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昭;李健宇;谭治军;
建立搅拌摩擦焊接的移动热源模型和析出相演化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在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析出相的变化、焊后力学性能,以及不同铝合金成分变化时,对搅拌摩擦焊接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试验相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根据析出相演化将5种铝合金分为两类,相同位置处AA6005、AA6063、AA6060的平均粒子半径大小接近,而AA6061、AA6082的平均半径相似;两组铝合金相比,平均粒子半径以及粒子数有明显差异,对硬度值产生明显影响;随着与焊缝中心线的距离增加,5种合金的平均粒子半径间的差值逐渐缩小,由于AA6061和AA6082的粒子数较大,导致与AA6005、AA6063、AA6060的硬度值存在明显差异。
2019年04期 v.42;No.29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文辉;赵晨冰;谭永胜;陈宇强;
使用X射线衍射、电子背散射衍射、万能拉伸试验机等研究换向轧制对6016铝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轧制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冷轧后普通轧制板材织构表现出典型的"唇式"冷轧织构特征,换向轧制弱化了强度的形变织构,β取向线织构密度降低,轧制态板材的屈服强度低于常规轧制板材;换向轧制板材组织含有较多等轴晶粒,且大小分布均匀;T4态换向轧制板材的强度、伸长率和r值高于普通轧制板材;Δr值低于普通轧制板材,表明换向轧制有效改善6016铝合金板材的成形性能。
2019年04期 v.42;No.295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启伟;朱胜;徐胜良;王晓明;李卫;
为提高电弧增材制造成形精度,研究纵向磁场作用下铝合金电弧熔敷增材成形工艺,考察不同函数近似表征成形焊道截面轮廓,分析纵向磁场对焊道外形尺寸、润湿角的影响以及提高熔敷层成形精度的作用。结果表明:抛物线和正弦曲线能较好地表征成形焊道截面轮廓,电弧增材成形过程加入纵向磁场后,随着励磁电流的增加,焊道余高减小,熔宽增大,润湿角逐渐减小,熔敷层平整度提高;当励磁电流为25 A时,表面平整度最高,成形精度最优。
2019年04期 v.42;No.295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李兆;曹静;王永锋;段西明;
采用微波辅助均匀沉淀法制备Al掺杂ZnO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纳米Al掺杂ZnO粉体对甲基橙染料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pH=4.0、微波时间为15 min、微波功率为中火,Al掺杂ZnO粉体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98%。
2019年04期 v.42;No.295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任长春;杜泽旭;朱和国;
采用热爆反应合成法制备Al-ZrO2-B2O3-Cu系、α-Al2O3与ZrB2增强Cu基复合材料。运用差式扫描热量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显微硬度分析仪分析增强体体积分数与球磨时间对反应过程、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的增加,增强体颗粒愈加规则,在基体中分布愈加均匀,化学反应提前发生,其显微硬度值明显增加;随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增加,增强体颗粒在基体中分布更弥散细小,反应发生温度向更高温度推移动,显微硬度值显著增加。
2019年04期 v.42;No.295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9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必武;刘锦;刘筱;王洋洋;杨辉;刘文辉;
使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Al-0.59Mg-0.58Si-0.2Cu(质量分数/%)铝合金进行室温下、应变率为(800~5 200)s-1的高速冲击试验,分析其变形行为,并确定Johnson-Cook本构方程。结果表明:Al-Mg-Si-Cu铝合金在室温高速冲击变形过程中,应力不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加;当应变率为800、2 500、3 100 s-1,应变为0.08时,随着应变率的增加,织构类型发生改变,平均斯密特因子和应力减小;确定Al-Mg-Si-Cu铝合金的J-C本构方程,本构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2019年04期 v.42;No.295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0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卢嘉伟;何晓聪;邓聪;魏文杰;
为探究非金属材料作为自冲铆接头夹层的力学性能,选取1.5 mm的5052铝镁合金为上下基板,分别以厚度为1mm的CFRP、1 mm的PC及0.1 mm的PET为夹层材料制备单搭式自冲铆接头,对各组接头沿子午线剖面进行成形质量评价,用MTS电液伺服材料试验平台对接头进行拉伸-剪切试验,分析最大破坏载荷与能量吸收值,对接头破坏位置进行SEM电镜扫描,分析其破坏形式。结果表明:自冲铆接技术可对非金属夹层三明治结构进行有效连接,接头破坏形式均为铆钉拉脱、铆扣结构破坏、内壁刮痕;夹层材料为PC板时,接头内锁结构更好,其破坏载荷及能量吸收值均优于以CFRP、PET为夹层材料的三明治结构自冲铆接头。
2019年04期 v.42;No.295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翟停停;曾凯;邢保英;吴万平;易金权;
针对1.5 mm厚的SPCC冷轧钢薄板,以焊接时间、焊接电流和电极压力为变量进行胶接点焊和点焊正交试验,开展拉剪试验获得两种接头的失效载荷;建立点焊和胶接点焊仿真模型,分析熔核过程温度场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胶焊和点焊接头的最大平均失效载荷分别为11 071、10 180 N;胶层的存在增大胶焊过程中熔核区电阻热的输入,胶焊接头高温熔核区的维持时间较点焊熔核区维持时间更长;在搭接区内存在未发生气化的胶层,对热量向外扩散造成阻碍,导致搭接边缘产生较大的翘曲。
2019年04期 v.42;No.295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章咏;晏嘉陵;刘明星;李丹;刘川;
为研究超声冲击(UIT)对P265GH钢厚板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制备50 mm厚对接焊试样,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测试焊接接头经超声冲击前后的表层及沿深度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经过超声冲击后,冲击区的表面拉伸焊态残余应力全部转变为压缩应力,其峰值达到熔敷金属的室温屈服强度;超声冲击对横向、纵向残余应力深度和幅值的结果基本一致,对冲击区外的原始残余应力影响不显著;超声冲击后的纵向压应力深度达到(1.9~2.5)mm,横向约为3.3 mm,且横向和纵向压缩应力峰值达到熔敷金属的屈服强度,在距表面约为0.8 mm处。
2019年04期 v.42;No.295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伟;周海雄;王庆娟;刘丹;孙亚玲;
采用湿法球磨将Ti、Al和Nb单质粉混合,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在不同温度下制备Ti-22Al-25Nb合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差热分析法对混合粉末和烧结试样的形貌、物相结构、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材料的摩擦性能,以及不同烧结温度对Ti-22Al-25Nb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湿法球磨能将Ti、Al和Nb单质粉混合均匀,合金元素间未发生反应;烧结温度为1 000~1 300℃,随烧结温度的增加,材料的致密度和组织均匀性提高,1 000~1 200℃试样存在大量孔洞和Nb偏析,当达到1 300℃时,试样中几乎无孔洞和Nb偏析,组织分布均匀,由典型的α2、O和B2相组成;硬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 300℃的烧结温度下硬度值达到429HV,相对于1 000℃下试样的硬度值提高9%;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随烧结温度的增大而减小,在1 300℃下,试样摩擦因数为0.4,磨损体积为9×10-4mm3/m。
2019年04期 v.42;No.295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克星;夏鹏举;
以高铬铸铁为试验原料,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试验机和MLD-10动载磨料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不同钼含量对高铬铸铁组织及耐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的加入达到细化晶粒、改变碳化物形状和分布以及提高淬透性的目的;Mo含量不同磨损量也不同;磨损的主要形式为犁沟与凸缘。
2019年04期 v.42;No.295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珂;王浩;孙健;
为提高氮化硅全陶瓷球轴承加工精度,探究套圈沟道最优超精工艺,应用ABAQUS仿真软件,建立氮化硅全陶瓷球轴承套圈沟道超精加工的仿真模型,通过改变不同超精工艺参数,分析沟道表面应力分布图。采用正交试验,用金刚石油石对氮化硅全陶瓷球轴承沟道进行超精加工,得到沟道表面形貌及粗糙度值。研究各超精工艺参数对沟道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件切线速度为10.4 m/s、油石压力为0.9 MPa、油石摆动速度为1 250次/min时,沟道表面应力分布均匀,表面质量最好;较低的油石压力,较高的油石摆动速度导致沟道沟形精度变差;沟道表面粗糙度随着油石压力、超精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适当提高超精时间、油石压力、短行程震荡速度并维持长行程摆荡速度约为700次/min,有利于降低氮化硅套圈沟道表面粗糙度。合理的超精工艺可极大改善氮化硅陶瓷套圈沟道精磨脆性去除后留下的表面缺陷。
2019年04期 v.42;No.295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2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潇;黄树涛;于晓琳;许立福;
利用ABAQUS对GH4169高温合金薄壁板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试件厚度、高度以及不同约束条件对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阶模态时,固有频率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随厚度的增加而上升;相较于薄壁件高度的影响,薄壁板的厚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更大;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对同一阶模态,四边约束固有频率最高,单边约束固有频率最低;约束条件对试件的振型影响很大。研究结果有利于GH4169高温合金材料的切削加工用量选择。
2019年04期 v.42;No.295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5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闫发发;赵熹;吴耀金;张治民;
采用环形通道转角挤压工艺在350℃下制备AZ80镁合金杯形构件,并通过OM、SEM、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固溶、时效工艺对构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与该新型挤压工艺相匹配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成形过程中材料受强剪切应力作用,晶粒细化明显,杯形件壁部强度明显提升;残留共晶相引起应力集中导致伸长率降低;固溶处理有效促进脆性共晶相回溶,提升合金的伸长率;直接时效处理时,在共晶相周围聚集形成β-Mg17Al12析出带,降低合金的协调变形能力,导致时效强化效果不明显;通过固溶+时效处理,晶粒尺寸均匀,β-Mg17Al12相沿晶界均匀析出,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均得到明显提高。环形通道转角挤压成形的AZ80镁合金杯形件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415℃×1.5 h固溶+175℃×36 h时效。
2019年04期 v.42;No.295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3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雷经发;宣言;刘涛;许孟;孙虹;魏展;
为分析高温处理后T2铜在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高温处理后的T2铜试样进行应变率为(2 000~4 000)s-1的动态压缩试验,得到各处理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其温度及应变率敏感性,研究晶粒尺寸对屈服应力及流变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T2铜的屈服应力、流变应力降低,表现出明显的高温软化效应;T2铜的峰值应力、应变与应变率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具有一定的应变率敏感性;高温处理后,T2铜晶粒尺寸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晶界数随晶粒的增大不断减少,导致屈服应力和流变应力降低,说明T2铜动态力学性能具有温度敏感性。
2019年04期 v.42;No.295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敬福;齐莉;王一;李赫亮;
采用热挤压对喷射沉积TiCp/ZA35复合材料进行致密化处理,分析挤压比压、挤压温度、挤压比及挤压速率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挤压后,TiCp/ZA35复合材料中反应生成的增强相TiC颗粒在晶界和晶内分布均较均匀,组织中析出MnAl6强化相,相对密度提高;当挤压比压为430 MPa,温度为285℃,挤压比为12,速率为8 mm/s时,挤压后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为485.0 MPa、伸长率为9.53%。
2019年04期 v.42;No.295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雷声;孙军;吴彦博;吴会燕;李帅;朱继祥;
Fe-Si-B非晶材料的低温磁性能是影响其在超导变压器中应用的关键之一。采用单辊甩带法制备两种不同厚度(25、35μm)的非晶带材Fe70.43Nb10.77Si15.77Cu2.34B0.69,使用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非晶带材试样的显微组织、晶化行为和测试温度为20、300 K时的软磁性能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20 K比300 K温度时的非晶带材Fe70.43Nb10.77Si15.77Cu2.34B0.69具有更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和更低的矫顽力;当测试温度为20 K,25μm非晶带材具有更好的软磁性能,饱和磁感应强度Bs、矫顽力Hc、剩余磁感应强度Br分别为1.016 8 T、10.292 0 A/m、0.028 9 T。
2019年04期 v.42;No.295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立福;宋博;周旺;黄树涛;
为有效修复再制造扭力轴,通过试验研究不同合金粉末熔接涂层及不同厚度熔接涂层与基体的结合状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合金粉末材料均能与基体形成结构致密的冶金结合;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熔接涂层与基体界面的分界线越来越明显;熔接涂层的硬度远高于基体的硬度,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2019年04期 v.42;No.295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春阳;赵丹琼;于琬莹;国雪;贾婉春;杨安娜;
采用超声波场、磁场及电场等多场耦合电沉积方法,在40Cr钢表面制备Ni-TiN纳米镀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Ni-TiN纳米镀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及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当多场耦合工艺参数TiN纳米粒子的质量浓度为8 g/L、阴极电流密度为2.5 A/dm2、脉冲占空比为40%、超声波功率为200 W、磁场强度为0.8 T,Ni-TiN纳米镀层表面较为平整,TiN粒子在镀层中均匀分布,镍晶粒明显细化,镀层表面粗糙度Ra为24.645 nm;在此工艺参数下,Ni-TiN纳米镀层的摩擦因数值最小,为0.35,其磨损量达到最小值,为50.8 mg,说明该镀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2019年04期 v.42;No.295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3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龚建勋;姚惠文;程诗尧;
采用药芯焊丝自保护明弧焊制备FeCr15B2MnTi堆焊合金,借助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电子能谱仪等手段,考察其组织及耐磨性。结果表明:高硼明弧堆焊合金析出大量白色且显微硬度高达927.3HV0.1~1 739HV0.1的初生相,该相体积分数占80%以上,随TiC先析出相数量增加而变小;其中内置浅灰色的M2B相,为M23(C,B)6,属碳硼类硬质相;随着Ti组分增加,脆性变态共晶(α-Fe+M3(C,B))明显减少,焊缝从开裂转变为不开裂;FeCr15B2MnTi合金的磨损机制存在微切削和显微剥落磨损,并以微切削机理为主。
2019年04期 v.42;No.295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0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俊涛;郝彦君;
以Ti-48Al-2Cr-2Nb预合金粉末为主要原料,进行冷等静压结合无压烧结制备TiAl合金的致密化工艺研究。重点研究预合金粉末粒径、烧结气氛以及其他元素粉末掺杂对TiAl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800°C以内烧结时,通氢气气氛能显著降低合金的氧化程度;在合金粉中掺杂少量的Al粉能够显著提高合金的致密度,使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2019年04期 v.42;No.295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3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妮;蔡啸涛;汪晓勇;朱海洋;
对AZ31B镁合金的TIG焊和MIG焊接头进行酸洗的腐蚀研究,分析腐蚀后接头各区域的表面状况及腐蚀原因,利用金相图和XRD对TIG焊和MIG焊接头的腐蚀差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较大电流焊接的接头经酸洗处理后,表面较为平整且均匀,腐蚀产物相对较少,晶界具有一定连续性;晶粒细小、晶界处分布大量析出相,导致焊接接头腐蚀严重,是MIG焊与TIG焊接头酸洗腐蚀差异的主要原因。
2019年04期 v.42;No.295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5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娟;卢虹宇;王斌;
为改善聚苯胺(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采用原位氧化还原法合成PDAAB@rGO@AgNPs新型光响应导电复合材料。结果表明:PDAAB@rGO@AgNPs导电效果良好,当rGO的掺杂质量为1.25 mg,电导率达到最大值,为33 S/m,紫外光照射1 h,电导率高达100 S/m;在紫外光/可见光回复下,该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可以实现光控循环。
2019年04期 v.42;No.295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闫洪波;高鸿;郝宏波;牛禹;
为充分发挥GMM棒的伸缩特性,提高GMA驱动磁场的输出性能,通过分析GMA的工作原理,以GMM棒中轴线上的磁场强度为评价标准。依据磁路基尔霍夫定律、安培环路定律、高斯磁通定律及欧姆定律建立GMA磁路数学模型,推导出GMA磁路结构参数对GMM棒中轴线磁场强度的影响;用Ansoft Maxwell对磁路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磁路结构参数、磁场强度大小和磁场强度均匀性间的映射规律。结果表明:在给定安匝数的闭合磁路中,GMM棒中轴线的磁场强度受导磁环、导磁套的半径和厚度影响;磁场强度均匀率受驱动线圈轴向长度、磁路各部件磁导率、导磁片直径、厚度的影响。
2019年04期 v.42;No.295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9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林基辉;李耀;刘德鑫;张伟樯;戴姣燕;徐金富;
为改善螺杆的表面性能,通过激光合金化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Cr-Mo-B三元合金化涂层,优化合金化涂层的成分及工艺,并对最佳工艺下的Cr-Mo-B合金化涂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激光Cr-Mo-B合金化涂层最佳成分的质量比为3∶7∶90,最佳工艺参数激光功率为3.1 kW,扫描速度为54 m/h,搭接率为33.3%;其合金化区组织为Cr2B、FeB、FeMo、Fe-Cr、CrxFey,形态为柱状晶;最佳工艺下的硬度可达1 020HV0.1,磨损率为1.723×10-14m3/(N·m),磨损体积为0.047 mm3,磨损体积比基体(0.140 mm3)减少0.093 mm3。
2019年04期 v.42;No.295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国勇;叶雪松;朱冬梅;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钛钢复合板射流冷却的换热过程,分析换热过程中冷却时间、喷嘴直径、喷射高度、喷射水压、冷却水质量流量及基层厚度对复合板射流冷却平均换热特性的影响,并对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钛钢复合板射流冷却过程中,平均表面传热系数随冷却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大,幅度很小;在其他条件不变下,表面传热系数随喷射水压、喷嘴直径、冷却水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随喷射高度、基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与试验相比,仿真结果的误差约为10%,ANSYS Fluent仿真分析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2019年04期 v.42;No.295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5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冯蒙丽;胡建伟;周娴;张丽;刘进;
针对现有步兵轻武器夜瞄装置需求,以长余辉发光材料为基材研制一种新型复合发光材料。通过普通灯光对不同配比材料进行(10~30)min照射,对其光照饱和时间进行测试;采用20%硫酸溶液、20%NaOH溶液、5%NaCl溶液常温浸泡6 h的方法对新型复合发光材料耐酸、耐碱、耐盐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光照饱和时间约为20 min,且发光时间长;材料经酸碱盐腐蚀后无鼓泡,粉化现象,发光性能良好,能替代和修复轻武器中现有发光材料,可满足步兵轻武器日常维护、训练及作战需求,对提高轻武器夜视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4期 v.42;No.295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