采用有限元模拟和试验相结合是研究排气管内高压成形的重要手段。在解决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基于ABAQUS有限元建立排气管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随着内压力、摩擦因数、整形压力、弹性模量以及加工硬化指数的增大,排气管件壁厚减薄增加;随着轴向进给量,以及各向异性指数的不断增加,内高压成形排气管件减薄率逐渐变小;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最优因素水平组合μ为0.1,L为10 mm,P为100 MPa。

    2019年03期 v.42;No.294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时效温度对车板用轧制6A01-T4铝合金力学拉伸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王瑞红;孙瑞霞;

    以6A01-T4铝合金为测试材料,经3道次轧制和不同时效温度处理,采用拉伸测试、TEM等方法分析其力学性能及组织。结果表明:3道次轧制时,轧向形成拉长的晶粒,生成许多波浪形的变形带,时效温度增加,晶粒发生细化,时效时间增加,试样位错密度降低;3道次轧制后位错密度急剧增加并缠结在一起,形成胞状结构;105℃时效处理后试样析出相粗化,析出相间距增加、数密度降低;各时效温度下拉伸测试后均出现1个明显强度峰,时效温度增加,强度峰后移,拉伸初期试样强度略微下降,之后增大至峰值再逐渐降低,最后趋于稳定。

    2019年03期 v.42;No.294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镀镍高硅铝合金真空钎焊工艺研究

    杨环宇;高增;赵明辉;牛济泰;

    采用真空甩带方法制备厚为(30~80)μm的Al-20.0Cu-1.0Mg-5.0Si-0.4Ce箔状钎料,用于镀镍高硅铝合金的真空钎焊研究。通过对钎焊接头显微组织、剪切强度等的观察和分析,得到钎焊温度对接头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镀镍高硅铝合金用研制的钎料在真空钎焊条件下可获得致密的接头组织,钎料在镀镍高硅铝表面的润湿铺展性良好。在钎焊温度为530℃、保温30 min的钎焊工艺下,接头的剪切强度值最高,为49.35 MPa。钎料中的部分元素和母材表面的镀Ni层发生化学反应,钎料和母材间形成冶金结合。

    2019年03期 v.42;No.294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6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SiO2和CaF2活性剂增加304不锈钢TIG焊缝熔深机理研究

    綦秀玲;刘维豪;赵麒翔;魏焱;张勇;

    为研究SiO_2和CaF_2活性剂增加304不锈钢焊缝熔深的作用机理。分析不锈钢工件表面涂敷活性剂对焊接电弧及表面张力的影响;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分析活性焊接对焊缝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锈钢表面涂敷SiO_2、CaF_2活性剂能增加焊缝熔深;SiO_2活性剂的涂覆影响焊接电弧电压,焊接电流未产生变化;添加SiO_2、CaF_2活性剂的液态熔池金属界面张力降低;304不锈钢活性焊接接头组织无显著变化。

    2019年03期 v.42;No.294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碳化硅-铝射流侵彻新型反应装甲的仿真研究

    朱越亭;马铁华;沈大伟;张红艳;

    为研究碳化硅-铝(SiC-Al)射流对新型反应装甲的侵彻性能,运用AUTODYN软件仿真计算,分析不同参数的SiC-Al射流成型规律以及对新型反应装甲的侵彻效果。结果表明:锥角、装药高度对SiC-Al射流成型影响较大,锥角80°时成型效果最好,装药高度为1.3D和1.5D时射流头部较稳定;射流头部速度随锥角、壁厚的增大而减小,随装药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射流侵彻反应装甲时,侵彻效果随药型罩壁厚的增大而增强,随炸高的减小而减弱,可实现对新型反应装甲的穿而不爆。

    2019年03期 v.42;No.294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锈钢磁控单面电阻点焊工艺应用研究

    徐野;韩晓辉;叶结和;王素环;刘勇;

    针对不锈钢地铁车辆单面点焊内外部质量问题,优化磁控单面点焊工艺技术规范,并与传统点焊对比,研究焊接参数、点焊方式等因素对点焊接头视觉外观、压痕凸起高度及内部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控单面点焊无论是外观质量还是熔核宏观质量方面均优于传统点焊,并对焊点形核能力有较大提升作用。

    2019年03期 v.42;No.294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硅铝与可伐合金异种材料的钎焊研究

    纪霏;高增;杨环宇;李志雨;牛济泰;

    针对高硅铝与可伐合金的异种材料焊接,采用真空钎焊方法探索温度对焊缝质量的影响。钎焊温度从560℃升高到600℃保温时间30 min,试验所用钎料为自制Al基钎料。结果表明:Al基复合材料接头的剪切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5个焊接温度下得到的焊接接头质量相差较大;焊接温度为560℃时接头剪切强度最低为9.5 MPa,焊接温度600℃时接头强度最高为94.6 MPa,焊接温度为560、570、580℃时断口为韧性断裂;焊接温度为590、600℃时断口为脆性断裂;随温度升高,钎料中的元素很好扩散到母材中,并且与母材中元素生成某些增强相,起到强化作用。

    2019年03期 v.42;No.294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6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信息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编平台

    编辑部;

    <正>2010年编辑部已开通《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编平台,网址:www.bckg.cbpt.cnki.net。作者经注册后可进行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上传稿件)、稿件查询。作者如果收不到稿件编号,请致电(0574-87902254)编辑部查询。

    2019年03期 v.42;No.294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含有“肌肉”的新型智能材料

    李爱萍;

    <正>爱荷华州大学的工程师们最近研发了一种智能感应橡胶材料,其机械强度增加率高达300%,像长出了"肌肉"一样。试验用机械应力将普通的柔软条状橡胶材料转变成较硬的复合软体橡胶材料,其能撑起自身质量50倍的物体。该新型材料不能通过外部能量改变性能,例如热能、光能、电能等。在该项目研究中,研究者们还发现了一种低成本制备过冷却金属颗粒的方法。这些颗粒的尺寸为(1~20)μm。其是熔融金属

    2019年03期 v.42;No.294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钢材类别优选分析法

    李爱萍;

    <正>德国萨尔兰州大学的计算机学和材料学专家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开发了一种分析钢材类别的软件,其比其他分析软件更客观准确。在开发过程中,材料学专家需帮助计算机人员了解材料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同样,计算机人员也帮助材料学家学习使用机器学习方法,以便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这款软件主要关注钢材的微观结构,要求钢产品生产过程对金属内部结构的影响。在材料开发和质量控制阶段,传统使用光学

    2019年03期 v.42;No.294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世界最先进的振动抛光机——Saphir Vibro

    李爱萍;

    <正>Saphir Vibro振动抛光机具有温和、独特的水平运动特性,这一特性使样品表面几乎不会出现残留变形,即可得到高质量的样品,因此其是测试材料性能的理想前序设备。其可以用于EBSD(背散射电子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纳米压痕和显微硬度分析测试的样品制备中。该抛光机的应用特性如下:

    2019年03期 v.42;No.294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致谢本期审稿专家

    <正>~~

    2019年03期 v.42;No.294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适用于航空航天的新型钢材发展现状

    李爱萍;

    <正>300M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其主要用于承受高压的飞机起落装置结构中。镀镉锆涂层的300M钢具有优良的抗腐蚀磨损特性。目前正研制一种新型无毒镀锌涂层,主要是解决断裂腐蚀问题。总之,300M钢能延长航空机的使用寿命,且提高抗腐蚀性能。经淬火、回火处理的无钴高强抗腐蚀钢(HSCR)是适用于航空航天的新型钢材,其与300M钢的强度和韧性相近,且在含盐喷涂

    2019年03期 v.42;No.294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7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俄罗斯科学家试验世界首个铝发动机

    沐清;

    <正>据塔斯社(tass.com/science/1042115)2019年1月28日报道,俄罗斯NOVOSIBIRSK州立技术大学已试验了世界第1个全铝制内燃机。在塔斯社,大学的飞机教研组的飞机和直升机制作主席IIya Zverkov说,这将使科学家设计一个更小的发动机。正如更早时报道,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了世界的首个全铝发动机,约重200 kg,使用标准汽车汽油,并装在Yak-52两座位飞机上,该飞机的旧发动机潜能已用尽。Zverkov说,试验检测到发动机的设计缺陷,考虑到这些,将设计一个尺寸更小的新发动机,以获得发动机的最大容量和坚固性

    2019年03期 v.42;No.294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失效分析

  • 基于DIC的塑性诱导疲劳裂纹闭合行为研究

    王儒文;贺启林;周浩洋;吴云峰;王宇宁;

    预测变幅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寿命,需研究材料的疲劳裂纹闭合效应,确定材料疲劳扩展时张开载荷的变化规律。针对箭体管路结构中常用的0Cr18Ni9不锈钢,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测试2 mm厚0Cr18Ni9不锈钢板疲劳裂纹扩展时的张开载荷,获得张开载荷随裂纹长度、最大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关系;初步得到考虑塑性诱发裂纹闭合效应修正的Paris公式,为其在变幅载荷谱下的裂纹扩展行为预测奠定基础。

    2019年03期 v.42;No.294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黏接剂对DP780和TA1自冲铆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魏文杰;何晓聪;卢嘉伟;刘佳沐;

    以镀锌DP780高强度钢-钛合金TA1自冲铆接头和镀锌DP780高强度钢-环氧树脂黏结剂-钛合金TA1黏铆复合接头(黏接-自冲铆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载荷-位移曲线、截面成形参数、宏观失效模式,对比两组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黏铆复合接头平均静失效载荷和刚度系数比自冲铆接头分别增大29%、63%;内锁长度增加0.107 mm,残余底厚减小0.453 mm。黏铆复合接头宏观失效模式为铆钉腿拉脱断裂、胶层混合破坏,自冲铆接头失效模式为铆钉腿拉脱断裂。

    2019年03期 v.42;No.294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Ti/Al3Ti叠层复合材料冲击损伤建模及失效分析

    曹阳;张丹丹;刘建秀;马军;

    针对Ti/Al_3Ti叠层复合材料的冲击损伤问题,建立具有界面层的Ti/Al_3Ti叠层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基于仿真技术模拟Ti/Al_3Ti叠层复合材料受子弹冲击时的界面损伤过程,分析冲击载荷作用下Ti/Al_3Ti两相间界面损伤对材料失效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i/Al_3Ti叠层复合材料被子弹冲击后,表面Ti层剥离较严重,产生径向裂纹及花瓣形开裂等失效形式;在拉伸波作用下,脆性相Al_3Ti产生放射性损伤,同时界面层遭到破坏,导致Ti层和Al_3Ti层发生脱层;随着子弹速度的降低,位于靶板底端的材料塑性变形增加,子弹击穿靶板后,靶板背面材料发生显著的花瓣形变形。

    2019年03期 v.42;No.294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新工艺助推美国陆军战车轻量化

    苟桂枝;

    下一代战车是美国陆军现代化优先事项之一。美国陆军坦克机动车辆研发与工程中心在全军发起轻型战车科技运动,明确连接、成形等先进制造技术是实现战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美国陆军通过制造技术规划、小企业创新研究/技术转移计划等投资多项战车轻量化制造技术项目,开展搅拌摩擦焊、热源辅助搅拌摩擦焊、搅拌摩擦刻划、搅拌摩擦燕尾榫接、整体锻造等多项工艺创新研究,对推动新型轻质材料在战车中的应用、实现作战平台轻量化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03期 v.42;No.294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

    <正>《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主编: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8版)之"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类的核心期刊。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体系,列出了78个学科的核心期刊表,并逐一对核心期刊进行了著录。著录项目包括:题名、并列题名、主办单位、创刊时间、出版周期、学科分类号、ISSN号、

    2019年03期 v.42;No.29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稿约

    <正>本刊1978年创刊,以促进军民两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为宗旨,主要报道国内外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制备工艺、失效分析、理化测试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通过对国内外新材料领域研究热点及研究成果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优先刊登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和火炬计划项目,等等。重点刊登镁、铝、钛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特种钢材料、高性能陶瓷结构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稀土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材料动态性能测试、模拟与表征等领域的试验研究性文章。本刊补由内容涉及专家对科研成果及前沿课题的短评,各种学术动态,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

    2019年03期 v.42;No.294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